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组合拳是黄帝发明的

(2018-09-14 06:32:36)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组合拳是黄帝发明的作者:

 

五《黄帝内经》关于养生的论述,分为两类:明着说的、暗着说的。

一、明着说的内容:

一)东拉西扯地明说。

为了掩盖真正的养生,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就用许多招法,这里只能简单介绍四种。

1、“养生”的概念第一次出现,但却带了三个随从:养长、养收、养藏。而且“起居无常”。

原文摘要:“春三月,……夜卧早起……养生之道也……夏三月……夜卧早起……

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早卧早起……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

……养藏之道也……”。

2、养生、养长、养收、养藏,分别与四季对应。但却缺少了长夏,也就满足不了“生长化收藏”的关系。

3、误导人们将“四季”与“四时”混淆。

后文中又强调“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

   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第四》中,则明确提出了“四时”与五脏的关系、“四时”与星座的关系。

4、千古名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的移形换影中出现,本来是让敌人晕头转向的。但却迷惑了我们现代的人。

 

结论:组合拳是黄帝发明的。

 

二)、真真假假地明说

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中,明确提出了养生的概念。但提到对养生有重大意义的“十二藏之相使”时,又残缺不全。在此“污点”下,又误导大家对“养生”产生了质疑。

原文摘要:“(1)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2)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3)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4)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5)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6)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7)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8)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9)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10)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11)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

 

 

二、暗着说养生的内容:

在《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篇第七十二》中,将十二藏之相使完美表述清晰。但没有明确提出“养生”的概念。“镜像”出现如此明显的差异,是为了突出《黄帝内经》中统领全篇的的一句:“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精气不散,神守不分……”。这一句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经中其他流传千古的名句。

 

这一句,有两层意思:第一,告知“刺法”可以“全神养真”,如果你将“刺法”与“按摩”联系起来,就会知道“按摩”可以“全神养真”。如此用“无言之言”暗示“养生”。第二,“精气不散,神守不分”,如果理解为“精神不散”的话,那么,圣人的养生之道,就脱颖而出了。

 

原文摘要:“……(1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2)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3)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4)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5)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6)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7)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8)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9)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10)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11)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12)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精气不散,神守不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