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女孩不寻常——博友  女相声演员贾玲印象点滴

(2009-07-18 05:16:18)
标签:

这个

女孩

不寻常

博友

女相声

演员

贾玲

印象

点滴

娱乐

分类: 谈天说地(原创)

这个女孩不寻常

——博友  女相声演员贾玲印象点滴

    在博客里认识贾玲没几天,忆起这个女孩的点点滴滴,才发现这个女孩真不寻常。

    初次闯进这个女孩的博客,眼前一亮:好一个张牙舞爪、活力四射的阳光女孩。转头看看个人头像,忍不住一乐:怎么搞这么个怪怪的漫画头像?!

  这个女孩不寻常——博友 <wbr> <wbr>女相声演员贾玲印象点滴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再看博文,不禁一惊:想不到!想不到!想不到是这个青春美丽的女孩是说相声的,正在那里喊累,“只发照片了。”对于相声,虽然喜欢,我一向来是看了,乐了,就忘记了,所以毫不客气的给她留了个言:“我们是来看相声的,不是来看你的。”第二天接到她的回复:“一定!一定!先看照片,嘿嘿。”并要求加为好友。说了人家一顿,人家还要求加好友,搞的我怪不好意思。再去博客一看,右上角,美女相声的视频已经传了上来。说声惭愧:这美女还真认真了!这个女孩不寻常!隔天逛到她的博客,又为她一喜:想不到这女孩还是那个“八字眉”“细脖儿大头的家伙”冯巩的徒弟?!看得出冯巩很看重这个女徒弟,“前两天问师父:我如果要改行,做什么比较好?他想都没想就说:你呀,天生的相声演员!我说:可我是女孩儿啊?他说:那你呀,就是天生的女相声演员!”甚至还可以看出冯巩因为喜欢她这棵苗子都显得有点蛮不讲理:“毕业后,贾丹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回去当公务员。冯老师一听急了!接过电话就说,你妹妹是好苗子,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难怪,冯巩老师都这么看重的徒弟能寻常吗?!
 

 这个女孩不寻常——博友 <wbr> <wbr>女相声演员贾玲印象点滴

    我自己心里嘀咕:严师出高徒!博友你路还很长,将来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高兴劲儿还没全过去,昨儿个这个女孩居然再次让我一惊:要自己开一家新笑声客栈,而且要说自己创新的酷口相声!真不是寻常女孩啊!谁都知道,相声继承难,创新更难,创新得到认可那真是难上难啊。尽管看到有许多博友在那里为这个女孩呐喊加油,手心里也捏了把汗:那见多识广、口味挑剔的北京人能接受这个小女孩吗?反正帮不了大忙,只好心里默默的给博友加油,给新笑声客栈喊加油了:努力!带给大家笑声!也带给自己笑声吧!

    觉得这个女孩不寻常还在于她对相声的爱,对相声的痴迷,对相声最后的坚持。从她博客里看得出她内心的挣扎,尽管不承认,她还是引用了作家池莉在《男女有别》中的一段话:“女人一般是不能干男人所干的事情的。如果硬是要干,当然也未尝不可,然而绝对不美。比如搞哲学、说相声、摔跤、当官等等……说相声经常需要插科打诨,嬉皮笑脸,装疯卖傻。男人们做做,开心,潇洒,是一种风度,女人做做,好了,完全是傻大姐一个了。”一边心酸,一边又甘心当傻大姐的她自己也说,“很久一段时间都接受不了别人对自己的这个称呼——相声演员!确切的说是女相声演员。”

    就这样她一边喊着“特别累特别累特别累。”一边“这两天录了两个返场小段儿,三个作品,已经快走不动路了。”

    她说,“记得姐姐总是逼婚,给我介绍了特别多对象。我总跟姐姐说过了今年,过了今年,明年肯定嫁人!就这样一年一年的拖着。直到现在。贾丹总跟我哭,说我从没有享受过20多岁女孩儿该享受的一切。”

    而这个小时候因为一个小故事被姐姐送去学表演,而后又因为妈妈报错了专业而干了相声的女孩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呢?

    “后来发现相声的魅力很大,演员站在台上能让观众笑出来。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真的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她说,“就因为这点魅力,从2001年学习相声到现在2009年我几乎没有从事和涉足过别的行业。我心想,说我从没有享受过20多岁女孩儿该享受的一切,那20多岁女孩儿有几个能享受我享受的一切呢?”为了这一点点的魅力,再加上师傅的鼓励:“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女孩儿来说相声的,因为相声确实不适合女孩儿来做;更不是所有人都能支持自己的学生来干这个的,这可是自己徒弟一辈子的事情啊。但是冯老师就敢,只要你是这个材料,他绝不会浪费。我能撑到现在,也是因为有他的支持。”师傅还不忘给她打气:“创新的路很艰难,但是一旦开辟出一条新路。就会有很多人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你开辟了一条路,现在该我们上场了!”

    因此,这个女孩不仅坚持到了现在,还通过自己不停的努力:“换投资商——两个投资商——选投资商——找演出地点——谈演出地点——办理演出资格证——直到昨天签署演出协议——搞定啦!”

    从今天6点30分开始,继德云社之后,在西直门内大街147号西城区文化中心小剧场,这个女孩将为京城人添加一个有笑声的休闲好去处——新笑声客栈,说自己的酷口相声,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从此,女孩子将适合相声,相声也将适合女孩子。从此,相声里、相声外将多了你们银铃般的笑声!

    借用一个博友的话在此祝福:“说你的酷口相声,让别人鼓掌去吧!”

   ( 注:图片及引用文字均来自贾玲的博客和博友的评语,在此一并感谢!贾玲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kukoujialing。)

我在美国说相声

《中国新闻周刊》第22期 作者 荣筱箐

    黄西,这个英文名字叫做 JoeWong的小个子华人4月17日登上了坐美国脱口秀头把交椅的大卫·赖特曼“晚间秀”,操着东北口音的英文讲了五分多钟的美式单口相声,把赖特曼以及老美观众逗得前仰后合之后,他的名字一夜间传遍了大洋两岸。

    黄西39岁,这是他讲着“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不明白”的英语踏上美国土地的第15年。

    黄西第一次走进美国的相声俱乐部是被公司的一个美国同事带去的。那次他并没有完全听懂那些笑话,但却一下子被这种类似于中国单口相声的Stand up comedy迷住了。他开始学习自己写相声。

    黄西的段子大都是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引发出来,其中有不少与亚裔新移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因初来乍到的懵懂带来的笑料,往往能让人们在笑声中体会到新移民的辛酸;还有一些是以美国人对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开刀,以反讽的手法揭示其中的荒谬之处。虽然演出现场亚裔观众并不多,但他们在网上留言却相当踊跃。久而久之,黄西发现人们已经把他当成了亚裔的代言人,而他站在舞台上也有了不同的感觉。

    刚出道时,黄西无意间听到一个俱乐部老板在与别人谈到他时用了“Chink”这个对华人带有侮辱性的词语,尽管在心里生了闷气,但为了保住演出机会,他还是没有与对方理论。而最近参加在波士顿一个叫林家园(Lin’sGarden)的中餐馆中举行的慈善演出时,主办方在门口设置的广告板上印了一个丑化的华人笑脸,并配上 “Whatmakes the Linssmile?”(林家人在笑什么?)的字样,黄西立刻找到主办方要求他们撤换了广告。

    “使命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但现在它确实发生了。 ”黄西说。

    不过,文化是个微妙的东西,不同的背景和经历让人们的理解方式和承受力各有不同,即使都是同族,在亚洲的亚裔和经历过排华、歧视和玻璃天花板的美国亚裔的心理敏感点也有很大差别。黄西为此特别查阅了英文中所有对亚裔有冒犯嫌疑的词汇,以防在自嘲式的笑话中说者无心,而听者却已伤心。

    在美国这样一个族裔融合和族裔矛盾共存的国家,族裔问题永远都是个敏感的话题,黄西非常小心地恪守一个原则———不拿弱势群体开玩笑,除非是为他们打抱不平,这为他赢得了不少其他族裔的观众。

    不过,黄西有关族裔的笑话也有过火的时候。一次他在台上展示了一张族裔金字塔图,从白人、黑人、犹太人、西语裔再到亚裔,依次占据了从塔顶到塔底的位置。他说,对少数族裔来讲,谁在历史上受苦最多,谁现在在金字塔上的地位就越高。这个段子没能带来预期的“笑果”,却让观众在赤裸裸的真实面前陷入了沉默和沉思。一些人埋怨黄西不该在相声俱乐部里讲这些,另一些人却说他说出了人们都知道但却不敢说的事,结果相声晚会成了辩论会。但回想起来,黄西仍然觉得那次的尝试是值得的。

    来美国的15年中,工作忙加上签证的限制,黄西只回过两次国。最近的这次在2008年。他特意去北京的相声馆过了一把瘾,不仅听了好几场,自己也争取到了一个7分钟的演出机会,但效果却差强人意。

    一名同台演出的中国相声演员对他说:“你讲的那些观众要想过才能笑,那不是相声,相声应该是不用想的。 ”这让黄西想起在美国的第一次演出,一个同行也曾对他说:“你可能很逗,但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两个场景惊人地相似,折射出的却是15年的移民生活在黄西身上留下的烙印——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与母语文化已经有了距离。

    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在笑话中演绎中国。 “中国现在很发达,什么都有了,唯一美国有而中国没有的东西就是唐人街。”“我回中国时要给亲戚朋友带些礼物,但我只能买得起中国制造的东西,我给我表弟买了一双鞋,他看看说,谢谢你把它买回来,这双鞋是我做的。”黄西的这些笑话,让美国观众在笑声中开始对中国刮目相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