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于丹讲座

标签:
于丹讲座儒学道学佛学文化 |
分类: 男洋随笔 |


几天前,一个朋友问有于丹的讲座去听不,我立马回答:听。说真的,离开教室好多年了,四海为家,到处漂泊,难得有机会给自己充充电,知道于丹这个人还是在电视里,说来也巧,我们还是同一个学校的。我没去考证我在北师大读书时,她是否已在那里。对于她的学问、她的研究成果、她的社会地位等等,我真的不太感兴趣。但有一点,我很喜欢,就是她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那天她讲的题目是,“儒道兼济:构建中国人格的两岸”。此前,我在电视里看过她的一些讲话,读过她的《 ‘论语 ’感悟》。我自己的理解,于丹的文字和话语的核心就是告诉人们在当今社会里如何做人。正如她喜欢的一句话:一个人正确了,他的世界大概也就正确了。关于她对儒学道学佛学的见解,我也很喜欢,男洋水平有限在此就不赘述了。



以下选于丹的文稿:
1,你要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 这种心境和胸怀,既可以弥补你先天的遗憾,也可以弥补你后天的过失;同时能使你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使你的生命饱满、充盈,让你有一种大欢心,让你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让你的每天进行着新鲜的轮回,并且把这些新鲜的养分疏导给他人。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3,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但是朋友有好坏之分。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恶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
4,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前一篇:舞动青春 燃烧激情
后一篇:我真的真的很喜欢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