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着实吃惊了一下

标签:
成都标榜学院学院建设文化 |
分类: 男洋随笔 |










(图书馆


(图书馆


(图书馆



四川国际标榜职院305名师生为奥运开幕式“着色”
也许谁都没想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08名演员震耳欲聋的击缶表演和3000名手执竹简吟诵的孔子弟子等演员们整齐划一的发型和妆容,居然与远在1600公里以外的一所高职院校——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密不可分。与许多参与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的学校不同,该学院此前并未参与任何奥运会项目的竞标活动。今年3月,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接到北京奥组委通知,负责制作奥运会开幕式道具。突如其来的这张长长的订单,让该校负责人喜忧参半。因为,订单上除了标明相关规格外,其他方面几乎只字未提,学校只能依据规格进行自主设计。“这到底是什么道具?”学校负责人压住了心中的疑问,就按相关要求,将生产任务分配给学校下设的道具厂定做,其中一家道具厂就在崇州怀远镇。当道具的生产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时,“5·12”地震将道具厂厂房夷为平地,使得此前生产的道具全部报废。眼看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校方不得不赴宜宾、岭南等地寻找竹子等原材料,并同时找到其他几家道具厂,加班加点赶制道具。之后,北京奥组委又向该校下达了第二个任务——选派化妆师,参与奥运开幕式的演员化妆工作。经过学校多轮选拔和北京奥组委的反复审核,该校305名师生被选定为奥运会开幕式的指定化妆师。7月3日,这305名师生到达北京,一张由张艺谋亲自设计的发型图纸,随即发放到他们每个人手中。他们必须按这张图纸,为参加开幕式击缶表演的2008名士兵理发以及其他演职人员化妆。该校负责人透露,开幕式上那些展现中国文化的发套、配饰、发冠,都是该校在没有任何设计图纸和设计模型的前提下自主发明创造的。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该校最繁忙时,仅准备的头套就达3000多个。演员头上的装饰件,也均由该校的学生实训车间手工打造。(转)

前一篇:世界上少有的净土——新西兰
后一篇:我记忆里的2008(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