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2012-08-12 09:29:49)
标签:
阅读语文 |
分类: 计划性资料 |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一.选题背景
1、2011年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大量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2、课程标准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一学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起始学段,这样学段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能力差,我们选择这一课题希望通过研究探求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为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我们学校语文组教研气氛浓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关注已经有一年时间,我们称之为“阅读推广计划”。建立了集体阅读的时间制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篇目推荐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次课题研究我们重在探讨低年级集体阅读兴趣的培养和读书交流课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二.研究目标:
通过对读书交流课的内容、形式研究,探求学生集体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1、低年级阅读篇目的选择。
2.学生集体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3.读书交流课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组长:谢红燕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市级学科带头人
组员:洪黎
五.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12.4-2012.9)
1.《2011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实施方案的撰写。
2.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举办后宰门小学首届读书节。
3.研讨完成低年级阅读推广计划。
4.建立课题研讨例会制度
5实施阶段(2012.9-2013.4)
1.课题组对阅读书目的推荐原则进行研究。公布阅读书目。协调学校行政会,学校出资按年级推荐书目建立班级图书角。
2.低年级学生集体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大致为:
(1)每天晨读15分钟。
(2)每周展开一次读书汇报交流。
(3)每学期评选一次读书小明星。
(4)每年评选一次书香家庭。
3.建立晨读及读书课检查机制,形成学校读书氛围。
4.中期研究报告撰写
5、通过课例研究,开展学生读书交流课内容和形式的研究。初步形成以朗读、复述、知识竞赛为主要内容的交流形式。积累素材,丰富经验。
总结阶段:(2013.4—2013.5)
完成资料收集整理,撰写结题报告
1.
2.后宰门小学低年级阅读篇目
3. 低年级学生集体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有关论文
4.读书交流课教案或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