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矿务局的德日建筑群(下)
标签:
淄川神社西山公园炭矿日本人 |
分类: 东游西逛 |
离开了矿务局机关办公区,我们去了矿务局生活区的西山公园,寻觅另几处日本建筑。
1
原名淄川杜坡山公园,位于淄博矿务局院区内。1923年成立鲁大矿业公司后,开始植树,养花,种草,并建设了假山、石桥、猴笼、花坛等园林设施,逐步建成初具规模的公园。1943~1948年,由于连年战争,园林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大片樱花、桂花、茶花、牡丹等名贵花株相继毁坏殆尽。1952年杜坡山公园改名西山公园。又先后建设了凉亭、荷花池、温室等,开辟了东、南两条园林路,栽植大量侧柏、绿篱及其它花灌木。面积7公顷。1985年下半年开始规划设计修复,加大开发。

3

4
这是当年日本人建的放骨灰的神社,约建于1939年。
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大举入侵中国,一批荷枪实弹的日本军人接管了淄川炭矿。后来,日本国内的一批批商人也携家带口接踵而至……。
淄川炭矿军管后,有个日本“和尚”叫山下纯一郎和他老婆(名字忘了,她后来任洪山风井小学日本校长)也跟着来到淄川炭矿。同时,他们沿袭了“七七”事变前北大井大包柜——姜万魁的做法,凡在山东战场被打死的日本兵都运到这里。
日本人很讲迷信,被打死的日本兵运来后,就由山下和尚给死者做“道场”,诵经祈祷超度灵魂,然后火化,把骨灰运回日本。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座日本“神社”应运而生地建在了淄川炭矿里边。
和“神社”配套的还有:“炼人炉”(中国人送给的称谓,即火化场)、“供养塔”【这两处已被销毁,现在均无痕迹】。日本人死后一律都是实行火化,火化场就建在西山公园的围墙西边,距离“神社”很远。
日本人为什么把火葬场建在围墙外边、离“神社”好远呢?这是因为:那时日本人的火化技术落后,每次“烧人”时间长、气味大,遇到刮北风,走在洪山通往淄川的公路上,人们被臭气熏得难受,所以建在西墙外,从而导致山南山脚下的小刘家村、后来村的村民深受其害,他们敢怒不敢言……
在“神社”旁边是“供养塔”。“供养塔”三个大字是用一块约一吨重的黄铜,镶嵌在一座像塔型的水泥建筑上,非常壮观。
日本人火化后,先把骨灰盒放在“神社”,由山下和尚做完“道场”,然后放在“供养塔”供养。待一定时间后,再把骨灰盒集中放在西山公园南半身腰、淄矿文化处南边的日本大庙里,最后是一块运回日本。
可惜的是,这座“供养塔”仅保存到1960年,生活困难时期,原淄博矿务局因物资供应奇缺,就把“供养塔”的黄铜拆下来自用了。
日本“神社”保存到现在,它不仅是日本建筑在中国的遗留文物,而且,它也是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的有力证明。
因为没有见到标示牌,说这是放骨灰的神社也是听路人说的,不一定准确,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站在碉楼环视四周
以下是手机拍的。
日本人建的四角钟楼 
20
钟楼屋檐四角都是龙头的图腾设计,至今还保存完好。
21

22
日本人建的庙。
西山公园的蜡梅花开的茂密
。
看着满树散发着冷香的黄色小花,让我仿佛回到了江南,带给我意外的惊喜,忘记了冬天见不到蜡梅的乡愁。


33
午餐找到一家快餐店,我吃了大米饭+香菇鸡块==15元;加一元豆浆和紫菜汤随意喝。
米饭不够还可以添加。
青竹青青和衡兰芷若点的黑椒牛肉,10元一份。
豆浆
饭足汤饱,我们又去了淄川服装城的辅料市场,购买了些扣子和缝纫机线。
一天的淄川游顺利结束。下周的出游活动酝酿之中。

本次游逛花费:
张店----淄川汽车票
淄川---矿务局1.5元*2=3元;
午餐16元。
合计:26.2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