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起来学OpenMP(9)——线程同步之事件同步机制

(2012-03-04 12:46:32)
标签:

杂谈

分类: OpenMP

一、引言

前边已经提到过,线程的同步机制包括互斥锁同步和事件同步。互斥锁同步包括atomic、critical、mutex函数,其机制与普通多线程同步的机制类似。而事件同步则通过nowait、sections、single、master等预处理器指示符声明来完成。

 

二、隐式栅障

 在介绍本节内容之前,先介绍一下并行区域中的隐式栅障。

 

上图中,barrier为隐式栅障,即并行区域中所有线程执行完毕之后,主线程才继续执行。

 

三、nowait、sections、single、master事件同步

1. nowait用来取消栅障,其用法如下:

#pragma omp for nowait //不能用#pragma omp parallel for nowait

#pragma omp single nowait

 

例如: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omp.h> // OpenMP编程需要包含的头文件  
  3.   
  4. int main()  
  5.  
  6. #pragma omp parallel  
  7.      
  8. #pragma omp for nowait  
  9.         for (int 0; 1000; ++i)   
  10.          
  11.             std::cout << << "+" << std::endl;  
  12.          
  13. #pragma omp for  
  14.         for (int 0; 10; ++j)   
  15.          
  16.             std::cout << << "-" << std::endl;  
  17.          
  18.      
  19.       
  20.     return 0;  
  21.  

输出:

可以看到,第一个for循环的两个线程中的一个执行完之后,继续往下执行,因此同时打印出了第一个循环的+和第一个循环的-。

如果去掉第一个for循环的nowait声明,则输出如下:

 

可以看到,第一个for循环的两个线程都执行完之后,才开始同时执行第二个for循环。也就是说,通过#pragma omp for声明的for循环结束时有一个默认的栅障。

2. 显式同步栅障#pragma omp barrier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omp.h> // OpenMP编程需要包含的头文件  
  3.   
  4. int main()  
  5.  
  6. #pragma omp parallel  
  7.      
  8.         for (int 0; 100; ++i)   
  9.          
  10.             std::cout << << "+" << std::endl;  
  11.          
  12.   
  13. #pragma omp barrier  
  14.         for (int 0; 10; ++j)   
  15.          
  16.          std::cout << << "-" << std::endl;  
  17.          
  18.      
  19.   
  20.     return 0;  
  21.  

输出如下:

 

可以看出,两个线程执行了第一个for循环,当两个线程同时执行完第一个for循环之后,在barrier处进行了同步,然后执行后边的for循环。

 

3. master通过#pragma omp mater来声明对应的并行程序块只由主线程完成。

例如: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omp.h> // OpenMP编程需要包含的头文件  
  3.   
  4. int main()  
  5.  
  6. #pragma omp parallel  
  7.      
  8. #pragma omp master  
  9.          
  10.             for (int 0; 10; ++j)   
  11.              
  12.                 std::cout << << "-" << std::endl;  
  13.              
  14.          
  15.   
  16.         std::cout << "This will printed twice." << std::endl;  
  17.      
  18.   
  19.     return 0;  
  20.  

执行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进入parallel声明的并行区域之后,创建了两个线程,主线程执行了for循环,而另一个线程没有执行for循环,而直接进入了for循环之后的打印语句,然后执行for循环的线程随后还会再执行一次后边的打印语句。

 

5. section用来指定不同的线程执行不同的部分

通过一个示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omp.h> // OpenMP编程需要包含的头文件  
  3.   
  4. int main()  
  5.  
  6. #pragma omp parallel sections //声明该并行区域分为若干个section,section之间的运行顺序为并行的关系  
  7.      
  8. #pragma omp section //第一个section,由某个线程单独完成  
  9.         for (int 0; 5; ++i)   
  10.          
  11.             std::cout << << "+" << std::endl;  
  12.          
  13.   
  14. #pragma omp section //第一个section,由某个线程单独完成  
  15.         for (int 0; 5; ++j)   
  16.          
  17.          std::cout << << "-" << std::endl;  
  18.          
  19.      
  20.   
  21.     return 0;  
  22.  

输入结果:

 

可以看到,因为并行区域中有两个线程,所以两个section同时执行。

 

四、小结

介绍了nowait、single、barrier、section的用法。下一节介绍线程的调度优化。

一起来学OpenMP(9)——线程同步之事件同步机制 一起来学OpenMP(9)——线程同步之事件同步机制 一起来学OpenMP(9)——线程同步之事件同步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