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横板反手快攻与弹击的区别及不同粘性胶皮如何选

(2016-03-14 10:39:37)
标签:

杂谈

横板反手快攻与弹击的区别及不同粘性胶皮如何选

                                       六十四期


技术问答

    乒乓网球友(hhha)问答:横板反手快攻与弹击的区别
    横板反手快攻与弹击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乒乓网教练(陈立新):
       您好,确切地说,弹击是快攻的一种技术,而快攻是一种打法,包括其它多种技术。
       快攻以近台为主,突出速度,先发制人,快、狠、准、变。
       而弹击是一种技术手法,主要针对台内球。弹击时要盯住来球落点,重心略向上提起,根据来球的旋转(上旋或不转或弱下旋),直接弹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前臂以及手腕快速外展,向前发力。爆发力要集中在球上,出手动作要小。 

       横板反手快攻与弹击的区别及不同粘性胶皮如何选 
                           
            
器材问答

    乒乓网球友(latu24)问答:粘性胶皮,涩性胶皮    
       见推荐胶皮配置里都是一面是粘性的胶皮,另一面是涩性的胶皮。
       一个朋友把他粘性那一面的胶皮换成了涩性胶皮,变成了两面都是免灌胶的涩性胶皮,感觉手感明显不如之前那样顺手,是不是两面都是粘性或者两面都是涩性的免灌胶这样配不好? 还是一面粘性一面涩性配好呢?
      求教大侠指点迷津 
       


横板反手快攻与弹击的区别及不同粘性胶皮如何选 横板反手快攻与弹击的区别及不同粘性胶皮如何选



                         
       乒乓网教练(陈立新)
       您好,无论配什么胶皮,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打法习惯,一般来说,中国人以及专业队选手正手都习惯狂飙或天极等粘性胶皮,这是由于粘性胶皮适合中国选手的打法,小球控制和发球相对较好,反手由于发力空间小,用粘性胶皮一般打不透,而涩套海绵软而弹,既能透板,又能提供一定的速度和力量,所以专业队多数都是一面粘性一面涩性的配置。
      乒球是国球,业余球友喜欢追风,很多人都参照专业队的打法和配胶,而且确实也很好打,也就习惯正手粘套,反手涩套了。
      但在欧洲,一般都是两面涩套,主要是欧洲选手喜欢退台打相持,台内球不是他们的强项,涩套的力量和速度要相对好于粘套,又不用灌胶,所以外国选手正反手一般都用涩套。
      如果您没有特别的要求,那么两面涩套也是可以的。
    
     乒乓网专家(蒋明
        击球习惯问题。
        一般正手习惯粘套后,换涩套时要求更加迎前,不能依赖胶面粘性挂球。
        两面粘或两面涩完全没问题。
        从国家队近年来看,许昕,马龙,小朱都开始使用了两面粘套,传闻张继科也开始使用两面粘套了。
        而一般的欧洲运动员,一般都是两面涩。   
    
     乒乓网器材精英(戴金
        粘套相对涩套更容易摩擦球,对于刚学习拉球的更加明显,且狂飚套胶弧线贼,所以国手正手基本上都用它。
        反手发力空间限制对速度要求更高,所以涩套更适合。
        现在大球速度慢下来,二面粘套也是可以的,但比较重直拍横打困难些。
        二面涩套打法迎前、厚摩擦也是可以的。

    乒乓网器材精英(virmony
       目前这3种配胶都有人使用,两面涩套是国外选手普遍的配置,正手粘、反手涩是大部分国手和我国业余选手的普遍配置,不过现在40 球了,防守压力下降后,为了增加反手旋转和单板威力很多知名国手反手都有原来涩套改为粘套了,比如马龙、樊振东和许昕,当然我国业余选手也还是有部分反手也是粘套的,打的也挺好。
      不过业余选手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如果能适应涩套,涩套还是比较好上手,拉球相持也容易,如果正手好,强调正手和前3板的,正手还是狂飙3这样的粘套吧,如果反手一般,但有一板发力(起下旋和出机会了一板),反手也是可以狂飙3的,供参考。


                                     

横板反手快攻与弹击的区别及不同粘性胶皮如何选
更多乒乓球教学、资讯及比赛视频请登陆乒乓网www.pingpangwang.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