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天虹商场股东大会涂鸦  红一方面军 坐看云起

(2011-04-10 23:45:40)
标签:

转载

分类: 股东会纪实
红一军,云起

                            天虹商场股东大会涂鸦 

                                                         坐看云起

    4月8日下午,天虹商场股份公司2010年股东大会在深圳福田区福中一路地铁大厦23楼总办会议室举行。

    此次股东会议,现场到会股东与股东代表9个,网络参与投票的股东88人,合计99人参与了股东大会(2010年年报数据表明,2010年12月31日共有股东9202人)。不过,这99人代表公司有表决权的股份346,166,643 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 86.5200 %。

    会议由董事长吴光权主持。会场一共有30多人,除股东外,包括了列席会议的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保荐代表人。另有一两家基金公司人员参加了会议。

    天虹的股东大会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我们现场听到的报告和年报或者公告基本没有区别。也就是说,赖伟宣等高管作的相关报告,内容和天虹2010年年报相同。基本没有“创新”之处。只是在很少的细微之处,在年报中,有些提法比较简要,或者说笼统,而现场所作报告,有所展开。整个股东大会,中规中短,流程简洁,其中高管所作的几个报告,没有股东或相关人员提出新的意见或见解。

    大会计票阶段时,休会了20多分钟。趁此机会,与会人员围绕公司高管进行了密集交流。我的关注目标是赖伟宣。但是,有关未来发展的目标计划等,赖伟宣太谨慎,或者说,不想说任何大话,除了理念方向之类的话外,总是避开。不过,通过提问以及其他人员的交流提问,我对天虹商场的了解稍为深入了一点。

   

目标与愿景:塑造全国一流连锁零售企业

公司将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自始至终地为顾客倾注一点一滴的关怀”的公司使命和“将天虹塑造成为全国一流的连锁零售企业”的公司愿景,确保公司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速度,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解读:赖伟宣现场解说时,对天虹公司所提出的“一流”的内涵进行了诠释,主要包括5个方面。我现场速记的主要要点为:

1、  顾客:成为顾客的区域首选

2、  股东:为股东提供稳定的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

3、  供应商:良好合作关系

4、  员工:(未能及时记下)

5、  打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公司

           

发展规划: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并重

              

很多股友参加过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并且有不少“收获”。最让大家激情澎湃的往往是:高管如何激情,对未来发展如何有信心,目标多么宏伟!并且,以在股东大会上“亲耳”听到高管“亲口”介绍的其他时候了解不到的内部情况为自豪。但显然,如果有这样经历的股友来参加天虹商场的股东大会,一定会感到“乏味”。

前面说过,天虹商场的股东大会中规中矩。这是天虹商场上市以来的第一次股东大会,赖伟宣等高管所作的现场报告也是中规中矩;在交流时,多次答说,“有新的进展情况我们会公告”,“我们要做的是一家规范的公司,具体的我们会公告。”

一位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几次忍不住和赖伟宣请教财务数据或目标金额等问题,赖回答,具体的我记不清了,你可以去看公司年报(不过,个人觉得,问这个问题的股东朋友应该是问错人了,具体的财务问题应问分管副总或财务高管)。

辞令彰显外交特色!(赖的谨慎与低调值得思考。为什么有些话,或者说有些目标,公司内部其实已公开提出,但面对外部时,不愿意谈及?)

绕远了,再绕回来。关心天虹商场发展的股民们,最关心的还是天虹商场未来的战略规划。在这方面,现场报告与2010年年报没有区别。基于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竞争对手、消费者等方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分析,公司已编制了“十二五”发展战略。值得关注的仍然是:公司将逐步形成“以有形连锁零售业务为核心,以电子商务业务和品牌代理业务为两翼”的业务模式。不过,现场展示的“十二五”战略框架中,多强调了一个“内部环境”。即“内部环境”与前面列出的“外部环境”相并列,成为公司总体战略目标规划的重要前提。

 

区域战略:三大区域,策略各异

在介绍情况时,有一句话引起我的关注:过去11年,天虹商场销售额年均增长41.6%;过去11年,天虹商场利润总额年均增长52.9%。

为什么强调的是11年呢?

未来的公司的区域战略方面,公司提出,将坚持实施“有效益扩张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原则。遵循“快速发展华南、东南、华中,稳步发展华东、华北,伺机进入西南、西北”的发展布局,将争取年均新开设10 家左右门店。

现场了解补充,目标,华南、东南与华中的店面全面进入盈利期,所以提出的目标是“快速发展”;华东、华北现有店面,还有的是处于新店培育期,有的店面赚钱,有的店面是亏损的,所以提出的目标是“稳步发展”;未来,需要找机会进入西南、西北,毕竟天虹的目标是要打造在全国性的零售连锁公司。但这个还是要找合适的机会。

深圳区域的业绩依赖性问题:赖伟宣认为,确实存在。但未来会降低(这句话倒其实是废话了,呵呵,因为它现在在深圳以外区域扩张啊)。

北京店具有风向标意义,北京店的亏损问题:北京市场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北京店会实现盈利的,我非常有信心(表明赖有信心让北京店盈利,而不是最后关门)。

可以注意到,在未来规划方面,只有一个数据是明确具体的:每年新开十家左右新店。“会不会有些保守?”在交流时有股东提出,公司募集了这么多资金,是不是可以加快速度扩张;况且现在其他对手也在不停发展。赖伟宣回复,新店不是说想开就开的,我们认为还是十家左右应该还是比较实际的。

 

业务发展:市场空间大,经营压力大

赖伟宣对未来经营的具体目标避而不谈,但对经营与发展的思路、理念等方面问题一一回答,分享思想。

“天虹商场也有自己的学习标竿,是美国的***公司与****公司。”

“城市化进程远没有结束,零售经营还远有空间。”

    “进入一个新区域,第一家店非常重要。第一家占盈利了,后面再扩张进去的店就相对容易一些。”

“我们的布局,经常是核心店+社区店,这种配置能发挥集群效应。”

 “店面租金上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找不到好的点也是扩张的一个大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管理费用等费用比较高?”“因为我们在扩张。扩张其间各种费用自然增加了,如果不扩张,这些数据就会下来,但我们是要扩张发展。”

“我们选店时,非常愿意选大城市新商圈,中小城市则要考核成熟商圈。”

     赖伟宣认为满意的是:天虹有一套良好的机制和管理体系。

 

人才培养:营业员成长为店长需十年

天虹商场发展过程中,这两年感觉最困难的是什么?是人才,管理人才不足。天虹的管理人才以自我培养为主。

培育周期有多少?赖伟宣认为,这样看他们的起点是什么了。如公司的***,是**大学毕业来的,几年就做到了现在位置。如果是从一经普通营业员做到店长,大约为8到10年。

成本对零售商来说压力很大,物业成本、人员工资成本。这几年,员工工资上涨、租金上涨明显。天虹年报人均收入是一年4万,包括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现场了解,深圳区域的一线营业员人均月收入大约是2000多元,其中80%约为固定工资,约20%为提成之类业绩浮动,但这2000多元没有包括福利等,赖总说,我们是很规范的,所有都按政策来,算上福利等就会多很很多。

 

电子商务:实体店有2点不可替代

天虹提出,公司将逐步形成“以有形连锁零售业务为核心,以电子商务业务和品牌代理业务为两翼”的业务模式。

赖伟宣认为,未来网络,即电子商业对实体店的冲击,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必须重视的。其中,标准化的中低价值产品,最容易受到冲击。 但有两点,也是实体店不可被取代的, 1、体验感、 2、社区购物。

大意是:如在购买个性化物品,或者高端产品上,消费者不会在网上看到什么就立即下单,就算同样的产品,顾客还是选实体店;社区购物,社区店具有便利性,白领下班了顺便买个什么东西的,不可能说在网上下单让别人立即送吧?

附录:股东大会花絮

 

     1、股东大会是在一个小会议室开的。4月8日上午登记时,工作人员说,到时人比较多可能会坐得比较挤。但实际上,下午会议时,并不“拥挤”。

     2、登记时,问,为什么没有安排专门的交流时间呢,半小时也行啊?工作人员:我们吴董事长很忙,他下午还要去飞亚达开会;另外,我们之前开了业绩交流会。

     3、参观了一下天虹总部的办公室,很紧凑。财务部、经理部和证券事务管理部,都在大厅办公,一个个都是格子间(后海天虹商场总部大楼还在建设中)。

     4、居然还有两个“闯会”的,会议2点钟开始, 有2名男子急急忙忙地冲了进来,工作人员在后面跟着进,在后面嚷着:“你们没有登记吧,你们没有登记吧?” 会当时已经开始了,其中一个男的很大声地说:“我登记了,身份证还在你们那留着。” 另一个跟着叫, 2人很大声,另外一个好象意思是:“我来看看听听怎么啦!” 闹腾了二三分钟,2名男子被劝拉出去了。不过,在外面那2名男子声音还是很大,最后,还是有1名进来了,坐在了股东代表的位子上,应该是持有股份的,另外1个被挡在了会议室外。整个过程中,这2人声音非常大,象是吵架一样说话挺冲。
     5、我问赖总要了一张名片。当时在交流,没有看,但回来一看,上面果然没有手机号。果然。

     6、整场会议预计2个小时,实际不到2个小时。会议过程中,董事长吴接过一次电话,吴告诉对方:“自己在开会,但又说,那你说吧”。不过很快挂了。董事秘书万颖,会议期间经常翻看手机,并发写短信(但也可能是工作需要)。
     7、会议时,基金公司的2位,很认真的模样,用手提笔记本敲啊敲的;保荐单位的2名男子显得最无聊,无所事事,他们躲在后面,互相用手机拍照;还有2个人在玩手机,旁边1个女的坐在墙角,靠着陈列柜打了半个小时的磕睡。这几个是什么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