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年3月21日
下午13:30
参会人员:袁志敏董事长,李南京总经理及各位董事![[转载]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度股东大会 [转载]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度股东大会](//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次股东会有2个重要议案,一个是出售长沙高鑫房地产,聚焦发展主业。一个是公开增发不超过38亿元的股票,用于4个新增建设项目和1个技术改造项目,
以下是股东问答要点(问答用了差不多二个小时,全凭记忆和速记记录,写得我快要疯掉了,因为涉及很多专业名词,记录可能有疏漏和错误,请认真检对,请见谅)
关于日本地震对原材料的影响:影响不大,有一个品种可能有100吨的影响,日本的厂家很多工厂都不在日本生产,日本同类竞争对手生产有可能减少,复工慢,对公司是个机会,油价不怕涨,涨价后公司产品毛利率会增加。
对未来5年展望:未来新产品占比30%以上,2011年两条腿走路,应用式研究,原创性创新,预计到2015年感性塑料年产200万吨,350亿收入,生物降解塑料20万吨,50-70亿收入,高强度尼龙20亿收入,木塑材料也有很广阔的前景,努力进取,到2015年争取再造一个金发。
关于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国内胶袋年用量400-500万吨,转用降解塑料需要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生产PE膜的机器也可以转做,关键是成本有差别,是普通胶袋的价格2.5-3倍,强度是1.6倍,如果产能增加成本也会逐步接近,预计这块市场有更快的增长,现在靠政策拉动,跟杭州新富和丰原生化产品不同,没有可比性。现在80%出口,主要针对包装市场,在欧洲和澳洲澳洲市场就比较成熟。
关于汽车用塑料产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预计2015年产3500万辆。公司占比达到30%,突破100万吨。
关于免喷涂高光ABS:国内只有一家生产,主要竞争对手是LG和三星化学,现在产销2万吨,未来上新生产线会达到10万吨。
关于高强度尼龙:现在年产销2-3万吨,新生产线上马后到8万吨,和杜邦相若。
关于高管减持股票:为了生活需要卖了一点,也是在相对低位减持的。董事长自己是不会减持,承诺这次增发认投10%
关于房地产业务:这次将房地产业务剥离,专注于主业发展。
关于增发项目问题:增发项目前景都不错,时间比较急迫,希望尽快建设,见效快一点。于07年增发的资金已全部投入各募集资金项目,产生的效益也全部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并提前2年完成。希望这次38亿的项目到2015年达到利润21亿
关于担心公司战线拉得过长的问题:新建项目的土地都拿到了,会大胆启用新人,希望给股东们有好的回报。
关于降解塑料:07年开始建设,开始生产5000吨,有2000万利润,去年产能是2万吨。
原来的产能情况,开工率是多少水平,产销率是多少,是否清产;是接单才生产的,基本是清产,产销率93%左右,库存很少,现在生产汽车改塑60万吨,希望未来5年可达到净利润30亿
关于股权激励:要达到的话,需产能年均增长20%左右,利润30-40%左右,新产品线贡献的利润要比较大,是否有信心达到:原来产品(感性塑料)2015年要达到200万吨,以前增发项目的承诺也兑现,这次也说到做到。
关于增发的方式:定增和公增都有优劣,希望年内会完成发行,发行我也认投10%。
关于汽车塑料:天津产品预计产能20万吨,广州30万吨,上海20万吨,绵阳10万吨。陆续获得一汽大众,丰田等认证,公司这块在国内是龙头企业,不到10%占有率。
关于塑料合金类毛利率下降快的问题:因为以前是做高端产品,现在向中端拓展,产量上去了,毛利率有一定下降,希望以后和国外巨头竞争。
关于公司销售模式问题:没有代理商,都是自有销售,每一个产品为客户量身订做,有100多品种4000多牌号。
第二次来参加股东会了,与上年冷冷清清相比,今年可谓热闹非凡,众多基金,证券,私募人员共聚一堂,坐满了会议室。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股价表现越强劲的公司,开的会议就越多人参加,反之亦然。
回想起上次和袁董交流,天南地北,不愧是化工出身,对行业细节非常了解,是一个气魄十足的人,对待员工也不错,这次股权激励,有上百位员工都有份,也很注意提拔年轻人进管理层,对于离职的员工给予资金,支持他们创业,是一个肯与人分享成果的人。除了主业以外,他的投资能力也不差,在会上透露他的一个PE就要上市的,和金发合作的毅昌科技也上市了。
在饭后他动情的说,现在不需要再为钱去工作了,金发科技就是他的生命,他不会放弃公司,也不会减持,他人生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做成百年老店,要以中国民族品牌做到与美国杜邦,德国拜耳平起平坐,终极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孟山都,以研发能力最强为目标。
会后和基金会,证券的研究员交流,问到在短期排名竞争的压力下,如何坚持自己的理念和判断的问题。有的人选择随波逐流,高层喜欢什么就推荐什么,少数人选择坚持,但可能道路会更曲折一些。
很多民营企业的经营思路都带着创始人的深深铬印,在他们光芒之下,继任人的管治威信和水平通常给弱化了,如何走出一条制度化的,适应性的发展之路,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金发科技现在走在国内的前列,如何保持技术的不断创新,油价的波动,上下游行业的兴衰,成本和售价的不断变化,是摆在公司面前的一个挑战,希望金发科技能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