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C5OD_GB4{Y0AT_~C1T}`7FF.jpg
参会高管:袁仁国、季克良、谭定华、谭绍利(总经理)、樊宁屏、刘维敏(贵州国资委主任)
集团公司未来5年规划:十一五末(2010年)销售额130亿元,十二五末(2015年)260亿,十三五末(2020年)500亿;
产能预计每年新增2000吨,争取2013年达到3万吨,并在后续几年达到4万吨。
截止近几年,公司已经分步实施国际化战略,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销售网络。
提问环节:
问题1:近期二线白酒增速较快,而一线白酒保持平稳。公司管理层如何看待上述行业变动格局。
回答:高档白酒销量份额保持在2.5%-3%左右,今年公司将把茅台王子酒和迎宾酒销量做起来。长期来看仍将把茅台酒进一步做好,同时把系列酒也进一步做好。
问题2:未来产能计划?
回答:公司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三步走,回答了产能问题。
茅台在发展中有一个决策难的问题,从原料开始投入,到变成产品,再变成商品,需要5年,甚至5年以上的时间。我们现在考虑5年以后市场是个什么样,公司感觉难度比较大。我们要考虑5年以后的市场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必须摸着石子过河,一定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茅台的发展速度,同时确保产能速度。
2010年销售收入做到130亿,这130亿是集团,2015年达到260亿,2020年达到500亿。2015年达到3万吨,2020年达到4万吨。
问题3:公司远高于同行的消费税率,未来是否有合理避税规划。
回答:从2009年八月份起,国家队所有白酒公司消费税进行整顿。公司在和税务部门申报计税基础的同时,希望支持保护民族产品,更好发展这个品牌。
按照国家税务部门8月1号下发的文件规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进行了纳税调整,从8月1日开始,消费税增长的幅度还是有点高。2009年8-12月份消费税的影响接近1.7个亿,导致2009年每股收益下降,现在,公司还在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申请,希望中国白酒各企业保持一致,希望在政策执行1年之后,再看看有没有新的措施减轻消费税的压力。
公司将坚决按国家税法照章纳税,但现在值得说明的是税率是同行中最高的。
问题4:分红的问题,公司是否会加大分红力度,如何提高货币资金利用效率。
回答:2009年货币资金高达97亿元,这么多业绩,主要是茅台酒涨价,公司严格按照合同发货。经销商多打款,导致公司货币资金增加。
公司风格一直是较为稳健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不排除资金对外投资。公司将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来确定投资方式。
问题5:公司在预收账款处理的基本财务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回答:不要违背国家的政策法规,由于茅台商品有特殊性,特别是在春节前提前打款,特别是今年,由于春节时间差的问题,预收账款有的时候会出现账面差异比较大。
有的经销商希望早点拿到货,但公司原则是左手交钱,右手提货。有的也是经销商自己的行为。
预收账款同比增加主要在于今年1季度提价之后有10%的增幅,导致预收账款的总额较往年同期会高点。但总体来看,公司2008-09年的预收账款应该没有多大变化。
问题6:有关销售方面的问题,酒后驾车影响有多大?
回答:具体对茅台酒的影响没有调查,但是饮用茅台酒的群体基本都有司机,所以没有影响罗。
问题7:为什么大卖场里经常会出现茅台酒的断货
回答:专卖店800多家,团购100多家,经销商几百家,共有1000多家经销商。目前,公司在专卖店大卖场里没有直接供货,
之前也处理过几件事情,有的经销商把酒给超市,但超市把茅台作为促销工具,影响了茅台的品牌。公司没有直接与沃尔玛和家乐福签订合同,有的也只是经销商与大卖场层面的合作。
世界品牌都是靠专卖店销售的,没有世界性品牌靠大卖场销售。
例如我们也可以像法国LV一样,每天给他们定量提供保障每个期间能有销售。
问题8:公司打假的问题,
回答:加大管理力度,保障经销商不卖假酒,提高方位水平,打假队伍发展到100多人,同时,要依靠司法机关来打假,例如公安、工商部门来打假。在去年广东(查处制造茅台酒的窝点)和重庆(把假茅台酒出口到韩国,价值1000多万)。
公司层面:保障经销商不卖假酒,不管怎么打,希望供应商不要卖假酒。
问题9:预收账款30.6亿,是否会在2季度下降,和往年一样。
回答:今年情况比较特殊,今年整个销售情况,价位很高。
收入增长17%,但利税仅增加13%,主要是消费税增加,
问题10:可以参考下兄弟省份,能否在未来帮助茅台减少税赋?2006年股改的承诺:分红和股权激励的问题。当时股改的时候承诺过这个问题。能否希望国资委层面澄清。
回答:茅台酒消费税率高于五粮液是历史形成的。关于股权激励,贵州省国资委在上市公司以及未上市的公司里正在积极推进,但需要根据相关规章要求来做。
问题11:作为一个产品供不应求和不断提价的产品来说,销量和收入以及净利润增速是否太低?例如费用增长远超收入增速、员工工资达到38%增长,管理费用大幅增加。
请问国资委领导帮忙展望一下什么时候换届,如何选取核心管理层,如何考核。
作为消费品公司股价连续下跌意味如何?
费用增长超过收入增长,第二个换届和考核的问题。
回答:费用增长超收入增长,
2009年公司发生费用12.7亿,增长主要原因:1)环境治理方面,增加了6000多万;2)工资性支出,稍多点,增长23%,包括社会保险,增量补贴;3)还有就是折旧,折旧增长55%;4)商标使用费;5)老酒陈酿费;
管理层换届的问题是省委组织部,省委国资委考虑的问题,但是不管如何换,经营班子基本不是从外部进来,请大家放心。
在中国不仅是一个消费国,中国还有无酒不成席的名句,具有悠久的情感消费,对中国白酒产业延续数千年,传统白酒产业有着相对稳定的周期,特别是茅台,从投入到商品需要5年甚至更长,理性上,茅台股票更适合做长线投资。
例如2009年增加了很多成本,2009年投入2000吨,其中人工工资是要去年付的,但只有在5年之后才能收回,需要长远投资,需要长线来投资。对于茅台来讲,更适合做长远投资。
1964年亏损80多万,到现在成长为中国民族品牌,国酒茅台。去年盈利60多亿,是白酒行业盈利最多的,利税接近宜宾地区利税总和。去年宜宾地区利税是67亿。公司利润60多亿,上缴税金40多亿。
企业的发展不能靠忽悠,是要务实的,心中是要有底气的,茅台是要变成艺术品的。茅台把高粱、小麦、水变成液体黄酒。现在大家也知道,买不到,酒很紧张,这是看不到。很多投资者去调研经销商。
希望大家对上市公司的生产和规范运作表示认可,发挥股东应该发挥的作用。
备注:上市公司年报点评
近期公司发布2009年度报告,拟按2009年12月31日的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11.85元(含税),分红率为26%,当前股息率为0.95%。公司未披露股东大会召开时间。
公司业绩严重低于市场预期:公司在2009年实现收入96.7亿,净利润43亿,分别同比增长17.33%和13.5%,2009年实现EPS为4.57元,其中4季度实现收入18.63亿,同比仅增长6.13%,净利润5.25亿,同比下降约20%,实现EPS为0.25元。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增速下降33%,主要在于当期营运资本和资本开支大幅增加:2009年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18亿,同比增长4.3%,而支付现金最多的是各项税费同比增长13.5%,同时购买商品和劳务支付现金增长28%,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大幅增长52%,致使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0%,达到42亿。同时在资本开支大幅增长34%,分配股利大幅增加40%的背景下,公司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51%。
公司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在于期间费用率大幅提高所致:我们估计公司2009年销量同比增长15%,达到9200吨左右,在没有提价的情况下,带动收入增长达到17%。但同期,营业税金及附加大幅增长38%,管理费用大幅增长30%,致使其营业利润仅增长12.7%,低于收入增速。公司业绩增速低于市场预期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期间费用率的提高超市场预期。2009年税金率提高1.4个百分点至9.7%,管理费用率提高1.2个百分点至12.6%,营业费用率保持稳定。
2009年公司预收账款新增5.8亿,其中4季度相比3季度新增22亿,若按照44.6%的净利润率计算,分别对应EPS为0.27元和1.05元。若加回损益表中,公司2009年实现EPS至少为4.84元。若假设管理费用率保持不变,公司2009年EPS应该在5元以上。
主要风险:
上行风险,主要在于:
1)公司年份酒销量有可能超我们预期,年份酒销售额占公司总收入比重若持续提高,将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进一步提高,并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2)公司期间费用率的大幅下降超我们预期。
下行风险,主要在于:
1)社会库存量过大带给公司放量动力不足。
2)来自竞品的竞争压力逐步升温。
3)原材料持续涨价的风险,以及自然灾害带来的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
4)假酒的风险以及年份酒标准缺失带来的整个行业风险。
5)公司治理风险,包括公司当前的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尚不完善,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核心技术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雪狼:本文摘自但斌的博客。但我做了一点点修改和大量的删节。
一直以来,茅台都受到了很多投资人的广泛关注。我刚入市的时候,就是茅台开始成为一只大牛股的启动时候,可惜当时的我,对价值投资是一片空白,啥也不懂(现在懂的也不多),所以就与之错过。尽管没买,但当时我是看着它一路上涨的……
今天我对茅台看法是:不希望它扩大产量,更不能走大众的路线。所谓物以稀为贵,每年最好能限量生产,可以大幅度的提价,以保持其尊贵的地位,不但占领中国高端酒市场,还要推向世界高端酒的行列。凭什么法国的葡萄酒还有苏格兰的威士忌等,品质好一点的酒就能卖到过万,而茅台不能呢?所以,我赞成茅台要走奢侈品的路线,让喝茅台酒的人感觉,不仅仅是味道不同,更是身份的象征。
有传闻说,茅台的酿酒技术和工艺早就被日本等外国的酒厂拿到手,但生产出来的酒的味道却明显不一样,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茅台镇的水土原因。如果传闻是真实的,那么茅台酒厂就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地理环境的优势。另外,茅台不要扩张,以提价的方式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再拿来为投资人做高分红,做好本业,不要做其他的和酒厂无关的投资,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这是我现在的想法,或许以后我可能会反对今天的想法,一切皆有可能!)。
可惜,我不会喝酒,对酒文化的理解可能会有很大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