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聚氰胺,伊利暴跌及未来的乳品行业

(2008-09-22 14:42:24)
标签:

三聚氰胺

伊利

乳品

奶农

奶霸

财经

分类: 评论

三聚氰胺.这个三鹿奶粉事件的罪魁祸首,可能现在没有人在敢给小孩子喝奶粉,没有人在在敢喝袋奶

因为大家都害怕,没有人相信自己喝的奶是安全的.

  这已经不紧紧是三鹿的危机,被检测出此物质的奶企危机,已经是整个乳品行业的危机,国家的信任危机.

  虽从报道上得知此物质是奶霸为了增加牛奶里蛋白质的含量而添加的一种物质,其实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个利字.一部分奶农(奶霸)为了增加收入,奶企为了减少成本(检测,人工).

  而且还有政府监督部门的责任缺失.

  奶品行业的激烈竞争,促使其尽量压低成本,这样就把成本转嫁到了奶农,奶农不赚钱,有些退出了 ,有些就采用了一些特别的方法.其实最可怜的是农民,赚不着钱,还留了不好的名声,因为没办法把这些在转嫁给其他人,即使是别人的原因,也不大有那个能力.厂家也同样是成本考虑,咳!!

  对于相关政府部门我还是有些意见,先不说那些免检厂家,没有免检的为什么就没有检查出过问题呢,如果都成了免检的话,那要监管还做什么,还不如企业自己的监督值钱,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以次为戒,真正的负起责任来.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挤破门槛,不是让你进去就白吃饱的,那都是老百姓养的.

  说说这个行业吧.乳品是我们国家人民增强体质的希望,强壮中国人吗,所以这个行业还是要发展,虽然短期的信任危机一时难以抹去,这也希望政府部门的努力,真正的能够做到有标准,有责任,不要在有今天三聚氰胺,明天瘦肉精的(有些话有些过分,因为大部分的政府部门还是认真负责的,不然我们国家也不会象现在这么强大)

  这次信任危机后,必然导致这个行业的洗牌,而且行业集中度会变的更强,因为大的乳品企业的生产和检测标准还是最强的,大企业更值得信任(少数例外),所以日后伊利和蒙牛会是乳品的超强,光明,三元等第二集团较弱的格局,伊利昨天的暴跌,今天的跌停后带来的高换手率(这两天大盘涨幅超过17%)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相信做为价值投资者应该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虽然受毒奶问题影响,但是行业,企业的基本面都没有什么变化,受影响的应该是短期的销售,但必然带来长远的发展

 

乳业行业集中度正在缓慢集中

蒙牛、伊利实地调研问题征集中

   2008-09-20刊登有关液态奶三聚氰胺检查结果的公告
    伊利股份公告
    2008年9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国家本次抽检伊利产品81批次,74批次未检出三聚氰胺,7批次检出三聚氰胺,含量为0.7-8.4毫克/公斤。另据同日香港食环署有关检测报道,在八个属于伊利品牌的样本中,检出含有三聚氰胺。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一时间收回含有三聚氰胺的全部产品,并将所有品种的产品送交国家质检部门检测,对检测发现含有三聚氰胺的任何批次产品立即全部收回销毁。

【2.最新报道】
2008-09-18伊利股份(600887)加强管理 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伊利发布正式声明称,对本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给广大消费者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同时承诺,公司在今后的生产中,将进一步完善检测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奶农的管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据悉,在16日公司接到国家质检总局通知其一款儿童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后,伊利集团已在第一时间内将市场上该批次产品全部回收,目前市场上已没有该批次产品销售。
  17日早间,卫生部公布伊利所有的婴幼儿奶粉全部合格。
  伊利还表示,虽然公司生产的这批次产品三聚氰胺含量较低,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但公司仍然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将会认真妥善地处理好这一事件。对消费者手里的该批次产品,公司将负责退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