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1#观影日记:南京!南京!

(2009-04-25 13:06:49)
标签:

南京!南京!

陆川

影评

娱乐


    电影结束,灯光亮起,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停留在座位上,默默看完字幕,然后,默默走出去……在中国的电影院,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情形,于是我知道,被《南京!南京!》压住了的,不是我一个人。
一直认为,拍摄南京大屠杀,不用煽情,不用渲染,因为史实本身,就已经沉重得让人无法承受,这一次,陆川就是力图用客观和平静来讲述:真实本身,一定更有力。
就电影本身来说,《南京!南京!》达到了目前中国电影所能达到的最高。刘烨的那段巷战,是目前拍得最好的战争场面,甚至比《集结号》更好(《集结号》的战争是韩国人拍的,跟冯导演没关系)。而唐先生被枪毙的长镜头,足以成为国产电影的经典。片尾日本人的庆典,其仪式感和力量感,令人感慨万千。
所以,《南京!南京!》引发的讨论,不在电影本身,而是电影背后的意义。
陆川说,这部电影表现的是中国人的抵抗。我把他这句话,理解为和电影里那些不抵抗的士兵在被枪决之前呼喊的“中国不会亡”一样,是为了通过审查而刻意表现的姿态,因为电影真正表现的东西,远远超过“中国人的抵抗”这个一边倒的命题。
电影里确实有抵抗,积极的抵抗如刘烨,领着小队展开巷战,最后死了,死得很惨,被斩首(公映的版本删了斩首)。曲线的抵抗如高圆圆,拯救难民,和日本人周旋,最后死了,不死的话,就会更惨。还有卑微如范伟,一直在小心翼翼求生,不惜与日本人交易,最后稍微伟大一下,也就死了——电影里第一个镜头,南京的古老城墙在日军炮火中轰然倒塌,就告诉了我们:在那样的大势之下,一切的抵抗都是螳臂挡车。
所以这部电影,不是讲抵抗,是讲人。日本人、中国人,都是人,陆川想要探讨的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惨剧?”最简单的解释是:日本人是野兽,是畜生。但是,陆川显然不这么认为,但他又不敢背上“为日本人开脱”的罪名(实际上,他也已经背上了),所以,他就像电影开始时候刚进入南京城的日军,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应该说,在现有的制度下,陆川已经将个人思考和主流价值观的契合点,做到了极致。
恭顺的唐先生是中国人的代表,为了保护家人,他一直十分努力和小心,甚至不惜和日本人交易:按照热血青年的说法,他应该是汉奸了。但是陆川的讲述和范伟的表演,让“唐先生”的所作所为变得令人信服和同情,没有愤慨,只有唏嘘。
而日军的代表,在我看来,不是讲述者角川,而是那个队长伊田:他杀人,他强奸,唐先生们在他眼里,就是蝼蚁。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规则,并不是野兽。最后,他还有一点点佩服唐先生,不过,他还是面无表情地枪毙了唐——只是在枪毙之后,过去看看唐,心情很复杂……
就像《辛德勒的名单》,《南京!南京!》是好电影,但是不是让人喜欢的电影——对于这么一部情绪复杂而沉重的电影,“喜欢”两个字太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