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213#观影日记:疯狂的赛车
(2009-01-26 20:46:28)
色彩:
终于去看了。
看完出来,去老祁家的酒吧,遇上岳小军,岳老师很谦虚:怎么样啊?
我说:挺好。
岳老师继续谦虚:但是呢?
大家都笑了:你咋知道有个但是呢?
疯赛比起石头来,人物多了一倍,线索多了一倍,故事的复杂性就多了不只一倍了,翻来翻去,不断出人意料。
但是呢……
任何事情多了都不好,“出人意料”也是这样。就像我们当年写《少包2》,开始所有的线索都指向甲杀人,后来发现,甲确实杀了,但是没杀死,只杀了个半死,乙在其后再次下手,可是再一翻,原来乙也不是凶手,乙也只是杀了了八成死,后边还有丙下手……意外倒是意外了,可是后来观众已经不关心是谁杀人了。
疯赛当然比我们的少包2好,可是这不断翻番,让人也有点审美疲劳了。尤其是最后的隧道和追逐,显得拖沓冗长——虽然全片的节奏很紧凑,事实上,有些过于紧凑了。
宁浩的电影节奏感无疑是国内最好的,疯赛也是全片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快速变换。
但是呢……
不光是观众喘不过气来,就连宁浩自己都喘不过气了,于是该停下来稍微喘一下气的地方,全部都疾奔而过。于是黄渤跟师父的感情,几乎看不见,于是黄渤后半部分的行为动机(冒被捕和被杀的危险去抢师父的骨灰)变得有些不可靠了。一张一驰是文武之道,疯赛就顾上张了,没有驰。
最大的问题,还是人物。
有哥们的评论说:“当包世宏终于畅快地尿了,全体观众都跟他一起舒了一口气,可是当疯赛里边所有人争来争去时候,没有人在意他们谁死谁活。”
确实是,石头里边,无论是包世宏,还是黑皮,甚至谢小萌,每个人都是可爱的,深入人心的,可是疯赛看完,却几乎没有人能让人喜欢起来。男一号耿浩本该是最牵动人心的,可是观众似乎也并不介意他倒霉还是走运。按照宁浩自己的说法,他的情怀是好人好报,那么耿浩最后什么也没得到,说明他也不是好人——或者是审查机构感觉他不该得到美金?
而耿浩自己也实在没有什么能让人喜欢起来的地方:先是傻呼呼地被禁赛,然后,找人要钱下葬师父就成了动因,而片子的最后,他为了躲警察进入赛场,由此激发了潜藏心中的赛车梦想,放下一切,开始赛车……人物开始有一点升华,可是创作者迅速将这点升华掐死:耿浩在冲线前夕,听见警笛,狂踩过线——他迅速就把自己刚冒出来的赛车情怀彻底抹杀了。于是,这个人又变成剧中所有人物一样——被情节推动的功能性人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