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观影日记:女不不坏

标签:
杂谈 |
一个创作者最大的悲哀,不是创作力的衰退,而是在创作力衰退之后,还觉得自己再度才华横溢,焕发了第二春。这时候的所作所为,真的可以用“令人发指”四字来形容,比如查良镛的改书,比如徐克这部《女人不坏》。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徐克作品,说《女人不坏》是某80后青年导演的处女作,我绝对相信,而且该导演还得是属于控制力比较差的: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狼奔彘突,归不到一块去,细节偶尔还令人哈哈一乐,整体则完全失控。
有了郭在容帮忙,徐克这次终于算是把一个故事讲清楚了,另外一个原因,是故事本身实在简单。徐克终于放弃了他这几年的电影里要讲述三种以上人生大道理的习惯(他的人生道理也都是高小以上文化的人都已经知道了的事),打算踏踏实实地弄点小情小趣。平心而论,这小情小趣弄得还算不错,可问题是:这小情小趣的,干嘛要你徐老怪来弄,还这么大阵仗地弄?还是给30岁以下的导演留口饭吧。
故事的出发点比较好莱坞爱情喜剧:剩女医师周迅发现了一种名叫“佛洛蒙”的物质,是让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的原因,于是她开始制造佛洛蒙并且开始广泛实验,并且由此引发一系列爱情故事……将爱情的原因归于某种物质,这调调虽然不新鲜,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出发点。郭在容老师和徐克老师从这点出发,推演出来的故事和人物是他们和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轨道:一个超级有钱超级聪明超级漂亮的女人,一个性格倔强跟自己幻想的男朋友谈恋爱的女孩,还有一个不断实验的女医师,人物设计不惊喜,而情节设计,就更行货了:无非是爱情实验做出了真感情,高傲的女王低下头,幻想的恋爱变成真……只不过在最后的10分钟,徐克又把这些情节向前推进了一步:实验还在继续,女王还是不肯低头,女孩放弃了梦想成真,转而走向一直默默陪伴的人。但是这一翻,只不过是让一部得40分的戏变成42分而已。
电影唯一的出彩是张雨绮,这个在《长江七号》里名为女主角实际是龙套的美女,成了《女人不坏》里最抢眼的花瓶,可以让人惊艳,也可以搞笑,可以风骚,虽然算不上好演员,但是好花瓶却当之无愧,简直压过了林志玲。电影的失败在所难免,张雨绮或者会是唯一的赢家。
后一篇:203#观影日记: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