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抚慰灾难幸存者,这些话不能说!

(2008-05-22 14:12:21)
标签:

汶川

地震

心理

抚慰

杂谈

    10天过去了,虽然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还在创造,但是,既然是奇迹,就不会太多
    目前重要的,是对幸存者的救治。
    生理的救治,有医生完成,而我们能做的,是心理的救治。
    不学不知道,原来我们平常的表达,竟然有这么多的错
    最大的错就是:
    不哭……

错了!
这么大的灾难,这么沉重的痛苦,不哭,怎么宣泄?
所以应该说:哭吧,一起大哭一场……


还有下边这些话,都是不能说的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遭遇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幸存者的体验是撕心裂肺的,你这种轻飘飘的话会令他讨厌;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幸存者常常宁愿死去,他很可能会抱怨自己为什么不和亲人一起遭受苦难,一起死去;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这是旁观者的话,是站在你的角度上评论幸存者的处境;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

——死去的亲人是无可替代的,幸存者会渴望与他们同甘共苦;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实际上,死亡是最大的痛苦;

    “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这只是看法,而不是感受,而且是你的看法,不是幸存者的看法;

    “你会走出来的”

——没有站在幸存者的角度去看问题;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问题已经发生了,而且还不可逆转;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任何感觉都是真切的,不能被否认的,也是否认不了的;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说这种话,是在帮助当事人主动遗忘悲剧,而这恰恰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源头;

    “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或许他也想,但他暂时做不到,而原来的生活轨道也的确不可能再回去了。

    我们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抚慰受难的心灵。在灾难发生一周后,作为心理救助者,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走过去,握着对方的手,看着对方的眼睛,无言地陪伴。面对受难的乡亲,我们不是拯救者,我们只是共同的亲历者,是不愿意退缩的陪伴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