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 |

片名:《投名状》 |
·英文名:The Warlords |
·导演:陈可辛 |
·投资:中国电影集团 寰亚电影有限公司 Morgan Chan影业 中影华纳横店 保利博纳 橙天娱乐 星美影业 北京广电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
·发行:中国电影集团 北京保利博纳 |
·主演:李连杰 李连杰博客 刘德华 金城武 徐静蕾 徐静蕾博客 |
·造型指导:奚仲文 |
·动作指导:程小东 |
·摄影指导:黄岳泰 |
·上映:2007年12月12日1 |
当年的《刺马》也是阵容鼎盛,一时无双:武侠宗师张彻导演,主演都是当年的头牌小生——姜大卫、狄龙、陈观泰,但是毕竟是那个年代的电影了:人物简单,善恶分明,背叛与出卖,友情与杀戮都是如同黑夜与白昼一样分明。
而《投名状》里边的人物,比《刺马》复杂多了。李连杰饰演的庞青云,不像当年那样是因为贪图富贵和美色,而是充满了“治国平天下”的政治野心;刘德华扮演的二虎,虽然还是对兄弟忠心赤诚,但是那一身匪性,就像无法驯服的老虎,随时会不受控制。《刺马》里兄弟的冲突,只因为一个女人,而《投名状》让你看到,其实真正的冲突是本性的冲突:二虎的匪性已经成为庞青云实现野心的障碍,他只能除去兄弟。而最后庞青云的死,不是死于兄弟的刺杀,而是死于背后的暗枪——这一点比《刺马》深刻许多,也更符合历史:当年马新贻遇刺,社会舆论都认为是西太后和湘军政治倾轧的结果。
《刺马》的简单,注定它是情义武侠片,而《投名状》的复杂,让它摆脱了“情义”的范畴,成为史诗式的战争片:这部电影里,没有情义,只有情势。
庞青云落草为匪,是情势所迫;赵二虎和姜午阳跟着庞青云投军,是情势所迫;庞青云和何魁联手,是情势;最后庞青云杀了赵二虎,是情势——一切都是情势,没有半分陈可辛说的“情义”——所谓情义,就像片中姜午阳说庞青云的话:其实是谎言。
“投名状”这个名字,已经注定了没有情义:纳投名状,就是杀人,大家都杀了人之后,就都没有退路了,这才能成同伙。不光是外人可杀,兄弟也可杀:“兄弟乱我兄弟者,必杀之!”
所以才有那些冷血残酷的战争,才有不寒而栗的流血……一切都是历史的大势,个人的情义,不过是三公棋盘上的棋子。
虽然如此,当姜午阳在赵二虎的尸身前跪倒膝行时,我还是流泪了——陈可辛这家伙,可真会忽悠人的感情啊……
正是这样的真实人性,让两个不会演戏的演员刘德华和李连杰,贡献了从影以来最精彩的表演,尤其是李连杰,从这部电影开始,他学会演文戏了。
前一篇:连地震台都给强拆了……
后一篇: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