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宫保鸡丁与蜀人性格

(2006-03-21 23:57:19)
标签:

蜀人

宫保鸡丁

川菜

四川总督

丁宝桢

美食

食评

分类: 边吃边想
浅谈宫保鸡丁与蜀人性格

自家做宫保鸡丁
 
 
 

巴蜀之地号为天府之国。物华丰富,人杰地灵。想当年情迷《三国演义》时,对于这蜀地充满了崇敬和向往,而蜀人性格中那中火辣是给外省人留下的最深印象,也成为了蜀人的符号。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川菜,紧随其后的就是一个字:辣。不过,当深入了解川菜,也就深入了解了蜀人。

 

川菜不仅仅有辣,其实川菜有七滋八味之说,七滋指甜、酸、麻、辣、苦、香、咸;八味即是鱼香、酸辣、椒麻、怪味、麻辣、红油、姜汁、家常。乾隆时,四川罗江文人李调元《函海·醒园录》中共搜集了川菜的38种烹调方法,如炒、滑、爆、煸、溜、炝、炸、煮、烫、糁、煎、蒙、贴、酿、卷、蒸、烧、焖、炖、摊、煨、烩、淖、烤、烘、粘、汆、糟、醉、冲等,以及冷菜类的拌、卤、熏、腌、腊、冻、酱等。所以,在国际烹饪界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之说。而这也暗示着蜀人除了火辣以外,还有其他的性格特色。不过说到川菜,就不能不说宫保鸡丁,其创始人为清朝太子少保丁宝桢,据《清史稿》中记载:丁宝桢,表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光绪二年任四川总督。丁宝桢本人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四川总督任上的时候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美食。后来这道菜也逐渐从其家中传播到整个蜀地。细观此菜,颜色为红黄绿三色。红着,辣椒;黄者,花生;绿者,葱花也。口味也是辣而不燥,略带甜酸味道。蜀人敢说敢干,言出必行,快人快语,正是其火辣性格的体现。而火辣的背后,有隐藏着蜀人真诚待人,温厚的个性。古语曰:“蜀人温厚,畅为之范” !蜀人的文人层出不穷,也正印证了这一点。蜀人爱茶,善于品茶之士也不少,能品茶的人,必定有一个极其静的心,这样才能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能有这么静的心,说明蜀人的性格也是能极其温和的。正如宫保鸡丁,吃第一口辣,随之而来的是酸甜,接着是一种厚重的花生香的感觉,最后整个味道在口中悄然消失,很有一种隐士在教诲世人深奥哲理后飘然而去的感觉。

 

所以,蜀人的性格,是多种不同的性格的融合,它们看似很是矛盾,但是,在巴蜀这个地域的调理下,反而能够达到很奥妙的协调。正如宫保鸡丁,无论是色还是味,都是由多种强烈口味的融合而成的,而这些口味碰撞在一起,没有显得冲突和生涩,反而有如画龙点睛般活了起来,各种口味发挥出它们特有的特色的同时,也能够衍生出一种特有的味道。难道,这就是蜀人的中庸之道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