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半宝宝活学活用《弟子规》(推荐十二)

标签:
育儿《弟子规》 |
分类: 教。育 |
09-03-16星期一
我是从儿子两岁左右的时候开始给他念《弟子规》的,念完了再解释,有的时候再讲一下《弟子规》里的小故事。
一开始儿子不感兴趣,我念的时候他就是随意的玩;
过了一段时间他能够老实的听了,并且还愿意自己去翻一首出来让我给念(主要是根据那上面配的图是否吸引他);
再过一段时间他愿意跟我一起念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念一首新的,念了两三遍他就能接出每句的最后一个字;
再过一段时间,我头天晚上拿出一个新的,给他念几遍让他跟我念几遍,再解释几遍,第二天晚上或者第三天晚上再拿出这首他就能背出来了。
到了现在,他虽然并不能逐字逐句的理解,但是却明白大概的意思了。
过了这么多段时间,每段时间都在进步,一共用时大概半年左右吧。这大概是和小孩子的心智成长有个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的人说给这么小的孩子念这个,他真的能懂吗?何必要强迫孩子学这些东西呢。我一开始也以为他并不懂,我最初的目的只是想锻炼一下他的记忆力和口才而已,因为儿子说话很晚,我怕他语言能力发育的会比别的孩子慢。而且,如果他真的不喜欢,那么我试过一段时间我就会放弃,不会强求他的。
最近儿子越发活学活用起《弟子规》了,这让我感觉到教育的快乐,儿子则感觉到一种成就感,我们都是快乐的!
(先来段以前说过的)
和儿子念《弟子规》,有一段是“上循分,下称家”,于是给儿子讲人穿衣服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比如说爸爸,他上班的时候就要穿着正装,不能穿牛仔裤不能穿的花花绿绿的,更不能穿着短裤去上班,儿子马上表示同意“嗯,穿短裤出去很冷的,不可以”
儿子坐在床上看书,手里一边翻着书嘴里一边唠叨着“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人家自己在告诉自己,这本没看完,先不要看别的哦。
吃饭的时候,面对满桌的饭菜,儿子突然问我“妈妈,什么是食适可?”我一听很高兴,这家伙问得很是时候哦,就是那段“食适可,勿过则”吃东西吃饱了就可以了,不要看见好吃的东西就吃个没完,要不好吃的东西都在你小肚肚里,你小肚肚地方不够,装不下,他们就要打架了,到时候你肚子就要疼了哦!
我最喜欢《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每当我叫了儿子很多遍,他都不理我,我就给他念这段,这个规矩可是有书可查的哦,儿子喜欢这本书,所以他并不排斥在这种情况下我用《弟子规》里面的东西提醒他。他懂得道理,却懒得履行,那么他就只能接受我的提醒,这是我们母子的“潜规则”,简单易行。
邻居小朋友想要借宝宝的书看,那么我们就要“人借物,有勿悭”不要吝啬哦,而邻居小朋友借给我们的书,我们则要“借人物,及时还!”这个道理儿子两岁的时候就明白了。
《弟子规》不愧是专门写给小孩的书,里面的道理非常适合孩子早期行为准则的树立,道德标准的养成。不妨和两岁的宝贝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