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对于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父母还是小学的教师都告诉我们狐狸是个狡猾的骗子,自它把乌鸦口中的肉骗到手开始,它的形象已经和狡猾密不可分了.狐假虎威这则成语便是狐狸依仗老虎的威势吓走百兽的故事,它是用来比喻仗势欺人的人.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楚策一>>中大臣江乙给楚宣王编的一则寓言故事,情节大至是一只饥饿的老虎捉到了狐狸,狐狸急中生智曰: ‘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不信,我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敢不走乎?’于是虎随狐而行,路上所遇的动物全部望风而逃,老虎不知大家是害怕自己却把狐狸的话信以为真而将它放了.
今天我搬出这个典故并不是为了加厚长于在坐各位耳朵的茧子,只是想改变一下各位对它的看法, 这一词在人们的脑海里,往往是贬义词,但我认为这只局限于日常生活中.倘若牵扯到其它领域就不一样了,甚至狐狸已经成为我们人类竞相效仿的对象了.
在现在弱肉强食的商品社会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拥有像狐狸一样的智慧来号令群雄成为时代浪头上的佼佼者,于是书市上出面了”老狐狸”系列丛书,甚至产生了狐狸哲学,在这种时候我们对狐狸究竟是应该排斥并给予鄙视的目光还是应该三叩九拜来认师父呢?
许多广告都少不了明星大腕,什么”明星效应”说白了不就是学习狐狸祖师爷的借势生威吗?
好,咱们暂且不说借外人之威,就说内部吧,现在企事业都实行多元化,主要做法就是用一种商品创出品牌, 借助品牌的名声紧接着推出其它产品,这种品牌的延伸策略战术,不也是狐假虎威的一种变向发展吗?
所以说狐假虎威并没有错,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当时狐狸是为了求生而产生的一种急智,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小聪明转化为我们自身发展的一种大智慧.我们要学会用外在的因素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这样才可以成就我们的未来,那么到现在,你还认为狐假虎威是错误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