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我的“合菜时刻”     一茶一座的淡淡邂逅

(2011-11-23 21:50:59)
标签:

美食

搜食

一茶一坐

分类: 游记食记

分享我的“合菜时刻” <wbr> <wbr> <wbr> <wbr> <wbr>一茶一座的淡淡邂逅

分享我的“合菜时刻” <wbr> <wbr> <wbr> <wbr> <wbr>一茶一座的淡淡邂逅

分享我的“合菜时刻” <wbr> <wbr> <wbr> <wbr> <wbr>一茶一座的淡淡邂逅

    “精致、套餐、下午茶、小憩…”打开点评网站搜索“一茶一坐”,五花八门的网友评论里,总少不了这几个关键词。作为来自台湾的餐饮品牌,一茶一坐扎根大陆已近十年,门店过百家,拥有众多的忠实粉丝。在粉丝们的评价中,一茶一坐是商务会餐和周末下午茶的好去处。煲类套餐不错,肉燥尤其美味,茶点丰富可口-是不少食客的印象。要说起点菜心得,不少老顾客比服务员还来得娴熟:各点一份套餐,再搭几样前菜或点心,几个人吃刚刚好。像我心里甚至都早有专属的一茶一坐菜单,几个心水套餐轮换着点,以不变应万变。

    不过套餐虽受欢迎,还是有些小小尴尬:再对味的菜,固定搭配一吃再吃未免无趣;而团团坐却各吃各的场面也着实不符合国人爱扎堆好分享的喜庆劲儿。因而也看到点评中有人表达遗憾“大家一起吃没有气氛”。这样的说法对如今的一茶一坐可谓有些冤枉,细心的食客可能已经发现,今年一茶一坐推出的春夏菜品和刚刚上市的秋冬新品,在口味和呈现方式上都有不小的突破。更浓重的台湾味和更丰富的品类,随之传达的是一个理念-合菜-这个词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茶一坐的菜单上和服务员的口中。

    与一茶一坐品牌一样,“合菜”理念也来自台湾。所谓“合”,顾名思义,便是大家一起吃的菜。合菜的背后,是台湾文化里最传统的部分-团聚和分享。既是分享,便要照顾到各人的口味,常说众口难调,为了演绎好合菜的精神,一茶一坐可谓下足功夫。

    有不少人对一茶一坐菜品一贯的印象是“清淡的台湾味”,在川湘菜大行其道的今天,嗜辣的都市客可能会觉得不够过瘾。而事实上,一茶一坐正在越来越多地带来台湾味里“重口味”的一面。

    譬如10月新出菜品中的一道“台式麻辣牛蛙”,红红的汤汁浸着藤椒和花椒,辣的入味又带着台湾菜特有的鲜美,是绝对经典的台式麻辣风味。

 

分享我的“合菜时刻” <wbr> <wbr> <wbr> <wbr> <wbr>一茶一座的淡淡邂逅


    而另一道新品“蒜香鲜菇”,则可以充分满足喜食鲜香的客人,呈上桌的一瞬间,浓郁的蒜香味扑鼻而来,保管一桌人都食指大动,争相品尝。

分享我的“合菜时刻” <wbr> <wbr> <wbr> <wbr> <wbr>一茶一座的淡淡邂逅

 

    吃过香的,尝过辣的,来一份爽口的清甜菌菇解解腻,或是一碗滋味鲜美的珍品综合羹,亦能很好照顾到席间口味清淡的友人。

分享我的“合菜时刻” <wbr> <wbr> <wbr> <wbr> <wbr>一茶一座的淡淡邂逅

    饭毕,再上一份大大的红豆冰,满满当当的分量足够朋友们开心分享。

分享我的“合菜时刻” <wbr> <wbr> <wbr> <wbr> <wbr>一茶一座的淡淡邂逅

    更别提一茶一坐精心选用了各式器皿,从经典的煲,到纸火锅、石锅等等,摆满一桌,端的是高低有致的好看。

    我喜欢的一茶一坐的其它美食。

分享我的“合菜时刻” <wbr> <wbr> <wbr> <wbr> <wbr>一茶一座的淡淡邂逅

分享我的“合菜时刻” <wbr> <wbr> <wbr> <wbr> <wbr>一茶一座的淡淡邂逅

分享我的“合菜时刻” <wbr> <wbr> <wbr> <wbr> <wbr>一茶一座的淡淡邂逅

    辣的过瘾,淡的爽口,甜咸相佐-如何搭配一桌合菜才完美,大家吃的开心是唯一准则。就把便捷简单的套餐留给匆忙的午间吧,合菜才是晚餐和周末时光的王道。约上朋友家人,在一茶一坐舒适的氛围里,点一桌喜欢的食物,分享只属于彼此的合菜时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