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曾经生活在这里

(2016-12-19 14:45:32)
标签:

杂谈

据说在我去岭南印象园的那几天里,每天都有人在附近失踪,所以害的我胆战惊心,虽然一大男人并不足以惧一般的侵袭,但是被传说的神秘而无懈可击才觉得恐怖,即使这样,岭南印象园依旧如她的名字一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17ffece662d54eb68b688f6edca94137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c4343cca991f4196a84343fa5ad308c9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0d5da03363d24a6889828b01c04b1052_th.jpg


从越秀区不断往这个大学城的方向走,远走感觉路越宽,而且路面上的车流和人流都变得开始稀少,空气也显得要更好一点,这可能也是选择大学城在这里的缘故吧,毕竟学校始终还是学习的地方。

岭南印象园据说是根据岭南乡土风情和岭南民俗文化而建的一座景区,这里四面环水,西临洛溪岛、北临生物岛、东临长洲岛、与会展中心所在的琶洲岛隔江相望。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8620ddb9c3474fb5843eb733d8e48a6e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e9db9c825c484ce7a174d4c6b120bc92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f20c922a8e06422897c3e51436d15da1_th.jpg

走进岭南印象园,这里把老岭南的很多街巷、宗祠、民居和店铺等都挪动在了一处,让人能一目了然其中时代变迁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岭南文化和乡土景观的再现,真实的复原岭南民间繁荣生活场景,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走进来,还是蛮多感慨的。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e7630a7c48f444a49e36d90541dcc72f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e2f0a118dd3f4d9e8c75a6669bd5a048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5a0008735ad444b784fd4df68aac3ea3_th.jpg

广州民谚说“东山少爷,西关小姐”,在当时,东山向来是广州权势实力人士的的世居地,出入东山多是官家子弟;而西关得时尚之先,是自古广州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们多数居住在那里,花飞蝶舞,招摇过市。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是支撑着整个三十年代广州商业社会的两大缩影,这些简介完全破解了最初只认为这是一个人的印象。

在如今的岭南印象园中,这里的民居依水而建,或窄门高屋,或镬耳高墙。悠长的青云巷、古朴的趟栊门、精致的满洲窗,小溪蜿蜒,池塘清澈,处处散发着岭南水乡的韵味。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36ce3aceaefa4970b1d9f166b1904c3c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716b3dd30d204b9796256362e2f2d389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06a342ea8c9142cdbe59e6adfb8d6304_th.jpg

下午的时候,里面很多岭南特色的小吃都已经卖完了,只好来了两碗双皮奶尝尝,这个季节不用冰箱温度已经足够低了,所以品尝起来味道还不错,但恰好所在的位置有些特殊,四周都是民国时期的画报,让人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

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岭南建筑利用了南国的自然资源,结合南国人民的生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在中国建筑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fedac7ec2c8d4e5b80be789bfa20d9e3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1585fd6d037749fd8d136dc7ffb13cf2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053fbe214ec14a179794d305cd43cc3b_th.jpg

这里全然是人们了解岭南古文化的窗口,也是本地人回味溯源本土文化的沃土,早期的练溪村依山傍江,村民就地取材使用蚝壳建房或建围墙。墙心采用石块,外墙用黄泥加石灰,然后把蚝壳斜着贴上,在保持美观的同时,又可让雨水排流通畅。如今,这里虽然已经不再住宿,但保持了曾经固有的风格。

这里的祠堂保留下来比较典型的是霍氏大宗祠和萧氏宗祠。祠堂包含了灰塑、陶塑等传统工艺,是岭南艺术创作者的代表。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8bfaa4f12153441d9737266da0b942cd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884fb1eb889a4bd69b84dd46fc2c9b35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7f10089b05324806abc79988ce1b6d53_th.jpg

在这里,实际上还有很多小景点:老酒坊、老理发店、舞狮会馆、木雕宫灯、佛山木版年画等等,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没有逐一去看,临走的生活,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小演员正在台下操练的场景,突然想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人生原本如此,一辈子的积累,或许在一瞬间便烟消云散,又想起那些传言,便收拾东西离开。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19/abfe1107db304b6fb969bb90211f5f2b_th.jpg

​图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勿改动,商业用途联系作者。

作者介绍:自媒体人,资深的旅行家,旅行视频博主、微博签约自媒体、时尚旅行达人、微博旅游玩家、百家号作者、乐途专栏作家、途牛大玩家、去哪儿聪明旅行家、高级试睡员,网络电台NJ,用文字、声音诠释这个世界!坚持原创,坚持原生态旅行,微博搜索:刚行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