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而在大宋御河共有桥梁十一座,参照了宋代名桥的原型仿建而成,做到一桥一景,古朴、典雅,桥桥有来历,有说法,风格迥异,造型优美,是御河水系一道亮丽风景线。也使这里成为宋代桥梁“博物馆”,能够畅游“东京城”,体验“梦回宋朝”的感觉。
从七盛角码头上船,一路围绕御河而行,感触颇多,如今的船舶修建的更为精致,船舱内有空调,让原本炎热的开封,多了丝丝凉意,走出船舱,虽然有些闷热,但随着船只在御河行走,又有另外一番滋味。
开封的当年作为北宋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人口均超过一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手工业作坊众多,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繁华异常。
那时的开封水运兴隆,贯穿全城的水道有四条,即汴河、惠民河、五丈河、金水河。汴河一路,据记载每年从江南运往京城的粮食就有数百万石之多。
宋神宗时,开始导洛入汴水利工程,引伊洛河水入汴河,水深一丈,使汴河与伊洛河相互沟通,东西横贯全河南省境内,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
从那时候开始,开封向北,可通辽国燕京;从开封往西,经郑州、西京、陕西的京兆府;向西南,经许吕、邓州、襄阳、江陵,直达湖南和两广;往东可达山东沿海各地。
而如今夜游御河,仅仅只是当年开封城的一部分,或许是曾经的内河,或许只是皇宫的后花园几条小河构成。而历史却被深深的藏在了那遥远的岁月时空当中。
河道蜿蜒曲折,在微波荡漾中,清风拂面,恍惚间听到了醉清风,但又隐约不是,而是大宋乐府,曲调高低有加,委婉而优雅,让原本清净的御河变得无比绚丽,这古乐唱响,令人遐想至北宋繁华的夜景里。
就如今夜一般,那年那月那日,也是在此处,只是换成了酒肆和茶楼,说书、演戏交相呼应,人们娱乐其中,把酒言欢。《清明上河图》便是最为真实的艺术反映。
继续前行,逐渐把御河上最为出色的亮点展示了出来。用最为代表性的一句诗词就能表达:春花园“桃红柳绿春风爽,花楼玉液酿琼浆”;夏荫园:”垂柳罩荷水面齐,梨园豫曲乾坤戏”;秋韵园:“芦花飞雪云秋月,木栈曲桥映团圆”,园园不同,曲曲有异......
在两岸的酒楼、舞台重叠中,不仅营造出宋代市井人家的生活场景,也有代表性的仿古建筑,配有古朴典雅的民乐诗词歌赋表演,这何尝便是当年北宋时期的繁华夜晚。
御河之美,具有“闭花羞月,沉鱼落雁”之状;御河之优雅,具有“淡雅轻巧,清澈见底”之灵;御河之行,恰似重回北宋时代的繁华,找寻那深藏于河底的传奇。
图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勿改动,商业用途联系作者。
作者介绍:网络作家,自媒体人,资深的旅行家,乐途专栏作家、途牛大玩家、去哪儿聪明旅行家、高级试睡员,网络电台NJ,用文字、声音诠释这个世界!坚持原创,坚持原生态旅行,微博搜索:刚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