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去三亚旅游吃海鲜是必做的一件事,去三亚不吃海鲜就像端午节不吃粽子,元宵节不吃汤圆一样,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旅游多了一丝遗憾,更重要的是三亚海产资源丰富,海鲜种类应有尽有,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一百多就能买到一条龙虾,几块钱就能买到一头鲍鱼.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无数的网友破口大骂三亚海鲜宰人,多么多么死贵,去三亚不如去哪哪哪,对于三亚物价高这一点,其实我比任何一个人都想吐槽,因为游客只是来一次,玩几天,高物价也只是那么几天,而我们这些常住三亚的人却拿着低工资,享受着夸张的高物价,其苦不堪,更与何人说.
言归正传,正是因为网上有无数的这种三亚宰人言论,当然确实也发生了很多起宰客事件,所以去三亚旅游总少不了要查攻略,学防宰技能,为了几天的三亚旅游行程,劳心劳力,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学尽武艺,看到了三亚何人敢宰咱!
确实,攻略自然是不能少的,不仅是去三亚旅游,无论是去任何一个地方,事先做好攻略,对该地有了一定的了解,心里有数后,就不会出太大的差错.
说到三亚吃海鲜的攻略,技能千千万万,不胜枚举,不过如果能做到一下几点就差不多能够避开大部分的陷阱了:
一、忌贪小便宜,但凡让你感觉能够占到便宜的一切手段和形式都要多个心眼,以防万一,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二、远离海鲜拉客妹,一定要坚定的远离!海鲜拉客妹可以说是一群毒瘤,连我们三亚本地人都对他们深恶痛绝。
三、不选择位置偏僻的海鲜店,位置偏僻的店一般并不怎么靠谱,一旦挨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四、不要相信三轮车,摩的,出租车司机的话,他们带你们去吃海鲜,给你们推荐的海鲜店,全是有回扣的,而且他们经过多年反复推销,花言巧语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很容易就会被他们说服,然后乖乖被宰,所以一定不能相信他们,不管他们说什么都当做听不见.
除此只有,挑选海鲜方面网上一直流传着一篇这样的秘诀:
1. 货比三家,看看各家价钱,去前在攻略上大概记下当前海鲜批发价
2. 不用带弹簧秤,带瓶满装矿泉水(正好1斤)在秤上称下是否正确,以判断秤是否缺斤短两
3. 秤海鲜时要注意卖家的小动作(秤上拨按键等)
4. 龙虾等贵的海鲜不要套袋称重,有的卖家套袋子卖130,一个袋子半斤重(虽然看上去很薄),其实还是贵
5.在马夹袋角上扣个洞甩甩,一般都能倒出1~2两水(特别是虾和蟹),待我找几张抓拍的照片你就能明白了!买蟹、虾、鱼一定要在底部开个洞把水沥干,不然海鲜卖多少钱这袋里的水也卖多少,吭爹!
6.特别热情帮忙抓鱼抓虾的卖家要注意, 小心他混了死鱼死虾给你(濑尿虾容易死,要特别注意)
7.用纸笔记下海鲜的重量,算加工费的时候心里也有个数,以免加工店搞错多算。
这样的攻略有用吗?当然,其实是有用的,可是旅途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是一种放空自己的过程,如果把自己弄得这么累,那这场旅途还有意义吗?难道我们真要像攻略中说的要专门去买瓶矿泉水试重量?要专门去跟商贩争执袋子有没有弄个洞防水?这样的旅途跟生活中杂七杂八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有什么区别?
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看了很多攻略却弄丢了旅游的本质。
其实看再多的防宰攻略都比不上学会这两招:
一,认准人多的老店
比如第一市场最老的店是四川小胡子海鲜加工店,这种持续了十五年的老店是不会为了一丁点小钱去宰客弄臭他们十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和品牌的,一般这种老店的客人都很多,这也是另一种程度上的认可。
千万不要去人少的店,看到网上有些攻略说别去人多的店,等的久,去人少的店效率更快,看到就觉得好笑,为什么很多店大排长龙依旧有人愿意等呢?肯定是因为名声好,味道好,难道来三亚旅游一趟,不去吃味道好的,反而为了省那么点时间去吃无人问津的店?下次再来三亚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难道等下次来了再去吃味道好的?
二,认准明码标价的口碑店
明码标价的店有政府监督,政府每天都会派人去暗访,所以基本是不会出现宰客的现象,而且明码标价,吃了多少钱自己心里有数,这一点春园路的天下客海鲜就做到了极致,不仅明码标价,而且还专门把政府的公平秤请到店门口,所以的海鲜全部由政府的公平秤来称,时刻受到政府监督。
其实在三亚吃海鲜并没有夸张到网上说的真被宰成只剩裤衩那么夸张,以前确实存在很严重的宰客现象,但是自从政府严管狠抓之后,市场已经好了很多了,当然,还是不能排除有个的宰客行为存在,但是只能能做到以上说的两点,选择正确的店,绝对是不会存在被宰现象的。
图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勿改动,商业用途联系作者。
作者介绍:网络作家,自媒体人,资深的旅行家,乐途专栏作家、途牛大玩家、网络电台NJ,用文字、声音诠释这个世界!坚持原创,坚持原生态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