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腾冲算是一个,虽然对于普通游客而言,腾冲的感觉就像是一场驿站,除了和顺古镇之外,其他可去的地方有限,而在此常住的居民,就更显得这里平常不过。
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这因人而异,无法雷同。
也许腾冲原本在茶马古道上的独特位置,所以造就了他的不同凡响,而靠近缅甸、地处热带季风气候,成为“最适宜人居”的地方,这些都让这里原本应该是人气暴旺的情形,走进这个城市却并没有觉得。
城市并不大,显得安静又安逸,途中遇到了一个在此工作的年轻女子,和我们乘车同行至此,听她讲起来,才知道,这里的外地人不少,福建和广东人居多。
一路聊了很多,总算是对腾冲的了解不局限于书本文字上的了解了。最终记下来的两条:第一,在这里不可能买到假的玉石,严格的规定让商家们对自我约束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少。第二、这里的人待人真诚,为人豪爽。
虽然,我们只是一面之缘,从此便再没有见过,有时候人和人很奇妙,在不同空间里偶尔相遇,却擦肩而过,从此只是陌生的路人,甚至如今连对方的容貌、名字都想不起来。
走过腾越文化广场,上面有“高黎贡山母亲”雕塑,腾越3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彩色音乐程控喷泉登,在这座古朴的小城,让这里显得十分有现代感。
而我们到西董古宅的时候,恰好要吃饭时间,如今现存建筑四栋,座北朝南,建筑始建于1910年,为穿斗式木构梁架,四合院落,均采用当地楸木构建,房屋建筑周边石角全部采用当地青石筑砌。
在这里品尝到了最为地道的美食,但是为了充分的发挥味道,一般在腾冲人的饮食当中都会用罂粟壳用以起味,虽然在餐饮行业中有不少类似的做法,但这毕竟不是合法的方式,长期食用自然会让人上瘾,虽然我们很好奇,但真正品尝起来,的确会有不同。
房屋的建筑格局分为主房一正两厢,正房有飞罩式单层简易垂花门,其门枋、花窗等以透雕或漏雕云纹和花卉,穿插枋饰有卷草纹、云纹、龙纹等,正房和厢房带廊子,东厢房楼上游廊有要雕“回纹”的满窗窗格,下部“篱笆”木雕裙板,是典型的清式建筑。
据说在腾冲有两大支柱产业,在腾冲市区,随处可见最多的店铺都是玉器店,这算是一个产业,也是由来已久的传统,无论是哪家店,似乎都散发着淡淡的玉石文化气息。第二个便是红木产业相联系的木制品加工产业,而大部分的红木来源便是缅甸。
对于国内需求量极具上升的红木家具来说,因为运输距离近,加工方便,成本节约很多,也是选择在腾冲落脚最关键的一步,从城市周围大量的红木加工企业就能够发现。
在这个既有玉石雅致气息,同时也有红木淡淡香味的小城中,人们安逸生活,夜晚在问路的时候,一个看起来很时尚的男孩给我们指路,竟然一路带着我们走了不少的路,这在很多地方的确难得,这不也就是腾冲文化的一种象征吗?
文章、照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勿改动,商业用途联系作者。
作者介绍:网络作家,自媒体人,资深的旅行家,网络NJ,用文字、声音诠释这个世界!坚持原创,坚持原生态旅行,微博搜索:刚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