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耳穴里可以看清你的脏腑有没有毛病
(2015-06-02 22:17:42)
标签:
转载 |
耳穴里可以看清你的脏腑有没有毛病
你知道吗?小小的耳朵上,分别有心穴、肺穴、肝区、脾穴、肾穴、胃穴、十二指肠穴、小肠穴、大肠穴、阑尾穴、胰胆穴、膀胱穴和你的五脏六腑相对应(见图6-18)。耳穴上的小小变化,可能被你忽视,但是它却提示着你的某个脏腑部位可能有麻烦了。
图6-18
(1)
心穴区出现折皱、丘疹,会不会是心脏病
心穴在耳甲腔中央凹陷处,是心脏在耳廓的代表区,它的直径约0.25㎝。心穴区的形态与心脏器官形态很相近,即心底朝向外耳道口,心尖向对耳轮,在左耳心尖偏下,在右耳心尖偏上。心穴区圆圈正中各划一条横线,使之分为上、下、前、后四个小区域,分别代表左心房室、右心房室、心房以及心室。一旦心脏、脑及血压有什么疾病,那么心穴也相应地发生红色改变、皱折、血管异常、点状凹陷、针尖样丘疹等异常反应(见图6-19)。
图6-19
有的人心穴的部位出现苍白和皱折如龟裂样,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心律不齐的症状;如果出现“米”字形或半“米”字形样排列的点状凹陷或针尖样丘疹,那可能是束支传导阻滞疾病;如果是出现点状白色或环形皱折似指纹状,那可能是心跳过速;如果出现环形皱折,但皱折较少,且在环形中心有数个纵折,那可能是心跳过缓(参照图6-19)。
专家建议:
心律不齐的疗法参照本书第 页
患有冠心病的病人,他们耳部心区的色泽可能出现红色、红晕、暗红、或暗灰色异常(参照图6-19),血管可能出现海星状、环状、弧状、条段状、蝌蚪状及点状等异常,皱折表现也较为复杂,可如环、弧、蝌蚪状,并可重迭出现,并多伴有耳垂部从屏间切迹至耳垂中下部走向的耳折痕。
专家建议:
冠心病的疗法参照本书第 页
有的人心穴区出现白色边缘红晕或暗红,而且明显凹凸不平(参照图6-19),此外血管出现环状或半环形充盈扩张,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他可能患有风湿性心脏病。
专家建议:
风湿性心脏病的疗法参照本书第 页
有的人心穴有一些边缘红晕的小丘疹甚至有的是小白点或暗红色(参照图6-19)。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些人可能患有心肌炎。
专家建议:
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方:党参12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丹参15克、青龙齿(先煎)15克,琥珀粉1.5克,用水煎服。
有的人心穴区投影范围向脾胃穴区扩大(参照图6-18)。这是什么愿意呢?这是心脏扩大的反应。出现这种情况最好到医院检查清楚。
有的人心穴出现点状白色或点状凹陷,这些点状、凹陷清晰可见,边缘红晕或暗红,在心穴的后中部出现室间隔缺损,在前中部为房间隔缺损等情况(参照图6-19)。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先天性心脏病的特征。
专家建议:
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肺源性心脏病”的治法。
有的人,心穴出现淡红、皱折,皱折是半圆形或环形(参照图6-19)。这又是怎么回事?这样的人多是失眠多梦之人。失眼的人耳轮脚及口穴还会出现红晕反应;心悸多梦的人还会出现圆形红晕,或伴有较多的点状凹陷等症状。
专家建议:
失眠的基本方:百合12克,党参12克,龙齿30克,琥珀粉3克,五味子3克,灸甘草6克,浮小麦30克,红枣5枚,麦冬12克,用水煎服。
(2)
肺穴出现异常,会不会是肺结核
耳部的肺穴是肺部器官在耳廓的代表区,在心穴周围,它中心与外耳道口之间又称为“气管穴”。以心区为界,我们可以将肺穴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肺”代表对侧肺,“下肺”代表同侧肺。如果我们的肺、气管、皮肤、咽喉等器官出现病变,那么耳部的肺穴区也会相应地出现红色或白色改变、点片状凹陷或丘疹、索状隆起、脱屑、血管充盈等反应(见图6-20)。
图6-20
有的人的气管穴出现点状片状或丘疹样红润,而且扁桃体穴有数个环状红晕(参照图6-20)。这是怎么回事呢?那么他患有急性气管炎。患有慢性气管炎的人,他们的气管穴出现白色点、片状,边缘红晕或暗红,或者有片状隆起,也有可能在扁桃体穴出现数个白色或灰色小点,边缘暗红且不清楚,而且大肠穴也可能有片状白色或灰色。
专家建议:
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法参照本书第 页
有的人肺穴出现点、片状或丘疹状红晕,少数出现白色小点边缘红晕(参照图6-20),而且大肠、扁桃体穴有压痛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肺炎的症状。
专家建议:
肺炎的疗法参照本书第 页
有的人,肺穴区出现点、片状或丘疹样充血,边缘清晰可见(参照图6-20)。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活动期肺结核的特征。如果处于硬结期,那么肺穴出现中间白边缘暗红或点、片状暗红;钙化期出现点状白色或点状凹陷。肺空洞出现点状凹陷,且凹陷部有光泽,边缘暗红或棕褐色;陈旧性肺空洞出现点状或穴状凹陷,颜色一般与周围无差别,少数伴糖皮样皮屑。以上各期肺结核均可伴大肠穴白色或红色丘疹或糖皮样脱屑。肺门淋巴结核穴靠近心穴的上、下两侧正中处出现点状白色,界限清晰;症状明显时,点状白色边缘出现红晕。
专家建议:
肺结核的疗法参照本书第 页
有的人肺穴出现片状白色,或点状白色较多,而且界限模糊不清,而且肾及大肠穴也出现点、片状白色或暗灰色,或有光泽的红晕或暗红色(参照图6-18)。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肺气肿的症状。发展到肺心病者,肺穴还可出现网状血管充盈,同时伴有心穴的环形皱折扩大,边缘暗红,均有光泽。
专家建议:
肺气肿的基本方:紫河车9克、仙灵脾15克、紫白英15克、沉香4克、党参10克、生白术10克、10克、茯苓13克、灸甘草6克、半夏9克、陈皮6克、炒白芥子9克、炒菜菔子9克、炒苏子9克,用水煎服。
有的人肺穴中部可见片状红晕或暗色,伴网状血管,部分还出现没有光泽血管怒张(参照图6-20)。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支气管扩张的症状。这样的人在咯血的时候红色会加深,甚至还如血色样。
专家建议:
支气管扩张的疗法参照本书第 页
有的人在肺穴的相应区出现结节隆起,而且界限清晰可见(参照图6-20)。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可是大事,它提示你你患了肺癌的大病。
专家建议:
肺部肿瘤(肺癌)的疗法参照本书第 页
有的人肺穴出现零散的像白糖一样的脱屑,皮屑很难擦去(参照图6-20),而且有的人在风溪、大肠穴等部位也可出现脱屑现象。这是显而易见的皮肤病。
专家建议:
皮肤病建议到医院的皮肤科检查、治疗。
有的人在上肺靠近口穴处、下肺靠近三焦穴的地方出现片状红晕(参照图6-20),而且在咽喉穴、口穴、三焦穴、扁桃体穴以及耳轮边缘出现红色或丘疹样红色(参照图6-18)。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咽喉肿痛的症状。如果那人患的是慢性咽喉炎,那么在咽喉穴区会出现片状增厚和红晕,而且口穴往往也出现白色或暗红色丘疹。
专家建议:
咽喉肿痛(咽喉炎、扁桃体炎引起)的疗法参照本书第 页
(3)
肝穴异常,会不会得肝癌
耳部的肝穴区是肝脏在耳廓的代表区,它的位置在耳甲艇后上部,胃穴的外上方。我们有两只耳朵,同样肝脏分左、右两叶,因此肝区左叶的代表区在左耳,肝右叶的代表区在右耳。一旦肝脏患病,那么,肝穴会相应地出现片状增厚、结节隆起、红色或中间白周围红等情况(见图6-21)。下面,我们来看看耳肝穴区常见的病变反应及其主要的疾病。
图6-21
有的人肝穴出现有光泽的点、片状红晕或红色,肝阳穴也出现点状或环状红晕,脾穴也出现片状红晕或血管怒张(参照图6-21),胃穴也出现片状白色边缘红晕,而且耳背血络清晰,颜色鲜红、深红或青紫(参照图6-18)。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说明这个人患有急性肝炎。有的人肝穴出现点、片状白色或暗红,而且脾穴出现片状白色或片状增厚、边缘红晕(参照图6-21),胃穴也出现片状白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多是慢性肝炎的病变特征。
专家建议:
急性、慢性肝炎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有的人肝穴出现白色的片状增厚或结节形、圆形、椭圆形、长条形隆起,这些隆起小的像米粒,大的像花生粒,看起来十分清晰清楚(参照图6-21)。这又是为何呢?这是肝肿大的症状。如果肝穴出现边缘红晕,而且肝阳穴也有红晕现象(参照图6-21),这个人的肝功能已经不正常了;如果片状隆起的很柔软,跟耳垂一样柔软,用力按压不是很痛(参照图6-21),那么这人得的是脂肪肝。
专家建议:
脂肪肝的基本方:泽泻20~30克,生首乌15~20克,草决明15~20克,丹参15~20克,生山楂30克,黄精15~20克,虎杖12~15克,大荷叶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有的人肝穴出现结节状隆起,表面十分粗糙,边缘颜色暗红,而且十分明显(参照图6-21),这是肝硬化的征兆。有的肝硬化患者还会出现多个紫褐色环形凹陷的现象;有的患者又会出现中心红晕的白色片状;有的肝硬化患者的胃、十二指肠穴也出现点状暗红或白色;有的患者的脾穴还会出现片状白色或片状增厚,脾穴血管出现网状充盈,或水纹状皱折,肝阳穴出现结节状隆起的现象。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些危险的信号。
专家建议:
肝硬化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有的人的肝区出现片状隆起而且有结节情况,这些地方的边界模糊不清,颜色也呈现暗灰或黄褐色,结节隆起而且较硬(参照图6-21)。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最危险的信号,那可是肝癌呀。
专家建议:
肝癌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有的人肝穴片状隆起,而且和耳轮的边界十分模糊,颜色略显苍白(参照图6-21)而且没有明显的压痛反应。这又是什么征兆呢?这是肝下垂的征兆。肝下垂的患者还多半有胃下垂的病变产生。
专家建议:
胃下垂(肝下垂)基本方:柴胡、灸升麻、灸甘草各3克,白芍、玄胡、炒川楝、白术、炒神曲、山楂、党参、黄芪、鸡内金各10克,枳壳20克。每日煎煮两次,首次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同法再煎一次,两次药液混合,分两次饭后服用。肝下垂者加醋刺鳖鱼30克。
不仅如此,肝穴出现隆起的反应(参照图6-21)也可能是眼疾、高血压、长期头痛、长期慢性腹泻、精神病或长期精神抑郁紧张、慢性耳软骨膜炎等引起的。比如,一个长期患有慢性腹泻的病人,他的肝穴到脾穴的位置都会出现隆起显现,甚至连至耳轮,隆起的部位很硬;而精神病患者的肝穴则会出现海绵一样的片状隆起,隆起处还可能流出胶状的液体(参照图6-21)。
专家建议:
慢性腹泻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精神病患者的患者及时到专门的精神病医院检查、治疗。
(4)
脾穴出现异常,脾胃是不是溃疡了
脾穴是脾脏在耳廓的代表区,它在耳甲腔的外上方、肝穴下方的位置。它除了反应脾脏的病变外,还可以反应胃、肠、肝等脏器的病变及疟疾等病变特征。常见的脾穴异常有网状血管、片状增厚、红色、白色、皱折等。
有的人脾穴局部出现白色片状增厚或网状血管,或许还伴有片状褐色的色素(参照图6-18)。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脾肿大的症状特征。
专家建议:
脾肿大基本方:五灵脂6克,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牡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延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5克,红花9克,枳壳5克,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陈皮3克,半夏4.5克。水煎服。
此外,如果一个人的脾穴出现点、片状红晕反应(参照图6-18),那么他有可能是患胃炎、胃溃疡及溃疡出血、肝炎等病者;一个人脾穴出现点片状白色、或片状增厚色白边缘红晕等情况(参照图6-18),他患有慢性腹泻;脾穴点、片状红晕或暗红(参照图6-18),也可能是疟疾的病变反应。
专家建议:
胃炎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胃溃疡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肝炎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腹泻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疟疾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5)
肾穴出现点状丘疹,会不会得了肾结石
耳部的肾穴区是肾脏在耳廓的代表区,在耳甲艇上半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的下方。肾穴区在主要反映肾脏的病变之外,还能反应肺、脑以及女性月经等方面的症状,它常见病理反应有红色、白色、片状白色、丘疹以及隆起等(见图6-22)。
图6-22
有的人肾穴出现点、片状红色或红晕,一些人还出现有光泽的丘疹状红色(参照图6-22),同时膀胱穴还有点、片状红晕,内分泌穴还有点状红晕或暗红色(参照图6-18)。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说明这些人患有急性肾炎。
有的人肾穴出现穴点、片状白色或皱折暗红,少数出现丘疹状白色或暗灰色(参照图6-22),另外膀胱穴还有穴点、片状暗红或丘疹,内分泌穴穴点、片状暗灰色,心穴还可出现环形皱折等情况(参照图6-18),这些都是慢性肾炎的症状特征。
专家建议:
急性、慢性肾炎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有的人肾穴出现丘疹白色或红晕,还有少数有光泽的穴点、片状白色或边缘红晕(参照图6-22),同时膀胱穴还有点、片状白色或红晕,内分泌穴还可能有点状暗红或丘疹暗红(参照图6-18)。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些人可能患有肾盂肾炎。
专家建议:
肾盂肾炎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有的人肾穴出现有光泽的片状暗灰色或水泡样丘疹、水纹状皱折、棕褐色,肾上腺穴上还有一按压就去褪色的点状棕褐色(参照图6-22),内分泌穴还有点、片状灰白色(参照图6-18)。这是什么原因?这可是肾病综合征的反应。
专家建议:
肾病综合征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有的人肾穴出现点状暗红色或暗灰色丘疹,或者还会出现点状凹陷,边缘水纹状皱折(参照图6-22),同时肺穴上还有可能有点状凹陷,内分泌穴上还有点、片状暗灰色(参照图6-18)。这又是为何呢?这些人很有可能患有肾结核。
专家建议:
肾结核基本方:生地、熟地各18克,炒白芍、肉苁蓉、嫩白薇、灸百部各12克,杞子15克,糯稻根、灸鳖甲各30克,粉丹皮、煅人中白各9克,用水煎服。
有的人肾穴出现界限清楚的点状白色、绞痛发作期边缘红晕,有些人还出现粟粒状结节反应(参照图6-22)。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些人可能患有肾结石或者肾盂结石。
专家建议:
肾石症(肾结石、肾盂结石)基本方:金钱草、白芍各30克,海金沙、鸡内金、石韦、车前草、茯苓、萹蓄、白茅根各15克,桃仁、大黄各10克。
有的人肾穴出现圆形或椭圆形隆起,少数隆起像马鞍一样,颜色呈现略白或暗灰,而且还有水纹状皱折(参照图6-22)。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这可是肾下垂的反应。
专家建议:
肾下垂可配合内服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药,另外可使用一些提高蛋白合成的药物如苯丙酸诺龙等。同时,锻炼腹腰肌,提高腹压以抗阻肾脏的下垂。锻炼腹肌的方法可作仰卧起坐,直腿高举等训练。另外也可以使用肾托、围腰兜带。
此外一些女人月经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肾穴观察出来。如果一个女性的肾穴出现片状白色(参照图6-22),那么她可能月经不调;如果出现点状红色(参照图6-22),那么她可能是痛经。
专家建议:
月经不调请到医院妇科检查、治疗,具体问题具体用药。
痛经可以到药店买一些专治痛经的“逍遥丸”来吃。
(6)
胃穴暗褐色隆起,是不是胃癌
胃穴是胃在耳廓的代表区,它在耳轮脚消失的地方。胃穴近耳轮脚的部位代表胃小弯,近对耳轮的部位代表胃大弯,前上部则代表幽门。胃部一旦出现疾病,胃穴常常就会有红晕、白色、隆起、凹陷、皱折、血管等反应特征出现(参照图6-23)。
图6-23
有的人胃穴出现有光泽的点状或片状红晕或血管红晕(参照图6-23),同时脾穴出现有光泽的片状或血管网状充盈(参照图6-18)。这是怎么回事?这可是急性胃炎的症状。
专家建议:
(一)急性胃炎(急性单纯性糜烂性胃炎)适用基本方:苏梗、藿香梗、制半夏、陈皮、黄芩各9克,厚朴、炒竹茹各6克,生姜4.5克。
加减:
1.腹泻:加煨葛根6克,或灶心土30克(煎汤代水)
2.呕吐:加玉枢丹1.5克,吞服。
3.腹痛:加木香9克。
(二)急性胃炎(急性出血腥糜烂性胃炎)适用基本方:红藤18克、败酱草15克、大蓟15克、白芍12克、炒黄连3克、白芨片10克、甘草3克。
1.吐血:加三七粉(分二次吞服)
2.胃痛:加制乳香4.5克,没药4.5克。
有的人胃穴出现片状白色或片状白色增厚,而且也有出现点状、线状凹陷现象(参照图6-23)。这是为何呢?这说明这人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如果一个人的胃穴出现片状或点状红晕或暗红色反应(参照图6-23),那么他的慢性胃炎急性已经发作。另外,部分慢性胃炎患者的脾穴可能出现界限不清的片状白色(参照图6-18)。
专家建议:
慢性胃炎
(一)浅表性、萎缩性胃炎
典型症状。中上腹部饱闷感或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暖气;萎缩性胃炎兼见消瘦、贫血、腹泻。
基本方:丹参12克、蒲公英15克、白芍12克、川楝子9克、炒玄胡12克、生山楂12克。
加减法:
1.纳差:加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
2.脘胀:加炒枳壳、砂仁粉2。1克(吞)。
3.腹泻:加焦六曲12克。
4.便血:加地榆炭12克。
5.久痛不止:加失笑散9克(包煎)。
6.脾气虚弱:加党参12克、山药12克。
7.癌变趋向:加铁树叶15克、半枝莲15克。
(二)肥厚性胃炎
有的人耳轮脚消失处上方有白色结节状隆起或丘疹并或伴有片状红晕(参照图6-23),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他可能患有慢性胃窦炎;有的人的胃穴出现片状隆起色白,皮肤增粗,边缘不整齐(参照图6-23),那他多是患有肥厚性胃炎。
专家建议:
慢性胃窦炎、肥厚性胃炎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有的人胃区平坦、色白或白色间有片状红晕,还有浅穴状凹陷、皱折、脱屑(参照图6-23),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说明他患有萎缩性胃炎。
专家建议:
萎缩性胃炎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有的人胃穴出现界限清晰的点状白色,边缘暗红,也许还有边缘暗红的点状、线状凹陷或丘疹,有时候还看到血管充盈,此外脾穴也出现点、片状红晕等现象(参照图6-23)。这些又意味着什么呢?这说明这个人患有胃溃疡。
专家建议:
胃溃疡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有的人胃穴外缘近对耳轮的地方出现界限模糊的片状增厚或片状白色(参照图6-23),脾穴还有出现片状白色或血管网状充盈等现象(参照图6-18)。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胃下垂的症状。
专家建议:
胃下垂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有的人胃区出现界限模糊的点状或小片状暗灰色或暗褐色,或者出现界限模糊的暗灰色结节状隆起(见图6-23),此外在肿瘤特异1区出现按压就退色的片状或点状暗灰色或棕褐色,肿瘤特异2区按压时疼痛很明显。注意了,这可是胃癌的特征。
专家建议:
基本方:石见穿30克、肿节风30克、丹参15克、煨莪术12克、枸橘李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加减法:
1.胸闷:加佛手片9克、炒枳壳9克。
2.纳差:加炙鸡金9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
3.腹胀:加大腹皮12克、炒莱菔子12克。 4.便秘:加瓜蒌仁12克、制大黄6克。
5.腹水:加商陆12克、车前草15克。
6.呕血;加墨早莲15克、血余炭12克。
7.便血:加生地榆15克、侧柏炭12克。
8.疼痛明显:加炒玄胡12克、制香附12克。
9.痰食积滞:加制半夏9克、焦楂肉12克。
10.呕吐较频:加陈皮9克、代赭石12克,
最需要注意的是,患了胃癌一定坚持西医中医治疗相结合,要及时到肿瘤专科医院治疗。
(7)
十二指肠穴出现异常,是溃疡还是肝硬化
耳部的十二指肠穴区是十二指肠在耳廓的代表区,它在耳轮脚上方的后部。该区主要反映十二指肠的病变的情况。一旦十二指肠穴出现病变,那么该区就会出现红色或白色、凹陷或结节、血管充盈等反应。
如果一个人的十二指肠穴区出现片状凹陷,色暗红,或红晕,或血管充盈,也可见界限清晰的点状白色或结节隆起(见图6-24),边缘红晕或暗红,而且脾穴出现片状白色或血管充盈等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说明这人患有十二指肠溃疡。
图6-24
专家建议:
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个人的十二指肠穴、胃穴会出现点、片状暗红或白色的反应(参照图6-24),那么他可能是肝硬化患者;而该穴出现片状红晕(参照图6-24),那么这人可能是胆囊炎患者。
专家建议:
肝硬化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胆囊炎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8)
小肠穴出现异常,是不是肠子发炎了
耳部的小肠穴是小肠在耳廓的代表区,它在耳轮脚上方中部。小肠穴主要反应肠道的病变情况,一旦小肠出现问题,小肠穴常常会出现红色、白色、丘疹、脱屑等反应特征。
如果一个人的小肠穴出现光泽明显的点、片状红晕或红色丘疹,脂溢也增多,同时还有大肠穴和直肠穴点、片状红晕等情况,那么他可能患有急性肠炎。
有的人小肠穴出现点、片状暗红或丘疹暗红,也可能出现点、片状白色边缘红晕或片状灰白色皱折,还可能出现糖皮样脱屑,同时大肠穴出现片状凹陷,脾穴出现点、片状白色,周围红晕或片状增厚,肾穴出现片状白色等病变。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说明这人患有慢性肠炎。
专家建议:
(一)急性肠炎(出血性坏死性)适用基本方:生地15克,白头翁15克,银花15克,茜草12克,生米仁15克,黄连4.5克,甘草3克。
加减法:
1.腹胀:加木香9克、厚朴4.5克。
2.呕吐:加姜竹茹9克、陈皮9克。
3.腹泻频繁:去生地,加补骨脂9克、煨肉果9克。
(二)急性肠炎(坏死性)适用基本方:炒荆芥9克,黄芩9克,生米仁12克,槐花炭12克,生地榆12克,败酱草15克,生侧柏叶12克。
加减法:
1.腹胀:加木香9克。
2.瘀多:加当归9克。
3.腹痛;加生白芍12克、甘草3克。
(三)慢性肠炎适用基本方: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五味子4.5克,补骨脂12克,吴茱萸2.1克,木香9克,炙甘草3克。
加减法:
1.腹胀:加大腹皮12克。
2.腹痛:加大白芍12克、炒玄胡10克。
3.腹泻频繁:有湿热者加炒银花12克、炒扁豆衣10克;因气虚下陷者,加炙黄芪12克、炙升麻9克;因虚寒滑脱者,加赤石脂12克、禹余粮12克,或诃子肉9克、石榴皮12克。
此外,如果一个人的小肠穴出现片状红晕或白色样的异常,那么他可能患有冠心病。
专家建议:
冠心病的疗法参照本书第 页
(9)
耳部的大肠穴是大肠在耳廓的代表区,它在耳轮脚上方前部,大肠穴和小肠穴之间是阑尾穴区。一个人的大肠穴与阑尾穴一旦有红色、丘疹、凹陷或隆起、脱屑等异常情况(见图6-25),那么他的大肠、阑尾、肺和气管等器官可能出现的病变。
图6-25
如果一个人的大肠穴出现光泽明显的点、片状红晕或红色丘疹,脂溢也增多,同时还有大肠穴和直肠穴点、片状红晕等情况(参照图6-25),那么他可能患有急性肠炎。
如果一个人的大肠穴出现点、片状暗红或丘疹暗红,也可能出现点、片状白色边缘红晕或片状灰白色皱折,还可能出现糖皮样脱屑,出现片状凹陷,脾穴出现点、片状白色,周围红晕或片状增厚,肾穴出现片状白色等病变(参照图6-25)。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说明这人患有慢性肠炎。
专家建议:
急性、慢性肠炎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如果一个人的大肠穴出现没有光泽片状白色或灰白色隆起,而且有糖皮一样的脱屑,或者直肠穴还出现边缘暗红的点状白色,脾穴出现片状白色(参照图6-25)。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说明这个人有便秘。
专家建议:
便秘疗法:
(一)基本方:黄芪30克、银花20克、威灵仙15克、白芍20克、麻仁20克、肉苁蓉20克、厚扑7克、当归20克、酒大黄6克、元明粉(冲服)(大便通畅后去掉酒大黄和元明粉。气虚加党参20克,腹胀重加木香10克,腰腿酸软加杜仲10克牛膝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酒大黄不后下,此方可连服,大便调顺再停药。
(二)按摩腰骶疗法
1. 推擦腰骶部
坐于床上,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贴于同侧的腰骶部,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数次,直至腰骶部发热为度。
2. 按揉肾俞穴
坐于床上,两手叉腰,两拇指按于背部中央两侧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0分钟。
有的人大肠穴出现点状或片状棕褐色,也可能有结节状隆起,同时耳廓背面相应部位还可能出现点、片状暗灰色或棕褐色(参照图6-25),另外肿瘤特区1区出现按压会退色的点、片状暗灰色或棕褐色,肿瘤特异2区按压明显疼痛。这可是大问题了,他们可能患有直肠癌。
专家建议:
患了直肠癌,最好到专科医院做切割手术。同时可以用这个方子辅助治疗:白头翁30g、秦皮15g、黄连3g、黄柏9g、红藤15g、败酱草15g、苦参15g、马齿苋15g、白槿花12g、藤梨根30g。
有的人阑尾穴出现有光泽的点状充血或红色丘疹,有的像血泡一样清晰可见(见图6-25)。这是怎么回事?这说明他们可能患有急性阑尾炎;如果在阑尾穴出现白色点状隆起或点状凹陷,或者点白色或隆起边缘出现红晕等现象,这是慢性阑尾炎的症状。
专家建议:
(急性、慢性)阑尾炎的基本方:川楝子、银花各15克,延胡、丹皮、桃仁、木香、生大黄(后下)各9克,水煎服。
此外,大肠穴还能反映肺部及支气管的疾病,比如处于硬结期的肺结核患者,他们的大肠穴会出现片状暗红及丘疹或糖皮样脱屑(参照图6-25)。
专家建议:
肺结核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10) 胰胆穴不正常,是发炎还是结石
耳部的胰胆穴是胆囊在耳廓的代表区,它在耳甲艇的后上部,肝穴与肾穴之间。如果胰胆穴出现隆起、红色或白色、丘疹、血管充盈等异常,那么我们的胆囊可能发炎甚至结石(参照图6-26)。
图6-26
有的人胰胆穴出现有光泽的点、片状充血或红晕,而且在与之相对应的耳背也出现同样的反应,此外十二指肠穴还出现片状红晕。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急性胆囊炎的特征。
如果我们的胰胆穴出现点状或丘疹状白色,或片状增厚,或者出现边缘红晕的点、片状隆起(参照图6-18),那么我们可能得了慢性胆囊炎。一般来说(参照图6-18),如果片状增厚那多为胆囊壁增厚;如果片状隆起多,那多为胆囊扩大。
专家建议:
急性、慢性胆囊炎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有的人胰胆穴出现边缘红晕的点状白色,或丘疹状、粟粒状结节,与胰胆穴相应的耳背部也有相同的反应,而且结节质硬如砂粒埋藏在耳内(参照图6-18),按压的时候有疼痛感。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胆结石的症状。如果伴有片状红晕或隆起反应(参照图6-18),这可能同时患有胆结石和胆囊炎;如果阳性反应物出现在肝穴内,那可能是胆总管结石。
专家建议:
胆总管结石的基本方:生地、茵陈、虎仗、生山楂、麦芽各12克,首乌、杞子、生大黄(后入)各9克,佛手、、绿萼梅各6克,鸡内金、玫瑰花各3克,水煎服。
胆结石的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有的人胰胆穴出现条状或小片状红晕、充血,同时小肠穴出现点状白色或暗红色(参照图6-18),那么他可能患有胆道蛔虫症。
专家建议:
胆道蛔虫症的疗法参照本书第页
(11) 膀胱穴异常,是发炎还是膀胱癌
耳部的膀胱穴是膀胱在耳廓的代表区,它在耳甲艇的前上部,肾与艇角穴之间。一旦膀胱出现的病变,膀胱穴常常出现有红色、白色、丘疹、皱折等反应(见图6-27)。
图6-27
如果一个人的膀胱穴出现有光泽点、片状红润或丘疹暗红,同时尿道穴出现点状红晕(参照图6-26),那么他可能得了急性膀胱炎;如果一个人的膀胱出现片状白色,或白色丘疹边缘红晕,或者出现没有光泽的水波状皱折(参照图6-26),同时尿道穴还有点状白色(参照图6-18),那么他很有可能患有慢性膀胱炎。
专家建议:
膀胱炎的基本方:黄芪30克,苍术15克,茯苓12克,黄精10克,枸杞子15克,陈皮15克,车前子15克,菟丝子15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15日为1个疗程。
如果一个人的膀胱穴出现界限清楚、边缘红晕点状白色或粟粒状结节(参照图6-26),那么他可能患有膀胱结石。
专家建议:
膀胱结石的基本方:龟甲10克,鳖甲10克,熟地黄24克,知母10克,黄柏5克,白芍10克,泽泻10克,萆薢10克,阿胶珠5克,山茱萸10克,蚕沙10克。
此外,大家要特别注意了,如果你的膀胱穴出现界限不清的点状或小片状暗灰色或节状隆起,结节质很硬而且不会移动(参照图6-26),那么你可能患有膀胱癌,同时你的肿瘤特异2区有明显的压痛反应。
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