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标签:
365 |
分类: 教学设计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三数组
http://s9/small/001B8vBTzy7g8nVBBpe38&690
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例4: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2、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大家积极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
出示课件,复习回忆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再来说说什么是周长?
二、故事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请看大屏幕,明明和琪琪是好朋友,这一天他们早上晨跑后在回家的路上相遇了,明明说:我每天都沿着公园跑一圈,长度很长;琪琪说:我每天沿着广场的水池跑一圈,长度也很长。于是两个人就吵起来,都说自己每天走的多。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到底谁每天走的路多些?光靠猜想是说服不了他们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才能使他们心服口服。我们先来观察一下他们每天走的路线(课件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有何特征?正方形呢?要看谁每天走的路多,就是要比较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长方形的周长:
1、师:出示课件,假如这个长方形是明明每天绕着走的公园,谁来指指这个图形的周长。怎样就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3、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的算法。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演示课件。
生一:70+30+70+30=200(米)我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的加起来,就得到了它的周长。那就是: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
生二:70×2+30×2=200(米),先算了两个长,再算两个宽,也就是一组对边一组对边的求,然后加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师:这样算的根据是什么?(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也就是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
4、比较一下这三种方法,你比较喜欢哪那种方法?下面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这道题。
学生算完汇报自己的算法。师:你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算?(潜移默化的算法优化)
5、小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三)正方形的周长:
1、师:假如这个正方形是琪琪每天绕着走的水池,谁来指指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要想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数据?(边长)琪琪已经量出了正方形的边长是50米,你会算它的周长吗?怎么算?
2、汇报算法。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4、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明明和琪琪谁每天走的路长?
四、巩固应用:
1、测量并计算课本的周长。
2、小白兔沿着篮球场边跑了一圈,篮球场长60米,宽20米。小白兔跑了多少米?
3、选择题:
①一块黑板,长与宽的和是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②用一根长20分米的木条,制作一个正方形镜框,镜框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4、一块长方形木板,长90分米,宽60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5、一根铁丝能围成一个长9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它围成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
五、课堂总结:
http://s3/mw690/001B8vBTzy7g8o0qlA642&69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的内容。它是在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