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程问题》教学设计及评析

(2017-10-31 09:48:00)
分类: 教学设计

《行程问题》教学设计

灵宝市实验小学    郭占苗

http://s14/bmiddle/001B8vBTzy7fqYOQ0dT5d&69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例理解速度的含义,学会速度的简便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等形式,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

    3、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速度的含义,学会速度的写法;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老师周末准备去郑州,有以下几种交通工具(动车,汽车,普通列车) ,你会帮老师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出行呢?为什么?

二、初学交流

1.速度的含义

1)请把你课前收集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与大家分享一下。

2)课件出示: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动车每小时行180千米

小林每分走60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乌龟每天爬1500

3)分享了这么多的速度,你是怎样理解速度的?

1:每分行的路程。(师反问:只有每分钟行的路程叫速度吗?)

每小时(或每分、每秒等)行的路程,叫速度。

师:像每小时、每分、每秒、每天……,叫单位时间。

小结: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2.速度的简便写法及读法。

1)速度还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答案就在课本53页中间,请大家去找一找吧!

    2)尝试简写及读法。

用你学到的方法来表示动车的速度。

动车每小时行180千米,写作(    

你是怎样写的?

怎么读呢?   (读作180千米每时)

小结:速度的简便写法,先写所行路程,再写“/”,最后写时间单位,读作:180千米每时,表示每小时行180千米

3)试一试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写作(     ),读作(   )。

乌龟的爬行速度是1500/天,表示(     

4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速度单位跟以前学过的单位有什么不同?

速度单位由长度和时间两个单位组成的,这叫复合单位。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 用这样的符号表示速度既简明又清楚。 )

5)辩一辩:燕子的飞行速度约是95千米   

http://s4/bmiddle/001B8vBTzy7fqYRnGAXb3&690

三、认定目标

1.老师开车从灵宝去郑州,每小时行86千米3小时到达。

1)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速度和时间)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行多少千米?)

汽车从灵宝到郑州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在数学中有关速度、时间、路程的问题,就叫行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简单的行程问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速度的含义,学会速度的简便写法。

2)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3)会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互动交流

(一)自主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1.郭老师开车从灵宝到郑州,每小时行86千米3小时到达,一共行多少千米?

谁会解决这个问题?

2.做一做(独立完成课本53页例5

3.这三道题有什么共同点?

   生:这三道题都是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 乘法计算。  

师: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你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我发现:速度×时间=路程。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请根据以下三条信息,任选两个作为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只列式不计算)。

1)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0分钟。

2)他的速度是120/分。

3)小强每天跑步1200

要求:组长把条件的序号和提的问题写下来。

2.汇报展示:

已知速度和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已知路程和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已知路程和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五、对照目标  畅谈收获

    对照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你学会了什么?

六、课堂检测

1.我会选。

1)下面三句话分别表示什么?

每小时行340千米    

行了6分钟。    

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  

路程      时间      速度

2)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4小时可行多少千米?算式是(   )。

   4+80          80÷        80×

2.我会用。

1)张叔叔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如果按260/分的速度,大约30分钟就可以从他家到单位。张叔叔家离单位大约有多远?

2)声音每秒传播340声音传播1700要用多长时间? (只列式不计算)

3)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3时。这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七、拓展提升

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去时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评课      何江萍

http://s2/bmiddle/001B8vBTzy7fqZ1FE1r21&690

行程问题从小学生四年级开始接触,会一直伴随着学生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郭老师非常细致入微的从速度入手,层层深入,抽丝剥茧。引导学生先从感性上认识速度,再进而学习速度的意义、简便记法、和速度所用的复合单位一系列的知识。此过程郭老师讲授的非常细致,突出了她平时的教学特点。           

学习目标的呈现也是及其恰如其分的。在速度、路程、时间相关意义揭示之后,不失时机的引出新课,并且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是每一节课的指向所在,每个环节都与学习目标是紧密联系的。    在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揭示之后,郭老师设置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开放题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其余的两个数量关系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总之,这节课是朴实无华的一节课,但是效果却是实实在在,长此以往的坚持,定会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http://s6/bmiddle/001B8vBTzy7fqZ3FBs1a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