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星星听得到——读余雷的抒情童话

(2012-03-25 00:31:08)
标签:

杂谈

星星听得到

——读余雷的抒情童话

 

                                                特级教师  周益民

 

一直知道余雷很会写,那种刀光剑影的侠客文字与她成天乐呵呵的模样及侠肝义胆的为人十分般配,却不知她的文字还有另一番面貌,将丰富、深远又细腻的感情如春雨般密密编织成一个个余味无穷的故事,堪比那一低头最温柔的女儿心。

这么说,是因为最近读到了她创作的一组唯美诗意的抒情童话。那一个个故事犹如丁冬歌唱的溪流,轻快地欢跳奔走,阳光下的簇簇浪花碎银一般泛着光芒,在你不经意间偶尔也会溅起老高,让你一阵惊悚,倒更增添一番情趣。

你不得不感叹,余雷是个故事高手,我们读到的每一个作品都有曲折离奇的情节。读者是情节的俘虏,你会不由自主身陷其中,一睹为快。比如,一条叫想想的小鱼日夜牵挂的是见到那一阵风,为的是听他讲完那个故事。可是,风行踪不定,即便匆匆得见,又得匆匆告别,风讲的那个故事后来到底怎么样呢?想想每天都盼着、想着。(《风的名字叫后来》)再比如,青蛙跳跳鱼喜欢上了一条小红鱼,为了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每次都变换不同的鞋,有时是杨树叶,有时是红枫叶,有时又是蒲公英叶。可是有一天,他遇到了一条大黑鱼,在生命攸关的时刻,他竟然想出了让大黑鱼做自己鞋子的念头。(《跳跳鱼的鞋》)还有最后一只野生兔的遭遇,那爱做梦的云……你当然知道这是作家的奇思妙想,可仍会忍不住心潮起伏,随人物的命运喜乐哀忧。这些情节的展开也相当艺术,总有一个个疑团在前面等着,成为吸引你不断阅读的动力。那条叫想想的小鱼,她在急切地等候谁?风给她讲了个什么故事,让她如此难以割舍?故事后面是怎样的?她能再遇去留不定的风吗……故事一旦使读者产生这样的阅读期待,至少叙事上已经成功。

读完故事,合上书本,情节渐渐淡去,这时,你会发现脑中却已留下一个个鲜明的场景,有色彩,有声音,有形象,俨然美丽的童话意境。我发现余雷似乎很是钟爱波光水影,她笔下的童话很多发生在那个粼粼的世界。小鱼儿想想一次次透出水面等候着那叫后来的风;小青蛙跳跳鱼费尽心思换着新鞋相会心爱的红色小鱼;青蛙呱呱叫与蒲公英的邂逅也在水面之上;就连青色的翅膀告诉云朵绿的那个承诺,也是把一封信送到大海边。这让人不得不有一个猜测,作家是否以此隐喻着什么?是否以水的清纯明净呼唤着人性的至真至美?这样,童话意境已经不再仅是故事发生的物理环境,更寄托着对情思意趣的追求。

这组童话里,每一篇都塑造了丰满可感的童话形象,那些主人公的热切向往与执着追求直抵人心。有对感情的渴望,有对自我的追寻,有对价值的认定,有对梦想的求索,有对人性的呼唤,这些人类的普适价值,通过童话形象的一系列遭遇,得到自然巧妙的体现。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作家所塑造的这些童话外表都很柔弱,无论一条鱼、一只小青蛙,还是野兔、母鸡,乃至天上的一片云,似乎都不堪一击。于是,作家精心构思,分别让他们与一个个“大”“强”相遇,这是强弱极不对称的搏击。但是,在坚韧内心的支撑下,强弱最终发生颠覆,柔弱者获得了胜利。跳跳鱼为了心爱的小红鱼的欢欣,毅然决定以生命换取大黑鱼作自己鞋子的机会,这让人想起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母鸡哒丽身世坎坷辛酸,经历地震,被送进养鸡场,剪去一半嘴喙,遭遇同伴欺负。即便这样,她仍“仔细地梳理自己的羽毛”,“哒丽的每片羽毛顶端有一圈微微闪亮的深栗色花纹,这让哒丽看上去像披了一件华贵的外套”。在坎坷的命运面前保持一份优雅,这是怎样的一种坚定!这注定不是一只一般的母鸡。后来,她意外地遇到芦花鸡,一起唱起古老的情歌。谁知,她又被关进铁丝笼。这时,她产生一个念头:留下一个鸡蛋,孵出一只小鸡。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决定磨掉屁股上的羽毛。一根根带血的羽毛在决绝、凄婉的歌声中飘落。为了心中的信念,她毅然毁掉自己的美丽。这是真正的高贵!作家就是运用这种几乎惊心动魄的对比,让童话的形象不仅诉诸文字,更走进读者的心中。

这组童话给我的再一个阅读印象,是典型地显现出女性作家的话语风格,精炼的语言与细腻的描写让作品顾盼生辉。她的语言不事奢华,都是最普通的语句,与白描的手法一道,呈现出一幅水墨画般的格调:

 

想想憋不住了。

“阿——嚏!”

这个憋得太久的喷嚏重重地砸在水面上,水波像一朵硕大的花在目瞪口呆的想想面前慢慢绽开来。

“完了,今天又没希望了。”想想沮丧地摇摇尾巴,向深水处游去。

——《风的名字叫后来》

起风了。

水面的波纹成群结队,一拨接一拨向岸边涌去。

湖岸边的杨树上落下几片树叶,边缘有些发黄的一片被水波一荡,向湖中央飘去。就在杨树叶离开湖岸的一刹那,一只纽扣大小的青蛙跃上了树叶。

——《跳跳鱼的鞋》

真的是简洁明快,又形象毕现。

余雷的语言节奏明快,决不拖泥带水,在描写的同时,常常交代了情节的发展,看这段:

 

“小心!”跳跳鱼猛地站了起来。

“哦,知道了。”红色小鱼扭了扭尾巴,身子向下一沉,草棍从她的头上漂走了。

跳跳鱼长出了一口气:“没有被吓着吧?”

——《跳跳鱼的鞋》

对话加上准确的动作描写,使得情景充满动感。《我来给你做花盆》更绝,开篇即是一组对话,犹如电影中的人物对白,你来我往几个回合,已给故事定下了基调。

我猜测,余雷是努力用最平常的语言写出生动、写出趣味、写出想象、写出感情,就像跳跳九请求阿九的话,“告诉我怎么让眼睛滴水”。“让眼睛滴水”,多么平常,但要真正说得出写得出,除了孩子,成年人,很难!

《风的名字叫后来》中,最后想想说“星星听得到,他们永远都在那里”。余雷的童话,星星肯定听得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