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地理气候
整理:2011-07-18
一、地理现状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大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拓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和丽水地区的缙云、青田、景宁畲族自治县相接,东和东北与台州地区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为界。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属浙南中山区,迤东高逐渐降低为丘陵地,东部是沿海平原。全市陆地总面积为11784平方公里。北部括苍山脉,西南部洞宫山脉。东部平原滩涂包括:瓯江下游平原,包括温州城区、瓯北、永强;飞云江下游平原(平阳坑以下);鳌江中下游以鳌江为界,分南港海积平原和北港河流冲积平原;楠溪江河谷平原,包括中上游洪积、冲积平原和下游全新世海积平原;飞云江中上游河谷小平原
温州陆地总面积1178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9212平方公里(约计1381.8万亩)、平原251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分山地1007.39万亩(70.04%),丘陵面积278.34万亩(19.35%),台地面积88.84万亩(6.18%),盆地面积63.68万亩(4.43%),如果以台地面积和盆地面积可以利用的话,那么有10.61%可以利用,约977.39平方公里。平原和台地、盆地合计3489.39,占陆地总面积的29.6%。这说明温州面积虽广,但多数不能利用做工农业的生产用地。现代海涂开垦虽然不断推进,但是短期只能做海水养殖之用。
再用历史土地变更的情况说明温州土地的紧张情况。明洪武年间,温州有田、地、山、塘、荡、等267.87万亩,户均15亩。民国25年,温州有耕地302.88万亩,人均1.22亩。1955年温州地区共有耕地345.39万亩,人均耕地1亩左右。1994年末,全市耕地面积下降到260.07万亩,而人口增至692.4万,人均耕地仅有0.37亩。温州地少人多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高于土地增长速度,严重制约温州的经济发展。实际从土地增长量看,温州已无地可增。
二、地质形成
上面已经描述了温州地理现状,再来说说地质形成年代。温州沿海一带平原形成年代其实很迟,在人类活动后逐步形成的,大约4000年前海退,沿海海岸线后退,海平面下降,才露出土地。春秋晚期人类活动依然在山区,至战国末人类应该还在上游河谷平原一带活动,至东汉后期沿海平原才彻底成型,人类进入。东晋年间建城,人类永久定居。到五世纪时瓯江平原才淤积到现状元一带,唐宋时特别是南宋期间由于人口倍增,山区开荒,水土流失,河口淤积加快。清代到现在河口淤积更快。
1948年至1978年的30多年中,温州海岸线外移速度每年平均达10多米,个别地段在20米以上。以1978年与1948年塘线对比:永强五溪沙段外移4.1公里,梅头(海城)盐场段外移3公里,莘民段外移4.3公里。
以瓯江口平原为例。距今6000多年前的第四纪冰后期第三次海浸后(晚更新世,年代测定为126000年±5000年至10000年,是第四纪中更新世的最后阶段,之后全新世开始。冰后期也就是全新世。),温州沿海平原是一片浅海区。瓯江入海口在今垟湾(在今桥下镇)一带,当时楠溪江、戌浦江等都独流入海。5世纪时已向外淤涨至龙湾状元一带。东晋太康年间(280-289)横阳人周凯主持治理三江,然后东晋太宁元年(323)郭璞建城。横阳人(就是现平阳县城一带)当时以造船为业,我猜想周凯治江,就是采用船闸模式,建设陡门,防止潮水倒灌,淹没平原,以适合农业生产,所以以前平原并不适合常住人口。周凯治江后,人们开始大规模迁居平原,才有郭璞建城之举,因此周凯治江功德无量。温瑞塘河为大小不一的澙湖,经开挖、整修、沟通,到唐大和(827-835)年间,已成雏形。唐会昌四年,温州刺史韦庸修会昌湖韦公堤。这说明温州城区一带平原已经完全是人们生活定居的固定场所了。
总之,温州城区一带平原是逐步从西北到东南,从上游到下游逐渐成型,人类活动范围也随着它逐步推进。三溪一带和洞桥双屿最早,市区一带次之,三垟至状元靠近大罗山最后在5世纪才成型。这一点成地名也能感觉到,地名是人类活动中自发形成的。如西部一带平原都用桥、屿、塘等成陆后才出现的地理样貌名词,而东部如垟、洲、渎之类水边之地样貌的名称。
以永强平原为例,依次有郑岙砾石堤和寺前砂堤、宁村砂堤、五溪砂堤三条海堤塘作历史见证,期间还有明时的沙城塘、清中叶的长安塘、北山塘。瓯江口南侧平原成型于4265±128前,特征就是郑岙砾石堤和寺前砂堤已形成,瓯海拦门沙——灵昆岛已初具雏形。宁村砂堤底部含海滩草的粘土质砂样碳14年龄为2650±190,可知人类生产活动已经到达现宁村一带,定居处应该在永中、瑶溪、河头龙一带。2500——1000年前,瓯江口南岸的海岸线曾长期停留在宁村砂堤近旁。《元和郡县图志》806-820,记载:温州东至大海八十里,《太平寰宇记》976-983,记载:温州东至大海八十六里。温州瓯江口海岸线从《元和郡县图志》到《太平寰宇记》的一百六七十年间,向东拓展达3公里。但总体来说,由于流域范围水土保持好,含沙量少,历史时期海岸线变化不大。这说明秦汉初到北宋初,永强一带平原基本没有变化,南宋后淤积加快。地质考古也说明永中、瑶溪、河头龙一带夹在两片山脉之间的平原成型比市区一带还早,也许当初大罗山是温州近海的一个岛屿
以飞云江河口平原为例。瑞安县石岗陡门原建于莲花山(瑞丰山)南麓,北宋时陡外海涂淤涨,排水不畅,宋元丰二年(1079),陡门下移12里,重建于石岗,明嘉靖年间(1522-1566),又因外浦淤塞下移,重建于8里外的场桥龟山(从今天的卫星地图看,石岗村到龟山村有11公里),今天的陡门又下移16公里,32里。飞云江河口南侧的沙园砂堤地质年龄也为2650±190,沙园现正对温瑞塘河入飞云江处。这说明现瑞安城关一直临近海边,直到北宋。海岸线曾长期停留在现温瑞塘河东侧不远处,塘下镇也许就是原海堤内侧渔民的居住地。到北宋后期开始加速向外淤涨,明代到达现在上望镇—莘塍—汀田—鲍田—海安—场桥人口聚居一条线上。海安曾是明代一个军事卫所
飞云江河口南岸海湾,孙吴设横屿船屯。西晋太康四年立县,以此为县治。横屿既是横阳,也就是今平阳县城一带,三国时还是海湾。《元和郡县图志》806-820,记载:温州东至大海八十里;横阳在县南二百七十里,东临大海,这说明平阳县城到唐代还是靠海的地方。飞云江南侧瑞平平原比北侧要成型迟点,因为飞云江江水冲刷,海积较慢。因为水文上飞云江夹带泥沙量比瓯江要明显少,因此冲积也较慢,因此江口一带成陆速度慢,而丽岙、仙岩、塘下的海湾淤积较快。从现在地貌上看,也能观察。飞云江南侧平原与三垟湿地一样河网密布,一个原因是人类进入活动较迟,一个原因是陆地成型迟。沿海平原都是海退后,滩涂露出海平面形成的。这个过程就会出现像水田由于干旱而龟裂那种现象,裂缝自然成为河网。
以鳌江南侧平原为例。鳌江南侧平原属于海积平原。鳌江南岸的象岗埋藏砂堤形成年代可能也是。象岗在龙港东南处。五代吴越国开辟一条平阳鳌江以南塘路。这条路的开辟,侧面说明五代闽人入瓯迁移路线
还有个比较典型特征:瓯江、飞云江、鳌江江口都是南侧平原面积大,这跟温州的地质构造很有关系。
三、气候
温州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四季分明,光照丰富。温州有比较明显的台风气候,带来雨水,也带来洪涝灾害。由于地形的关系,如果不来台风,又容易发生干旱。台风影响温州常在7月末、8月、9月初这段时间,常是农作物快要成熟的时候,因此对农业生产影响比较大,也是制约温州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温州市志》记载,清朝269年,温州有记载的台风灾害为44次,干旱灾害11次,平均每5年就发生一次灾害,因此温州的灾害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台风频率:据《中国热带气旋气候图集》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频率为全年平均5.6次比福建6.7次和广东8.6次少。但是影响广东沿海的气旋强度都较弱,高强度气旋大多在浙江和福建登陆,其中1951年到2000年间影响浙江台风频次212次,福建232次。福建登陆地域主要在福州和台州之间,影响最为严重的是苍南一带。有的台风则在浙江沿海北上,一样严重影响浙江沿海一带。
四、矿产
温州矿产资源有限,从地质年代古地图上看到,温州很早成陆,没有沉积过程,所以不可能有石油、煤炭等资源。除了平阳矾矿,金属类矿产也很少,属于资源缺少的地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