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马站的山,蒲城的城
--马站,浙江的“小昆明”
文:光明人家
2010-01-16
直到今天,我只去过马站一次,那年春节回乡,一位马站的同学结婚,几个同学包了个车子前往马站,说起来很惭愧,在这片乡土长大,但是去过的地方却很少,直到如今平阳、苍南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去过,因此就下定决心,趁着这个机会来次“旅游”、喝酒两不误,当然,送"子弹(红包)”是免不了的。
车子一路快速行驶,盘旋在78省道崎岖山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鹤顶山上那七拐八湾的山间公路,险象环生,路况实在太差,让人望之却步。古话说,蒲门九条岭,条条通天顶,可见,古时的马站交通确实困难。但是,交通不便,大山阻隔,同时也阻挡了外来文化的侵渗,使其保留了这片土地民间淳朴文化传统。现在,新的78省道鹤顶山隧道已经贯通,交通大为改善。
然而,由于马站区域地处沿海,历史上此地曾是海防前线,早在唐朝时期,这里即是官方戍守之地,明朝时期两处所城(壮士所、蒲门所)在这一片地域上落户;清朝时期,郑成功曾两度进入蒲门地区,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多次击溃清军,给清政府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也导致了顺治十八“迁界”悲剧的发生。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马站蒲门一带的群众被逼内迁15公里,当时清军大兵抵境,尽驱男女出城。三百年之生聚,一旦俱倾,千万户之居庐,经燹而尽……万种惨伤,道来真是一言难尽!!
一直到今天,马站区域发展还比较落后,是个纯农业区,工业企业分布很少,因此,这里的农业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很好。基本上未受工业污染,乡村田园风光韵味十足,是个集农业观光和旅行的好去处,现在,可以说这样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一路走来,车行鹤顶山山顶之上,远远望去,山下马站平原一览无余,海天一色,虽然寒冬,但是这里山间草木碧绿葱葱,一派春天景象,不愧是浙江的“小昆明”。事后,行走在马站街帞巷尾,乡村民居,淳朴民风扑面而来,委婉闽南语飘满大街小巷,使人觉得这里竞是福建闽南的某地?其实这并不奇怪,马站区域人民祖先多为闽南移民,语言就是活的化石,虽历尽千年,仍传承不息。
这片区域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特别是蒲城古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机会的话真的还想去看看,夏季的鱼寮海滩,冬天的鹤顶山雪,总之,马站真的很不错。
目前,马站区域包括马站镇、沿浦镇、霞关镇、蒲城乡、渔寮乡、岱岭乡等“三镇三乡”,区域户籍人口10.35万人,面积150多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地区占15.8%。最近,马站作为温州市11个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统筹发展,据了解,马站试点工作将以城乡统筹为根本方法,以要素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和股改、地改、户改的“三分三改”为核心,以农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设为切入点,以中心镇和新社区建设为平台,以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为保障,全面完善中心镇规划布局。按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将撤掉霞关、沿浦、渔寮、蒲城等乡镇并入马站镇,岱岭民族乡对外保留牌子。
另外,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也在马站落户,霞关港是浙江省对台湾贸易开放港口之一,沿海高速公路即将建设,这一切将为马站区域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马站区域前景一片光明,祝福马站!!!
马站平原

鹤顶山上的风车

马站平原一角

鹤顶山上的风车

赤溪

霞关

草木葱葱

碧绿山野

鹤顶山

十八孔水库

霞关

美丽的马站平原

海天一色
十八孔水库

霞关南关岛
发电风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