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普及还需要学习书法吗?
(2012-10-23 10:44:34)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8EN00SIGG.gif中国人讲“字如其人”,意思是字是人的又“一张脸”。唐代选官时,书法是定夺候选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至少从中可以看到候选人的修养。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然而现在,注重此类“基本素质”的招聘单位发现,很多大学生能制作精美的电子简历,但填表时却写不好字,甚至提笔忘字。墨笔书法更是被越来越多地遗忘。一些家长也“与时俱进”地认为,学习书法不实用,考试时又不能加分,实惠看不见。网络时代,书法究竟应该占有什么位置,我们这双习惯运动鼠标的手到底还要不要习字,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电脑热了 书法冷了。
中国人会书写汉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生活在网络时代,人们却慢慢发现,很多挂在嘴边的字,却经常提笔就忘,几乎患上了“书写遗忘症”。电脑的普及使人们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书写能力也因而越来越差。王羲之时代的帖是派人来回递送的,我们时代的帖则是剪切到网站论坛里。过去写信还可以练练字,现在跟家人、朋友联系都是用电话、短信、E-mail、QQ、MSN,电脑的汉字输入技术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一个打字熟练的人,噼里啪啦在键盘上敲上几分钟,就可以出现又工整又漂亮的字体。网络技术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便易快捷,许多人习惯了用电脑输入汉字,不少单位还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在这种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里,很少有人再拿出时间和精力坐下来亲近纸笔。
与电脑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书法冷”,一家毛笔专卖店的店员说,现在除了练书法和写挽联、海报之类,已经很少有人用毛笔了。来买毛笔和砚台的,也多数是中老年人,少数是小学生。
据调查,中小学教师“三笔字”(粉笔、钢笔、毛笔字)达标率很低。有人说,20世纪末叶的中国,电脑对于钢笔的冲击,其实就是钢笔对于毛笔的冲击的延伸。或者不如说,电脑自以为是在冲击着钢笔,其实,它更多的是在冲击着毛笔心态。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创作研究室主任李静认为,“书法之于我们民族,就好比人脸上的眉毛,它对民族强盛没有直接影响,但少了它会不美。对于个人而言,研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且一手好字赏心悦目。”
从书法的属性上说,书法不仅仅是记录文字、传达语言的工具,更重要的它是一门艺术。
电脑时代鼠标代笔?
在这个计算机无处不在的时代,书法似乎成了一项苦差。汉字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很容易得到,也很容易被忽视。字迹是一个人总体形象的体现,但现在学生写的字却看起来越来越不舒服,一名中学教师展示了一本初中学生作业,其中的文字书写和小学生的字没有什么区别,且涂抹、修改的痕迹比比皆是。长时间不写字,一旦提起笔,常常错字连篇。有个学生写三百多字作文,竟然熬了大半天,满纸都是涂改的痕迹。
在人人使用鼠标的今天,还要不要练书法?我觉得毛笔书写是三维的,学习书法可以开发智力素质。练习书法可以锻炼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对青少年小脑的发育大有益处。
一些书法专家呼吁,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能因为网络而被遗忘。汉字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不同的书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能够传递感情,也透着意境;而电脑只是供人操作的工具,用电脑打出来的字如同流水线作业,千字一面。
古人云:“眼过千遭不如手过一遍”,又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见写字习书的重要,至少也有助于记忆。日本的电脑普及率很高,但每年都会举办写字节,一到这一天,上万人聚集在一起书写,场面壮观。而写大字也是许多日本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生的“日课”。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虽然电脑是最便捷的书写工具,但书法可以修身养性,深具美学价值。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对王羲之书法非常喜爱,长年临习。在感受王书风范的同时,他日益明晰地意识到:注重传统的传承和升华出新的中国文化精神,是当代学者艺术家不可忘怀的内涵。他认为,西方现代艺术受中国书法影响很大,包括结构的减法,气息的流动,墨色黑白二色的运用对比——天地间一切纷繁的颜色,精简为黑白二色。按西方现象学来说是“还原”,把繁杂的东西去掉剩下最简洁的东西。最简洁的东西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之动。道之动,就是双鱼图那种阴阳互动的宇宙生命态势。所以要“尊重汉字,珍惜汉字”。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