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2015-12-15 08:41:30)
标签:
杂谈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通过积极充分应用教学资源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不断研究、探索,以期克服目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逐渐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国内现状
随着知识的深化、目标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呈逐年级下降趋势。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学好英语的难度确实很大。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往往不尽人意,大致有以下几种现象:(1)教师在设计情景时,仅仅为了创设情景而创设情景,或者只是简单地把教师主观认为比较好的情景让学生去感受、会话,无视学生的体会,如此情景设计只会将学生强制性地纳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去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情景设计过于虚假,教师在情景设计时没有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摄取适当的场景,而是人为地编制了一些单一重复,令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情景;(3)中下学生参与交际时心中有疑虑,好的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大家越学越没劲。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目标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依据
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爱幻想,思维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征,情境教学可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有效的情境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学习,使整个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七、研究对象与方法
1.用实物或模型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思维比较灵活,他们喜欢教师生动的讲解,关注于贴切生活的物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适当的出示生活中的实物或者实物模型,可切实节省讲解时间,提高操练效果。
2.利用图片或简笔画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逼真的图片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图片中物体的感知。而利用简笔画教学,往往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简笔画生动简洁,它要求快、简,动物、人物、植物、事物,只须迅速的简单几笔,便被生动的勾勒出来。
3.用动作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4.用音乐歌曲创设情境
歌曲以其节奏、音韵之美博得孩子们的喜爱。在教学生一些表示时间等的单词时,因为它们只有文字而没有图片,因此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的感觉。此时,在学生会读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将它们串成歌曲。
5.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现代化的教学,自然离不开前人的智慧引导和自己不断的经验总结,但也需要具备现代化的教学条件。电教多媒体有生动活泼的动感、丰富鲜明的色彩以及立体的音响效果,可让学生通过看、听、说来学英语。
6.借助问题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设置问题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摘果子”。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八、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的理论培训和启动阶段(2015年3月)
1.界定课题、开题论证阶段。
2.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3.收集国内外关于有效性的情境教学的现有资料,组织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提高研究组成员自身的理论水平。
4.课题负责人通过问卷、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进行调查,了解教师与学生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组织成员学习有关资料,提出实验假设,完成实验的总体设计。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
1.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学期为单位为研究,逐步完成课题阶段小结。
2.重视情境的创设,建构相关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3.按课题的研究方向,分年级集体备课,采用“专题联教”方式反复实践,注意搜集相关资料,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方案,及时推广成功经验。
4.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写出二篇与专题研究相关的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
5.每月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教学情境。
第三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15年12月)
1.各种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
2.整理有效性的情境教学的典型案例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完成预设的课题终期成果。
3.组织有关人员撰写论文,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
九、预计阶段性成果:
1.课题研究方案
2.调查、实验报告
3.课题研究案例、论文
十、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及分工
1.前期准备工作扎实。
2.学校、社会的支持成为完成研究任务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