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方诗风》第20期暨纪念创刊10周年特刊之卷首语

(2018-08-18 13:39:11)
分类: 格律体新诗理论

《东方诗风》第20期暨纪念创刊10周年特刊之

卷首语

10年前,正值汶川大地震期间,“东方诗风”第4届年会暨采风交流活动在河北省武安市举行,主持人是现任站长王世忠(秋水涟滟)。我还清楚地记得,819日全国公祭日我们在北武当山下的索道站低头默哀的情景。

这次年会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就是出版《东方诗风》年二刊,并且决定了办刊方针、编辑班子。说干就干,年会结束之后,就密锣紧鼓地开始运作。年底,《东方诗风》的创刊号就在重庆问世了。从此,在多如牛毛、林林总总的诗歌民刊中,多了一家以建设新诗格律,建立格律体新诗为宗旨,风貌独特的诗刊。正如凤舞在本期自由诗部分的主持人语中所说,我们的诗观是“东方·和谐·真情”,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是“有情,有境;好读,好懂;求新,求深。”我们希望做干干净净的人,写干干净净的诗。  

有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10年过去了,来的来,去的去,奔着热闹和守着寂寞的,各得其所。最可贵是那些在这风云变幻的世间,不离不弃,始终坚守这块得之不易的阵地的诗友,支撑着格律体新诗的这一片天地。

《东方诗风》的发刊词,充分表明我们是自觉地站在新诗“二次革命”的队伍中,满怀使命感来出版这个刊物的。出版这份刊物就是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要使已经误入歧途的新诗重新回到符合民族诗歌传统,符合读众欣赏习惯的轨道上来。我们深知这是十分艰巨的任务,结尾那段话至今重温,我们还不能不怦然心动: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艰难的道路,就将行行重行行,不会停下脚步,一如迅翁笔下的"过客"。我们不计成败利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做启明星是幸福的,哪怕注定淹没在旭日的光辉之中;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就做个与风车搏斗的唐·吉诃德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2年,正值“东方诗风”论坛成立10周年,我们举行了庆祝活动。以第9期作为庆祝专刊,刊登了诗坛许多德高望重的重量级人士发来的贺词,对“东方诗风”表示热烈祝贺。这也表明,《东方诗风》出刊8期,已经以其独特的风貌赢得了他们的充分肯定,这使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深信6年之后,摆在诗友们面前的第20期《东方诗风》不但不会令人失望,而且可以看出她与创刊初期相比,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岁月倥偬,风云莫测,转眼新诗诞生已经百年。过去的一两年间,诗坛各路豪杰纷纷登台,亮相发声。评功摆好,不一而足。在西南大学举行的第6届华文诗论名家国际论坛上,我有幸做了大会主题发言,题目是《新诗百年:格律体新诗岂能缺席》,可以说代表格律体新诗界发出了响亮的声音。所幸,当此之际,格律体新诗没有缺席!一个世纪以来,格律体新诗的发展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历尽艰辛,但是始终贯穿着一条不曾断绝也不可能断绝的红线,因为她坚守了诗之为诗的底线,践行着新诗应该坚持的走向。

一部诗歌史表明,一种新诗体从酝酿到成熟,必然须要一段相对漫长的时间,往往需要几代诗人付出心血。以现代汉语为载体的新诗,没有现成的格律可以依循,我们很荣幸得以参与这一“创体”历程。如今我们面临的形势已经改变,《发刊词》那种悲壮色彩已成历史。我们坚信,在本世纪之内,新诗“二次革命”的任务必将完成,已经成立的格律体新诗与经过改造、完善的自由体新诗双峰并立、双轨并行的正常局面一定会形成。

末了,我们对所有曾为本刊付出各方面努力的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我们也要向几位10年间永远离开我们的诗友表示敬意与怀念。

让《东方诗风》紧随着新诗第二个百年的步武,开始她第二个十年的征程吧!

                                 ——诗酒自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