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律体新诗谱系.参差(对称)式与复合式

(2009-02-08 22:29:27)
标签:

诗节

格律

新诗

基准

闻一多

江南

杂谈

分类: 格律体新诗理论
(二) 参差(对称)式

1、单纯参差式:
比起整齐式,参差式可就更加千变万化,体式不可穷尽。只要想一想宋词中上下阕对称的词牌,就可以知道参差式格律体新诗是怎么回事,是什么模样了。二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青年诗人何房子师从邹绛先生研究格律体新诗,创造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基准诗节。所谓基准诗节,就是一首参差式格律体新诗中,其他诗节在行式、韵式上都必须“亦步亦趋”地复制、“克隆”的诗节。它通常是诗的第一节,是诗人灵感的产物,是诗人情绪律动的记录。闻一多曾对朱湘的《采莲曲》赞不绝口,称其具有内容与格式、精神与形体调和的美。全诗共5,节式完全相同,犹如“五胞胎”:那第一节就是此诗的基准诗节。
基准诗节的创造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自由,而一旦它得以成立,他又给自己带上了一副自制的“镣铐”。这真是一条奇妙的创作规律,也是一个不难掌握的诀窍。掌握了这个诀窍,诗人需要浇自己的块垒,不愁找不到好酒啊!写作参差式的格律体新诗实在算不得什么难事。随自己的意愿,给自己的“孩子”缝制一件美观合体的衣裳,不是很惬意吗?
需要指出,这种体式的作品,不但每节相应行的步数必须一致,字数也应该相等(即齐言等步),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建筑美。诗例:



宋煜姝


     啼鸟倦了吧
    茶烟散了吧
    那曾经玉兰花的窗


     迢遥的水驿,
    新月又如
    那曾经可采莲的江


     融雪弃梅
    檐滴落青
    像曾经泪晶莹的夜


     曾经的人呢?
    在流年水上,
    是不是还裁云,做

2、N重参差式:
  还有更加复杂的参差式作品,就是一首诗中,可以有两种甚至更多的基准诗节。例如闻一多著名的《洗衣歌》就是中间六节格式一致,首尾两节重复。如沙鸥的《重逢》就是这样的一首非常精美的小诗:
  是什么这样清醇?
邛海秋月、小城春


不,是你的泪

滴在我的额

是什么这样温暖? 
熊熊炉火、艳艳骄

不,是你的心 
贴在我的心
这样的作品,可以称之为“N参差体”。
3、节内对称式:这是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即每节内部对称,不断变换式样。举一个诗例,

老街

简云斌
是爷爷膝上发黄的书卷
藏着我童年的向
是奶奶手中绵长的线脑
牵着我思乡的诗

酸甜苦辣的日子
任风雨打湿了岁月的檐
悲欢离合的往事
随油灯模糊了青石板小

无论走过多远的路途
心中总有一扇打开的木
无论挥去多少的流年
夜夜梦见依然是你的沧……

参差不齐本来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对称原则像一位魔法师,使之具有建筑美,使之格律化了。孙逐明先生关于“对称原则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根本法度”的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三)复合式
就是诗既有整齐的部分,又有参差对称的部分。这样就给新诗格律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给体式的创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复合式的格律体新诗是整齐式与参差式统一在对称原则下的有机结合,是更为灵活,更为复杂,难度也更高的一种体式,相对于前两种类型,作品还不是很多,研究者的重视程度尚嫌不足。这是一片尚待进一步开垦的土地,很有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培育出更多美丽的诗花。诗例




行走在消逝中
宋煜姝

光影幢幢,

悲喜千重
    这是人


    只有色彩,
    没有温度的
    不是春



串不起脚印,
    扶不起影子,
    追不上流


    行走
    在消逝之中,

含笑
    在戏梦之


    云淡风清,
    天天天
    此诗
一、二节参差对称,三、五节为二步的变字整齐,第四节为节内参差对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