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播--以舞台鄂尔多斯婚礼为例
摘 要 鄂尔多斯婚礼起源于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的生活习俗。早期,这一独特的风俗从婚庆仪式到各个服装服饰等都非常具有蒙古族的文化性与典型性,是蒙古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在当今的社会传承中,该仪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我们现今的人们来讲,既要尊重传统,又要用变革的眼光去审视它,还原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同时用现代化的手段去保存它,传承它,使鄂尔多斯婚礼这个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良好地传承并发展下去。
对于文化的传承,现实生活中的保护固然重要,更需要我们从事文化艺术的工作者,深挖其文化内涵,并通过艺术呈现在人们面前。用艺术来再现,用艺术来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看到,感受到它的文化魅力,并自发地传承下去。
本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l、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方法,概念的界定及文献综述;2、传统鄂尔多斯婚礼;3、舞台鄂尔多斯婚礼;4、传统与舞台鄂尔多斯婚礼的融合与发展等。
传统鄂尔多斯婚礼中蕴含的服装服饰、音乐歌舞等,在蒙古族的传统文化里,自成一派,非常具有民族观赏性及独特性。将其搬上舞台,融合现今的声光电及艺术加工后,会是非常具有文化特色的一幕舞台剧。
本文研究鄂尔多斯婚礼的目的和意义也在此,经由传统文化中找寻最具有价值的闪光点,通过新的艺术包装与改良,变成舞台上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观赏价值的精品。
本文通过鄂尔多斯婚礼的研究,从传统文化角度入手,拆分开每个文化环节,找出有价值的细节,然后结合舞台表现手段及创作技巧,进行对比分析,力求根植在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创作出最佳的艺术作品。这就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关键词:鄂尔多斯婚礼,民族艺术,舞台,文化传承.
Abstract
Ordos wedding origin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is the local main ethnic-Mongolian thousands of
years living customs inherited from the national essence.Early
Mongolian nomadic lifestyle-oriented lived in the vast grasslands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the territory by the grass
door,frees grazing. Due to the vast,sparsely populated,the
traditional Mongolian ethnic wedding between tribes gradually
formed a unique custom,a large wedding ceremony,small apparel,are
very cultural and typical Mongolian wisdom and culture
crystallization. Ordos’S wedding by the state in 2006 included a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which shows its historical
value,cultural value,high artistic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iS the
need for our future generations the people trying to protect
cultural treasures and heritage. Times more distant,the greater the
difficulty of transmitting culture iS.Traditional culture changes
with time constant demise continue to reshape theconstant derived
from the new culture.for our people in terms of today,it iS
necessaryto respect for tradition,but also the vision of changing
to examine it.Restoringvaluable foIk culture.We should use modem
means to save it and show the goodhistorical value of the Ordos
wedding,as well as its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ing. For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real life is important,we need to
engage in artsand culture workers to ferret out of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presented in front ofpeople through art.Caring for
art reproduction and art promotion,SO that more andmore people can
see charm of its culture,and spontaneous handed down. and feel
theOrdos wedding include the Hada set。wearing bow to take
pro.behind closed doorsgreet husband,fame asked Geng,sending the
pro-road orientation thanks to the stove,the wedding celebration
and SO on.Each session there are a number of small practices,also
are very ornamental and culture. Inherent in the traditional OrdOS
wedding apparel.music and dance.traditionalMongolian culture,a
separate faction,is very ethnic ornamental and unique.Thefusion of
modem sound and light and the artistic process is the very scene
oftheat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Ordos wedding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the
brightspot of the most valuabl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o find the
art of packaging andimproved cultural value,artistic value,as well
as ornamental value boutique,into thearena. Ordos wedding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ulture,splicing openeach
cultural links to find out the juicy details 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means ofstage presence and creative skills.We try to strive to
be rooted in traditional cultureconnotation,creating the best works
of’art.This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Key words:Ordos
wedding,ethnic arts,stage,cultural heritage Undo edits
2J
目 录
绪 论…………………………………………………..5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意义…………………….……………….5
一选题背景…………………….…………………..….5
二实地调研的意义………..…....……….……...….…..7
第二节论文研究目的及方法….…….……..……………......
9
一研究目的…………………………………………….9
二研究方法…….………..…….…...…….…..….....10
第三节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11
一概念界定….……………………...……………..…11
二研究综述…………………...……….……………..
12第一章传统鄂尔多斯婚礼……………………………………
15
第一节传统鄂尔多斯婚礼…………………………………..15
一哈达定亲…..………..……..…...….……...….....15
二配弓娶亲.……...….…..…....….……...….........15
三闭门迎婿……………………………………………15
四
求名问庚……..…………......….....…..….….....
16
五送亲上路.…...……………...…......….…..….....16
六迎亲拜灶…………….…………..….………….....16
七新婚庆典…….………………….…..……………..17
第二节传统鄂尔多斯婚礼中包含的民族文化艺术元素….….…......17
一鄂尔多斯婚礼中的服饰特色……........….……...….....17
二鄂尔多斯婚礼中的音乐文化...................................18
三鄂尔多斯婚礼中祝辞文化………..…..………………...22
四
鄂尔多斯婚礼中蕴含的宗教文化…...….….……....…....24
第二章舞台鄂尔多斯婚礼……………………………………26
第一节舞台鄂尔多斯婚礼发展历程……………………………26
第二节舞台鄂尔多斯婚礼…………………………………..27
第三节舞台鄂尔多斯婚礼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29
第四节运用现代舞台艺术表现的鄂尔多斯婚礼…………………..33
第三章传统与舞台鄂尔多斯婚礼的融合与发展……………………35
第一节传统与舞台鄂尔多斯婚礼的比较研究…………………….35
一艺术角度....….…………………………………….35
二文化角度.....…….………………..…...………....37
三
民俗角度...……………………….………………..39
四时代特征…………………………..……………….40
第二节传统与舞台鄂尔多斯婚礼的现状………………………..40
一传统鄂尔多斯婚礼现状…………………………………40
二舞台鄂尔多斯婚礼现状…………………..…………....41
第三节舞台鄂尔多斯婚礼存在的意义….………..….….….….42
一传承意义...……..…………....….....……….......43
二教育意义.....……………………….…..……….…43
三文化意义.….………………………..………….....44
第四节传统与舞台鄂尔多斯婚礼的融合与发展(以舞台鄂尔多斯婚礼中的舞
蹈为例)……...…..…………….……..…….………...45
一创作借鉴现代艺术技法,丰富传统艺术的单一性……………..45
二现代音乐给传统音乐注入新活力………………………….46
三传统风格与现代人思想个性的相融………………………..46
结
语………………………………………………….48
参考文献………………………………………………50后
记………………………………………………….56
绪
论
本章主要论述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以及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方法,并通过从文献资料里找寻有价值的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意义 选题背景
1、鄂尔多斯婚礼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蕴涵丰富、保存完整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蒙古族是这一地区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蒙古民族风俗礼仪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其中,鄂尔多斯婚礼,已经传承了700多年,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风俗和仪式。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吉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并体现了蒙古人民百年来大漠生活的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因此,鄂尔多斯婚礼广为传颂,吸引着无数中内外学者的关注。
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展开万年的历史长卷,人们不难发现,历史文明的播种者,己无数次在这片曾经蛮荒的土地上,耕耘出璀璨明珠和累累硕果。鄂尔多斯蒙古族是成吉思汗时代的各部精英的后裔,鄂尔多斯婚礼中所映射、传承的恰恰是自那个时代以来,沿袭下来的帝王宫廷文化,祭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音乐文化,生活习俗文化等的综合再现。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文明脚步从容的踏上了这块土地,外来文化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它。越来越多的文化融合,使得历经数百年来的习俗正在慢慢演变。如今,我们势必要保护这片老祖宗留下宝贵传统文化。鄂尔多斯地区传统文化是一个较有特色的实例,在考察调研之后,我们有望找到一条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并繁荣的路子,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提取出来,用现代的艺术形式进行选择、继承并很好的发扬下去。
2、鄂尔多斯婚礼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
鄂尔多斯婚礼沿袭古法,有一套独特而完整的仪式。集蒙古歌舞、饮食文化、当地风俗于一体,具有显著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我国于2006年5月20日,由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将鄂尔多斯婚礼收录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503IX一55)。它最大的特点是继承和发扬了蒙古族特殊的生活方式,是蒙古族精神内涵、个性及世代沿袭下来的生活习惯“活”的显现,是鄂尔多斯蒙古族聚集区人民生活片段的缩影,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从歌舞、饮食、服饰、配饰等方式代代相传。鄂尔多斯婚礼以其生动优美的婚礼祝词、内容丰富的民俗风情、热烈浓郁的英雄崇拜和虔诚古老的宗教信仰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婚礼过程中歌舞相伴,传递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透过热闹纷呈的婚礼画面,可感知蒙古族精神世界的丰富,民族性格的豪爽,极大程度地保存和传承了旧时的礼仪与文化。而这种文化以自然习俗的方式保留下来,并随着时代变迁、蒙汉通婚等外在因素,逐步在退化或是改良,这是“活”文化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最薄弱的部分,传统的鄂尔多斯婚礼文化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消弭。
我们现阶段缺失的正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现代艺术文化的供给与深挖。这种觉醒的匮乏直接加重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难度,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科学、规范、持久的以完整体系来保护与传承,使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合、进一步将民族文化特色发扬光大终成空话。
3、结合自身优势,将民族传统文化搬到现代舞台,使其创造更大价值
通过实地调研,我发现鄂尔多斯婚礼这一表现形式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可以反映出蒙古族日常的生产生活状况,更为重要的是它将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配饰、音乐、舞蹈等诸多元素融为一体。把它搬上舞台使其艺术化,一方面可以比较原始的程序鄂尔多斯婚礼的原貌;另一方面,可能丰富我们的民族舞台艺术。
依托于蒙古族的风俗习惯,融入现代的艺术手法,将这一幕精彩搬上舞台,令其完美的再现于世人眼前,用先进的声光电手段进行包装,并进行完好保存与推广,从而将“鄂尔多斯婚礼”中的文化精髓灌注到现代艺术中去,既保留了非物质文化的原貌,又衍生出了新鲜的少数民族艺术风格。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把民族文化的内核深挖,才能使艺术的根系粗壮而深密,才能令艺术的枝叶繁盛而多彩。
很多专业的文献书籍中也对鄂尔多斯婚礼有所研究,其视角大多集中在婚礼服装、配饰、歌曲、舞蹈等范畴,但各单元经常独立出现,未能以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研究,更谈不到创新,未能达到将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与现代舞台元素融合的层面。如果我们的视线永远只看到“传统”,只强调“传统”,那“传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沉重,反而会在不知其意的情况下成为巨大的负担。如何将
“传统”中的核心文化与现实艺术、舞台表现相互借鉴融合,其实才是我们新时代所要研究的新课题。
在上世纪70年代,由鄂托克旗乌兰牧骑的银大宝等一批老艺术家总结民间鄂尔多斯婚礼,经过艺术加工后,首次将其搬上舞台。《鄂尔多斯婚礼》一经推出,就在全市各乌兰牧骑推广开来,成为鄂尔多斯市各乌兰牧骑的保留节目和外出必演节目。20多年来,《鄂尔多斯婚礼》演遍内蒙古自治区和祖国大江南北,经久不衰,鄂尔多斯民歌和舞蹈在当代成为蒙古族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并备受推崇。《鄂尔多斯婚礼》民俗风情表演、鄂尔多斯筷子舞、盅碗舞已打造成为蒙古族知名的艺术品牌。
这是一幕传统文化与现代舞台艺术的激情碰撞,在生动而富有层次的演出中,鄂尔多斯婚礼经历了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的改良过程,并随着时光的流转而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与生机。传统婚礼文化中,在世代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完成着它的蜕变,每个时期都会保留旧有的习俗,也会不断地吸收当下新的仪式;舞台上的鄂尔多斯婚礼,也同样经历着这个不断改良的过程。我们所应要做的事,便是如何更好的利用现代舞台艺术,完整完美的再现出非物质文化的精髓,并在其保护与传承之路上,贡献出我们最大的力量。
二实地调研的意义
l、实地走访
本人于2011年lO月25日开始,跟随朋友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各苏木、嘎查及周边地区,不定期的参加当地纯正的鄂尔多斯婚礼。在来这里之前,我对鄂尔多斯婚礼只知道“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唱蒙古歌、跳蒙古舞”,但对具体的仪式流程、服饰要求、音乐舞蹈详情等知之甚少。到了这里,亲身参与到婚礼的整个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从前的认识有多么肤浅。乘马娶亲、闭门迎婿、求名问庚、献羊祝酒、新娘上马、迎新跪拜等每一个环节无一不体现着蒙古族特色。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工艺精湛的蒙古族婚礼服饰,悠长舒缓的乌日汀哆民歌,感受着这些草原深处、马背上民族的独特魅力。经过老一辈艺术家的整理加工后,将其搬上舞台,更加突出这一魅力的迷人之处。鄂尔多斯婚礼直到今天依然活跃在艺术舞台。在演出的同时,根据人们观赏品味的变化,艺术家们不断对歌进行改革,进一步突出了舞台鄂尔多斯婚礼的传统化、通俗化、民俗化,以及鄂尔多斯蒙古族独特的新婚仪式,强调与观众的交流,让观众扮演婚礼的嘉宾,增强了演出的互动性。
2、理论意义 (1)舞台鄂尔多斯婚礼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根植于传统鄂尔多斯婚礼文化的土壤上,民俗民风里所包含的民族音乐元素、服饰元素、宗教元素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需要我们传承与发扬。通过积极的搜集当地民俗的第一手资料,经过艺术加工,提炼,排演,使其完美的搬上舞台。
(2)鄂尔多斯婚礼中的独特元素,都有显著的艺术价值,更有搬上舞台的价值
通过对鄂尔多斯婚礼中音乐元素、服饰元素、民风民俗等的研究,笔者发现大部分仪式、歌曲、人文都极具有艺术性,可供研究,并从中发现搬上舞台的各种表现形式。通过对舞台表演来分析少数民族心理,及其对色彩的理解和音乐表现形式等。通过将舞台表演与现代舞台元素、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现代人审美的完美结合,进一步达到和谐与统一,为更好的宣扬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3、现实意义
(1)有助于鄂尔多斯婚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婚礼的研究,从学术的角度引起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关注,通过详细的研究论证,对鄂尔多斯婚礼中包含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华更原始的呈现在舞台上,用舞台文化表演推广,使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2)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发扬与创新
传统的鄂尔多斯婚礼中的文化艺术与社会进程脱节,发展缓慢,导致鄂尔多斯婚礼中的歌曲、舞蹈、祝辞、服饰等元素,依然保留着旧有的传统。把鄂尔多斯婚礼搬上舞台,不能原样照搬,要有创新、有发展、有改良、有升华。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在舞台艺术中体现,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重新演绎。以文化艺术精髓为核心,将其内涵及表现形式结合当今社会实际,并予以创新。利用多种表现载体拓宽发展道路,提升民族文化艺术魅力,让传统文化登上更为广阔的舞台。
(3)有助于提升舞台文化,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丰厚的内涵
将鄂尔多斯婚礼搬上舞台,不仅丰富了舞台艺术,利用当今的舞台表演及手段,使得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时代不同,艺术文化的衍生与发展也不相同,不断的挖掘与改良,从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得到滋养,更利于提升舞台艺术。第二节论文研究目的及方法
研究目的
本论文以“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播”为题,以“舞台鄂尔多斯婚礼”为例,通过对伊金霍洛旗实地走访,对鄂尔多斯婚礼中独特的民族服饰、音乐、舞蹈、风俗等诸多方面研究分析,结合当今的舞台表现手法及表现形式,将鄂尔多斯M辛L更好的搬上舞台,更好的艺术化传播下去。研究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如何将所研究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展现其精髓,结合自身,联系实际,进一步将舞台艺术深入地挖掘,不断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本文的主旨在于,在现今这一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将鄂尔多斯传统婚礼文化与现代文化、舞台艺术更好地融合。同时,在以往传统的艺术传播方式基础之上,利用高效、快捷的网络平台,以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迅速、更便捷、更高效的呈献给大众。
二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是研究少数民族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参加蒙古族鄂尔多斯婚礼的全部过程,在“线人”的带领下融入当地蒙古族人群,可以接触到最真实的蒙古族民俗民风,通过深入参与观察,详细了解体验鄂尔多斯婚礼过程,观察、研究并记录婚礼所涉及的蒙古族风俗礼仪、衣食住行、服饰特色、蒙古音乐、歌曲、舞蹈艺术等,进一步加强对蒙古族居民的生活习惯、民族艺术等方面的认知,使掌握的资料更加准确、完整。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分析、整理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对于鄂尔多斯婚礼的历史起源、发展,鄂尔多斯婚礼中包含的蒙古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变迁等未能在田野调查法中获得详细内容的部分,需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参考文献的主要来源为:相关书籍、学术论文、期刊杂志、网络资料等。这些都使本论文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比较分析法:在对文化、艺术的研究中,经常会用比较分析法来研究文化艺术的共性与规律。对于文化、艺术的研究,既是思辨的,又是实践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因此加强文化艺术研究的实践性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鄂尔多斯婚礼的研究过程中,比较分析法是最直观,最有效的研究方法。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鄂尔多斯婚礼与现代婚礼都反应了人们喜庆、热闹纷呈的婚礼场面,人们对新人的良好祝福。这不仅是所有婚礼的共性,也是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性。而“献羊祝酒”、“献羊祝酒”、“佩弓娶亲”、“途中野宴”、“求名问庚”又体现了浓重的民族特色,还有鄂尔多斯婚礼中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色彩艳丽的婚礼服饰,辽阔深沉的长调歌曲。其本身就极具观赏性、艺术性、表演性。这些又与现代舞台艺术特性不谋而合。
通过比较分析,本文在对鄂尔多斯婚礼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比较分析法将婚礼文化、传统文化与舞台艺术、现代艺术进行比较研究,明确其特性,发掘其共性,对于将民族传统文化及表现形式与现代文化、舞台表现相融合,明确鄂尔多斯婚礼搬上现代艺术舞台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拓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今社会的发展道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实际指导意义。第三节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概念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口头传统和表述;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承,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这里所说的鄂尔多斯婚礼即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它集鄂尔多斯歌舞、饮食、文化、礼仪、风俗于一体,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它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现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地区伊金霍洛旗。生活在伊金霍洛旗的蒙古族,大多为达尔扈特部的后裔,都是直接为元代宫廷服务的卫士歌手的子孙,他们世代相传,较多的保存了当时的文化,所以其独特性与魅力是任何地方的蒙古族婚礼所无法比拟的。
乌日汀哆: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汀哆”,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特点为字少腔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