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战时期的节约建国储蓄券

(2022-10-27 17:26:23)
标签:

杂谈

抗战时期的节约建国储蓄券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政府在大后方发行的一种具有货币性质的证券。政府凭借行政权力,一方面大力宣传购买,另方面强制执行、硬性摊派。它既是政府搜刮民脂民膏的工具,客观上对坚持长期抗战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在分类方面进行探讨。
抗战时期的节约建国储蓄劵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坚持抗战,国民政府通过“四行二局”发行了节约建国储蓄劵。民国28年12月,制定了《节约建国储蓄劵推行办法》,30年初正式开始发行。该劵分甲、乙两种,均系定额存单形式。甲种为记名式,存满六个月后,可随时支取一部分或全部本息,期限最长十年,利息为年息8—12%。乙种为不记名式,可自由转让,不能挂失,期限一到十年,到期按储蓄劵面额兑取。初期储户对象为机关、学校、部队、团体的工作人员和工矿企业职工,要求按工资收入的5—10%认储。31年6月,政府又规定公私企业、行号应以当年利润的30%认购,并在发放股息红利时搭销储蓄劵;还规定凡有房地产租金收入的,每年按一个月的租金标准认储。32年财政部盐务总局又规定收购盐斤时搭发储蓄劵5%。33年5月,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通知全国各分支行办理贷款时搭销储劵,其他行局亦有相似的布置,甚至在解付大宗汇款时,也要搭发储劵。同年,国民政府内政、财政两部又强制推行“乡镇公益储蓄”,要求每家农户每年至少储蓄一次,每次不少于一百元,使用的也多是此种储券。可见,在抗战中后期,节约建国储蓄劵推行之广、发行之多是罕见的,带有强制性,并在某种程度上替代货币。因此,在制作上比较讲究,多有水印和印记。
节约建国储蓄劵因发行广泛,故种类繁多,以品种分有甲种、乙种。以发行分有四行联合发行(中央信托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三行联合发行(中央信托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单独发行,邮政储金汇业局单独发行。以印制分有中央信托局印制处、商务印书馆承印、大东书局承印、大东书局香港印刷厂印制、中国大业公司印、重庆京华印书馆、重庆华南印刷公司印、浙江印、广西印、福建百城印、江西印、还有未标明印制处者等等。以面值分有伍圆、拾圆、叁拾圆、伍拾圆、壹佰圆、伍佰圆、壹仟圆、伍仟圆、壹万圆。以大小分,同一面值劵面其他均同,只卷面宽窄不同。以功能分,有用乙种劵改为甲种劵的,有用作购粮储劵的,也有用作乡镇公益储劵的。
下面,以发行、印制区分,将我收藏的四大类二十五小类四十四枚不同储劵依图解说。
(三)、中国农民银行发行
九、中国农民银行发行,中国大业公司印乙种券,伍元、拾元,见图四十二,图四十三 。未标明印制单位的乙种券伍圆,改为甲种劵使用,背面空白,见图十八。(还有红拾圆)。
十、中国农民银行发行,重庆华南印刷公司印制者:伍拾圆小张,背面空白,见图三十  。兰壹佰圆,万县农行用,背面空白,见图十九。(还有红伍拾圆券,红壹百圆券)。十一、中国农民银行发行,中央信托局印制处印制者:伍佰圆,贵阳农行用,背面空白,用作乡镇公益储蓄券,见图二十。壹百圆,同上,见图三十一。(还有蓝拾圆,标有“中华民国32年10月1日发行”)。
十、中国农民银行发行,重庆华南印刷公司印制者:伍拾圆小张,背面空白,见图三十  。兰壹佰圆,万县农行用,背面空白,见图十九。(还有红伍拾圆券,红壹百圆券)。十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浙江印刷厂承制者:红拾圆,潼南农行用,见图三十二  十三、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福建百城印务局印制者:红壹百圆,龙泉农行用作乡镇公益储蓄券,见图三十三。还有伍佰圆。十四、中国农民银行发行,未标明印制处者:一张伍拾圆,背面有本息兑付表,潼南农行用,见图三十四  。又一张兰拾圆,背面空白,永安农行用作购粮储券,见图三十五  。两张不是一个品种。(两品种都有红伍圆)。十五、中国农民银行发行,江西合群印刷公司制者:壹百圆小张,当乡镇公益储券用,见图三十六。还有伍拾圆  十六、中国农民银行发行拾圆、伍拾圆、壹百圆一套精美节约建国储蓄券,和农行纸币一样,有农村美景图,价值昂贵。
十七、中国农民银行发行拾圆、伍拾圆,正面图中有“节约建国”四字,背面有本息兑付表。
十八、中国农民银行发行,大业公司印制蓝伍拾圆。
节约建国储蓄劵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很难收齐。尽管当时发行量大,但时过境迁,经过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也所剩无几了。解放战争爆发后,国统区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各种储蓄都无法开展,节约建国储蓄劵也就寿终正寝,进入收藏领域了。本文抛砖引玉,望专家、藏家补充斧正。

注:本文第一段是根据《贵州省志•金融志》有关资料所写,特此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