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对张狂

(2010-04-03 21:47:31)
标签:

王如米

90后

杂谈

分类: ■王如米■记录

 《青年文摘》有一篇文章说,有多事的社会心理学家曾列出为人“成熟”的几项关键标志,其中就有要求“真正懂得人比人比死人的人生道理”的。也就是说,成熟的人已经心气平和,不会再那么傻乎乎的总拿自己去跟别人对照比较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是一种颇为超然的境界。

  由此可见“见贤思齐”这个古训是十分恶毒的,不仅号召人们要常常以人为鉴互相警醒,而且还要煽动人们专找些贤达佼佼的成功人士去比较,这就太要命了。

  我或许即算是那种中毒较深的人,所以至今胡思乱想,一直难得不糊涂。 

  13岁时,我就敢拿自己与我们的万世师表孔夫子作比较了。那时不知天高地厚,看到孔夫子说“三十而立”,即窃喜,因为离“而立”还有17年的我,和在一个大院长大的小伙伴们相比,己是小有名气了,以为自己比孔圣人还“圣人”。哈哈!然而再过了3年,就明白什么叫高下立见了。我如今怎么却觉得自己做人是越来越糊涂,越来越分不清人生之所以然了?这种所谓少年不惑,现在好像也是跟流感一样十分流行的。 

  的确,如今我在美国,日常被人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恐怕就是:Any question?(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么?)美国人就是这样,把一个人提问题的能力往往看得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比回答问题的能力还要被看重的。

  记得我第一次在美国课堂见到我第一任老师时,他也是非常慈祥地一再问我:Any question? 很可惜,当时我的英语实在太差,只能坐在他的面前急得干瞪眼。结果老头以其特有的敏锐洞察力对同学们说:这个中国小伙子的目光很特别很有神(wonderful)!并且,大概他也看出我其实是有着满肚子的问题要向他请教的,只可惜无法用语言沟通。 

  过了今年17岁的生日以后,不知为何,我常常地都会觉得自己的心绪犹如当日面对老师时候的情景,对人生对未来充满了困窘与迷惑。我总觉得有一个声音在上天回荡:Any question? 可我只是无言地仰天而视。

  可以肯定,我这不是因为少年不惑。而至于上天是否还会觉得我的目光wonderful,就真的只有天晓得!

  再不敢见贤思齐的胡思乱想了。但是既然孔夫子说过“三十而立”,说实话,我对自己十多年后的命运也还是十分好奇的。

  这样想时虽然依旧自讨没趣,却绝不张狂。上天知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