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如米90后教育 |
分类: ■王如米■虚构 |
十六岁的时候,我整天在北京祟文区的大街上闲逛,我是辍学无业青年。
一天,可可来我家找我。可可是我众多的狐朋狗友之一。关于他们,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他们必须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存在于我的周围,让我伸手可触,并不遥远;其次,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应该会于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在某个特定的地点以某种特定的理由喜欢上我,或者是我喜欢上他们,人世间的感情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放出奇异的火花。至于可可会是前者还是后者,我并不太清楚。
可可说,你为什么不去写小说哪?你这么有个性,不写岂不是浪费?你应该多学学人家韩寒郭敬明,毕竟你没事可做嘛。可可眨着眼睛说。
对于她这种幼稚的想法,我实在不好回答。我告诉她,并不是所有没事做、有个性的人都应该去写小说,也并不是所有青年都会象韩寒那样用自已的臆淫去奸污别人的智商还说是写小说,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象郭敬明那样把别人的文字移植成自已的,并且说这是他的小说。其实高手都是游离于文坛之外的。
我觉得你会是一个好作家的,你真的应该尝试去写一些东西。可可走的时候捏了捏我的脸认真地说。
其实讲真话,我是热爱写小说的,我爱一切与它有关的东西,之所以会选择辍学,也是我自己的主意,尽管遭到我老爸的强烈反对,但我还是坚定地辍了学,其实我内心真实的愿望就是想要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写小说。现在既然可可也说我行,那我想我就应该试一试。
于是我打开电脑,开始创作我的第一部小说。
小说刚开了个头,老爸的电话来了,他在海口对着手机用一种很高昂的语调对我说,儿子在干什么啊?老爸明天回北京。
老爸一年呆在家里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月,他总是出差,记忆中我懂事以来他就这样,如今我也习惯了他不在身边的生活。
该如何形容我和老爸之间的感情呢?我找不到贴切的词语,那好,就暂且用微妙一词代替吧。
我告诉电话里老爸的声音说,我在写一篇小说。
写小说?你什么时候想着写小说了?
几天前,有个女孩说我能写好,我就想试试。
我常常会陷入这样的矛盾苦闷当中。一方面,他是我老爸,我爱他,胜过爱我自己,我期望着我们能互相进入对方的心灵世界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另一方面,我越来越发现跟他沟通存在着障碍,每次当我试图想跟他聊点什么的时候,在他的思维面前,我望而却步。
老爸出事了。
我赶到医院的时候,他正在病床上躺着,全身缠满绷带,一群皱着眉头的亲戚在床边围着,姑妈在一旁悄悄地哭泣。
看到我回来了,老爸用力地笑了笑,说儿子,你回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老爸从海口回来和他的一帮哥们喝了酒,喝了很多。开车回来的时候和一辆公汽撞了一下……很幸运,命没丢。
躺在病床上的老爸比以往都显得安详,从他苍白的脸上,我明显地看到了生命的脆弱。
他说,儿子你还好吧,别为老爸担心,我还死不了,你可要照顾好你自己。你小说写完了没?没写完就别写了,这种玩意儿闲着没事玩儿可以,别太认真,有空多学些东西, 英语什么的还在学么……
老爸,我不把写小说当玩儿的东西,我觉得它比英语重要。我打断了他的话。
他的脸色变了,真的变了,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得出来。
可怜的老爸,他都这样了,还未能理解我。可怜的我,老爸都这样了,也还未能理解他。
就这结局?
嗯。
这都哪儿跟哪儿呀?
这就是我的小说。
那好吧,祝贺你,终于写完了,我也要走了。
走了?
走了。我下个月出国,你送我吗?
看情况吧。
好吧,不过无所谓,反正送我的人很多。那就再见?
再见。
挂上了可可打来的电话,我突然想起今天是我十六岁生日。
该怎么庆祝我十六岁生日呢?去逛街吧,我突然想起我已经差不多一个月没逛街了,那就去吧。
我坐公汽,我过马路,我穿越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