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读经典我们也诗意

(2009-10-28 12:39:02)
标签:

王如米

90后

教育

分类: ■王如米■事实

不读经典我们也诗意

 

    “不读经典,只重流行,造成了中国文化水平的急剧下降。” 这是一位学者的结论。同样,不少当代所谓专家也认为,文学经典培养的是一代有趣味有诗意的中国人,而这一切正在慢慢失去。在现在图像文化快餐时代成长起来的我们90后眼里,文学经典其实并不是我精神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当中有多少人阅读过《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百年孤独》、《复活》等名著?但现实是,我们这一代中有趣味有诗意的大有人在。

 

  在“专家”大脑里,他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有今天的文化水平,是因为他们在他们的年轻时代读了几本经典名著。我承认,他们这一代人读的书确实是经典,可在他们那一代人年轻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封闭时代?人们在精神饥渴之余,看什么都是新鲜的。我有心在网上查一下1979年和本年度国内出版物的总量比较,用数字来说话。那绝对是一个比越南对美国篮球比赛的比分还要悬殊的数字。就算那时已经出版成书的,大多也是重印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被赋予了历史之厚和时代之重的名著。所以阅读的热归热,局限却是客观存在的。我老爸就常对我说,别看老子当年能看到的书就那几本,可那都是好东西啊。我非常同意。因为老爸那时候不能上网,业余时间只能反复看那几本“经典”。

 

  而现在,我们处在一个阅读对象以及资讯近乎饱和的时代,既然是这样,那么现在的我们为什么非要抓住沙滩上几块漂亮贝壳,而对面前的那片海洋置之不理呢?这是我们的时代,我们有权选择。

 

  首先,流行文化并不像我们的父辈们想象的那样,都是藏污纳垢糜烂不堪且毫无意义的(当然经典名著中也有不少的糟粕)。如果有心,你同样可以在一些畅销书中发现那些名著的厚重,而且我觉得流行文化对人性的关注,是那些名著所不具备的,它很适应这个时代,很积极。

 

   第二,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两件东西,利益和压力。这又很自然地把我们这一代人的阅读,往实用和娱乐这两个方向引导,感到压力就要放松,看到利益就要学习,这是个现实的问题,不可否认。现实,是如今这个社会的生存之道。

 

   最后我想说的是,伴随父辈们成长起来的那些经典名著,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流失了,不存在了。我身边的朋友,经常会讨论一些关于三国红楼的问题,他们都有着各自的见解,如无阅读,何来见解呢?另外在一些网站上,这些经典名著居高不下的点击率下载率,不也能说明问题吗?经典和流行文化之间,不应该对立起来,它们需要的是融合。

 

     如今丰富的出版物开拓了我们的阅读面,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于是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除非某部作品对于某位读者有特殊的意义,否则,当年那种翻烂、倒背某些书籍的现象绝对不会出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玩的就是欲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