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诗意的时代

标签:
王如米90后文化 |
分类: ■王如米■身边 |
很小的时候,爸爸教我读唐诗,有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爸爸给我讲解了很长时间,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古人怎么这么清闲啊?做古人多好!爸爸说,古人的生活可不像现在,早上上班要赶车倒车,还要抢在时间期限内打卡;中午,好多公司都不让回家休息,吃快餐盒饭,筷子一丢又坐在写字台前;终于下班了,还要去学外语学电脑,拿各种各样的结业证书;或者在灯下自学充电。总之是要应付紧张的生存、残酷的竞争,哪里还能闲敲棋子?于是,从那以后,古人至今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是这样的:衣袂是宽大的,思想和手袖在里头,游刃有余。
古人去看朋友,乘一叶扁舟,下船,过石桥,看到朋友的茅舍了,却不进去,长袖一甩,回身便走,叫做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慢慢地倚杖觅归路,抬头一瞥星斗阑干,低眉闻听稻香蛙鸣,因为时间多的是,不急不急。与朋友有约,清风先来了,故人尚未到,于是灯下闲敲棋子,何其散淡!生命的余裕真是比衣袂还要宽大啊!
古人有闲情逸致,便吟诗作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偶闻黄莺林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想想看,今人真正是惭愧得紧!这个时代好得很,无数的歌都唱遍它的好。但这时代逼走的是诗意,是闲情,是王维和李商隐。英雄是出了好多,这英雄叫我们这些后生们学习什么?赚钱赚得快,来钱来得大。这没什么不好。但人要钱赚得快又赚得大,那可就没有什么时间吟诗作画了。
英雄是要的,因为时代要造英雄,英雄也要造时代。但没有诗意的时代能造出诗意的英雄来么?没有诗意的英雄能造出诗意的时代来么?
看来诗意这东西要不要像书签一样夹在薄薄的人生里,实在是迂腐之思。有也好,无也好,于时代的前行有什么大碍?紧张了,要松弛松弛,有的是地方!大富可以去打高尔夫,亚富的也可以打网球;小康点的,也可以在自己家里唱卡拉 OK,松弛了自己,紧张了邻里。还有洗脚城,泰式中式的按摩院,不洋不土的咖啡酒吧……要怎样松弛便怎样松弛,要怎样消闲便怎样消闲。
但诗意是统对没有的。这些消闲,花钱便可得。惟有诗意,掷再多的银子只怕也难办。
还能怎么办?没有谁需要诗意,也没有谁省得诗意。那是古代的事,古人的事。不提也罢。所以,我要说的是,如今这个时代是没有英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