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点多,我还在迷糊,我家的小人儿就开讲:“妈妈,起床了!爸爸,起床了!太阳要晒小屁屁了(其实今天一大早就是一团迷雾,太阳公公还没起床呢!)。”得,我也不敢怠慢,赶紧爬起来,第一反应是把女儿的衣服拿过来,下意识地知道她要自己穿。谁知女儿只把衣服拿在手上,自己还在兴头上,自说自话,我一方面拍她着凉,另一方面觉得早上时间紧迫,再磨蹭又要迟到了。我就把毛衣拿过来,朝她头上一套,然后拿她的手准备穿袖子,我就怕她会闹,边穿边说:“女儿,我们握起拳头钻山洞喽!”岂料,这个小丫头放声大哭:“我要自己穿,我要自己穿!”一边哭,一边扯毛衣,我知道不能硬来,就把毛衣给她脱下来,“好好好,妈妈对不起,你自己穿。”好了,不哭了。接着,她爸走进来,很伤心地说:“小兔子死掉了!”我本来想制止他这么直白的表达,可是已经说出来了,我赶紧叉开话题。又回到穿衣的问题上,小丫头还是光要自己穿,楞是不动手。看来,不硬来,就真的要迟到了,因为要理顺她的情绪,没有半小时是不行的,哎,就做个恶人吧。事实上,她爸的那句话已经进了她的思绪了,也许她是在表达她的郁闷和她的伤心,只是时间不给机会。或者我为一时的上班不迟到,而漠视了她的情感。结果这个小姑娘就发飙了,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我就是要自己穿!”已经这般情形了,我还是恶人作到底吧,硬是把毛衣给她穿上。为了调整她的情绪,她爸放巧虎DVD《我学会刷牙喽!》这家伙竟然是边听边哭(有唱的,她听;有一个片段说再见的,她哭!)就这样,为这穿衣还是花费了一小时,从时间和精力上也是双重消极的消耗。为此,我做个总结,吸取小人泪的教训!也说说我到底进步在哪?
第一错:不该把赶时间的紧张情绪传给孩子。早上是一天的新开始,也是一个好心情的前奏。小小孩正处在动手自理的黄金时期,她需要自我成就感的满足,更需要家长的肯定。“我就是要自己穿!”其实是反应了孩子需要尊重和肯定的意识。在我们成人看来,早上时间太紧了,她自己穿衣太慢,大人2分钟,小孩要10分钟,甚至更长,哎,一想到刷牙洗脸10分钟、吃早饭还要30分钟、出门路上还要30分钟甚至更长,头都大了,无疑紧张烦躁的情绪无形地影响小小孩的心情。“我要自己做,我能行,妈妈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剥夺我的权力啊!一看我慢就上火,你知道吗,我是让妈妈你知道,我可以象巧虎、叮当狗一样自己穿衣服了,我只是花了一点点时间,先看看我要穿的衣服,好不好看,是先从头套,还是先穿袖子?为什么就不给我这个时间呢?
第二错:企图用家长的权威强行震摄小孩。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孩子不是犯了有关是非的错。恰恰相反,是需要鼓励和肯定的行为,尽管这种行为需要家长牺牲一下时间,多一点耐心。“妈妈,你催我,我真的很紧张啊!可是,你不能强硬地给我穿上!我真的很害怕你发火的样子,那眼神,那语气,不好!不好!我要妈妈!我要温柔和蔼可爱的妈妈!不要一个老是绝对高高在上,漠视我的做法的坏妈妈!”(写到这,我突然明白了一个现象,每当女儿和我别扭哭的时候,老喜欢说“我要妈妈!”我还老是纳闷,我就在呀,怎么还喊我要妈妈呢。原来她是在渴望我快恢复好妈妈的状态,她需要一个能懂她的妈妈呀!!!)
第一进步:我其实没有发火。我知道不能强硬要求女儿按照我想的速度去做。我给了她一个缓冲的二次时间,只是小人儿的情绪被破坏了,一时不能平静下来,我没有使用严厉的用词,去吓唬她。哎,当妈的还真是不容易,不用智慧和耐心还真是很难平和的搞定小丫头的哭闹状态。
第二进步:少说多做。少说就是不再叽里呱啦炮轰一通大道理,其实在小人儿大哭时,说的太多只能起反作用,无济于事。所以我也学乖了,浪费口舌,没有积极作用的事俺也不干了!
多做就是让她自己慢慢穿,等到她平复情绪,再给她整理,及时调整状态,包括我自己的。我乐乐呵呵,估计小姑娘也就顺势破涕为笑,这不,刚刚还眼泪鼻涕一大巴,马上就笑眯眯地说:“妈妈,我自己喝香飘飘好不好?”哎,哪能再说不好呢,喝就喝吧,不过俺要耍耍小聪明,只会让她象征性地喝到香飘飘(毕竟,是饮料小孩子还是不要多喝)。
记得每每看到有的家长在孩子捣乱时,粗暴地噼里啪啦几下时,我会很生气,甚至有时会不由自主地上去制止,原因还是我的潜意识里知道尊重孩子,所以再遇到自己的娃的问题时,真是考验我的行动。不能说口头上我要尊重你,一碰到事实,咱就不管那么多,我是家长,小屁孩你就得听我的,再不听话,我就要揍你一顿。这种方式的结果就是孩子不服气,大人更生气,两败俱伤。还是换一种态度,用一点耐心和智慧,结果就是,孩子服气,大人顺气,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因此说,今天早上我遇到了问题,我努力了,也算是有所进步了吧!

(我的小丫头,妈妈需要和你一起快乐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