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27北美票房]歌迷影迷为比昂斯《着迷》![9/10]

标签:
电影票房好莱坞奥斯卡北美戛纳电影节李安阿莫多瓦于佩尔舒淇娱乐 |
分类: 票房分析 |
来认识一下安妮·海瑟薇的新男友/凯拉·奈特丽正在伦敦赶拍惊悚片《别放弃我》(Never Let Me Go)
五、2009奥斯卡战线(六)戛纳电影节前瞻
常被“反奥斯卡奖人士”认为是全球业界第一盛会、同时身为“全球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的世界第一电影节——戛纳。由于经常被好莱坞发行方用来试水秋冬文艺片(参赛)或宣传暑期商业巨制(展映),且法国主办方为博轰动效应而愈发仰仗好莱坞大明星,因此,不论怎样被否认,戛纳也依然是实际意义上的全年第一站“奥斯卡风向标”。
《低俗小说》之类远的不提,《暴力史》、《回归》、《光荣岁月》、《潜水钟与蝴蝶》、《我在伊朗长大》、《老无所依》、《换子疑云》、《与巴什共舞》等近几年的奥斯卡提名/获奖作品,都曾亮相于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不仅如此,公认“油水不沾”关系的奥斯卡和戛纳,其实远比人们想象中的亲密。近20年间的英语对白的金棕榈作品,入围奥斯卡的概率基本保持在45%左右,演技奖、剧本奖的情况也基本类似。
——有了这种“觉悟”,再来看戛纳,便不再是“反戛纳电影节人士”所描述的“棕榈海滩上文艺青年自我炒作的过家家”。个人认为戛纳是标榜艺术性之余更注重实际商业效应的全球最聪明的电影节,与多伦多、威尼斯并列的最能反映奥斯卡趋势的重大战役,绝对不容小觑。有趣的是,在当地取得“大好评+零奖项”,似乎才是申奥的最佳结果。
言归正传,以今年为例:佩德罗·阿莫多瓦、拉斯·冯·特利尔、肯·洛奇、迈克尔·汉尼克,欧洲巨匠大荟萃;好莱坞方面也派出了由学院级大师李安挂帅的豪华远征团,其中不乏金棕榈在握的“常客+前主席”昆汀·塔伦蒂诺;华语世界有娄烨、杜琪峰、蔡明亮的“两岸三地组合”齐头并进;而东道主法兰西,则夸张地祭起有“国宝+文化遗产”阿兰·雷乃老仙坐镇的重装部队。……这些人,凑出一份奥斯卡提名名单都富富有余。
有趣的现象是:八人组成的评委会中,演员占五人次(四女一男)、编剧占五人次(四男一女)、作家占两人次(两男);而往常多为电影节评委会中最常见职业的导演,仅占四人次(三男一女)。另外,主持大局者是“三大电影节满贯影后”伊莎贝拉·于佩尔,法国本土人士也;其他七位评委分别来自:中国、意大利、韩国、土耳其、英国、美国(×2)。因此,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注意,本文并非最终预测,只是前瞻,对本届戛纳的预测将于电影节开幕之后进行;但无论哪类文字,初衷都是博大家一笑):
一、最佳影片会不会一如既往地“破格”提拔非欧美列强(第三世界国家机会最大)的作品?演员担任评委时,一向有“选择冷僻导演或陌生国家”的本能,再与素有此光荣传统的戛纳结合,这种审美倾向将被“几何”放大。如果这个“刻板印象”属实,那么,来自我国两岸三地,以及韩国、菲律宾、以色列、丹麦、澳大利亚的几位选手颇具优势。
二、东道主的“面子”将接受何种待遇?去年的金棕榈奖得主是地道的法国电影《墙壁之间》,今年的评委又是法国本土的女星伊莎贝拉·于佩尔,即使有值得最终大奖的本土杰作,会不会也因为“避嫌”而被以其他奖项的形式分散或平衡掉?还是于佩尔会像张艺谋担任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那样——不在乎前一年贾樟柯刚刚摘得金狮子,依旧把最高奖颁给李安?这一点也是本人最关心的话题,因为在我眼中经典至极的钢琴电影《我心遗忘的节奏》的法国导演雅克·欧迪亚,带来了久违的新作《先知》(A Prophet)。虽然十分看好他,但碍于上届冠军《墙壁之间》和本届主席于佩尔的国籍问题,不敢抱太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