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奥斯卡最终预测] 最佳导演(下)[14/21]

标签:
奥斯卡预测电影好莱坞明星童星导演贫民富翁大卫芬奇瑞凡妮可达蒙娱乐 |
分类: 奖项预测 |
No.4 朗·霍华德 —— 政治娱乐化,文武双全
参赛影片:《对话尼克松》Frost/Nixon,环球
导演标识:《美丽心灵》
宣传力度: 90分,第2位(截至2月9日)
前哨成绩: 86.5分,第4位(截至2月9日)
北美票房: 1500万,第5位(截至2月9日;单位:美元)
作品评价: 84.0分,第3位(综合核算)
从业履历: 40年,第1位(作为演员的从业经验不计在内)
申奥战史: 2次获奖/2次提名
★ 2002年 最佳影片 《美丽心灵》
★ 2002年 最佳导演 《美丽心灵》
胜负走势:1.5分
↑1.0 第二次提名,老把式了!
↑1.0 通过经典舞台剧的翻拍,久违地发挥出了应有的实力~
↑0.5 无声无息地攻陷了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奖,了不起!
↓1.0 但是,选票会集中流向弗兰克·兰杰拉……
↓1.0 顺便解释一下《达·芬奇密码》吧,哈腻~
↓1.0 已凭《美丽心灵》黄袍加身,这么快就给他第二尊!?
↑2.0 童星出身又顺利转型,人脉与履历足以令对手们胆寒!
No.5 加斯·范·桑特 —— 赤子传记片,功劳表彰……
参赛影片:《米克传》Milk,焦点
导演标识:《不顾一切》
宣传力度: 65分,第4位(截至2月9日)
前哨成绩:102.5分,第3位(截至2月9日)
北美票房: 2500万,第3位(截至2月9日;单位:美元)
作品评价: 87.9分,第2位(综合核算)
从业履历: 27年,第2位
申奥战史: 0次获奖/1次提名
☆ 1998年 最佳导演 《心灵捕手》
胜负走势:2.5分
↑1.0 第二次提名,别来无恙?
↑1.0 严格意义上的文艺传记片,会员最爱!!!
↑2.0 为业界源源不断地挖掘人才,功劳票雪崩!
↑0.5 无声无息地攻陷了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了不起!
↓1.0 这里可不是独立精神奖,确定没走错吗!?
↓0.5 这样心平气和的作品,能算他的代表作么?
↓0.5 同志题材及其性向,到底还是要拖后腿……
三、预测分析
与最佳影片密切呼应的导演奖,今年再度上演两厢完全重合的好戏。丹尼·鲍尔、大卫·芬奇、加斯·范·桑特三位昔日的异端(尤其鲍尔和芬奇),让名单显得多姿多彩。五位平均之后的“低龄化”,在极端注重资历的导演奖上亦属罕见。但饶是如此,仍感觉保守有余、突破不足。……对啊,《机器人瓦力》(WALL-E)的安德鲁·斯坦顿和《蝙蝠侠:暗夜骑士》(The Dark Knight)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到底还是被拒之门外了。
“陪练”姿态较为明显的应为《对话尼克松》(Frost/Nixon)的朗·霍华德。作品虽收获了炽烈的好评,但他曾于2001年凭《美丽心灵》攻克本站,仅隔八年便授予第二尊小金人,不符合“越老越好”的导演奖的审美风格。若霍华德欲再度染指,必须确保影片受追捧的同时还是当年战线的本命之作,《尼克松》并不具备该条件。另外,惨遭炮轰的《达·芬奇密码》和即将上映的《天使与恶魔》的“大制作转型”,对艺术/商业“文武双全”霍华德是福是祸尚不明朗。不过,童星出身的他,倒有“演而优则导”的加分。
《生死朗读》(The Reader)的斯蒂文·道德利导演机会恐怕也不大。继《比利·艾略特》、《时时刻刻》后,本片完成了其长片出道以来“三导三提,百发百中”的壮举。学院对他的信赖和爱毋庸置疑,可纵然如此,毁誉参半的作品评价始终是他戴冠的障碍。就算人长得帅又男女通吃,以“提名尚且遭到置疑”的《朗读》获奖,仍会使天旋地转、河水倒流、英国干旱、印度降雪。当然,今年道德利能爆冷入围,充分反映出政治力在申奥时的必要性(或者说“操作”、“运作”),这也正是奥斯卡奖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由于最佳影片奖呈现出“《贫民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VS.《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的模样,导演部门“丹尼·鲍尔 VS.大卫·芬奇”的色彩也十分浓厚。掐指算一算对好莱坞的贡献,憨厚羞涩的芬奇无疑略胜一筹。可惜年方壮盛的他很难收获到伊斯特伍德、斯科塞斯那样的“功劳票”,于是同样无缘“功劳票”但前哨成绩一边倒的“ET嘴脸”的鲍尔瞬间高大起来。广播影评人协会奖、金球奖、导演工会奖三大战役捷报频传,势如破竹的他不再有任何死角。曼彻斯特出身也好、远离好莱坞工业圈也罢,以现在的状态,鲍尔都能轻松克服;而可怜的芬奇只得忍气吞声被压制。
实际上,真正有望席卷“功劳票”的是《米克传》(Milk)的加斯·范·桑特。本来无论早期的《迷幻牛郎》、《我自己的爱达荷》,还是新世纪的《大象》、《迷幻公园》,都披着鲜明的独立制片界的外衣。但是像《心灵捕手》这样的三好生电影也难不倒桑特,而且此君擢拔美人的伯乐慧眼实在犀利。《不顾一切》让妮可·基德曼“演技开光”的是他,挖掘瑞凡和杰昆、本和凯希这两对兄弟的是他,大胆启用马特·狄龙、马特·达蒙担纲主角还是他——如今,这些人要么拿了奥斯卡、要么提过名,要么成为传奇、要么雄踞一方。所以如果存在“功劳票”,我倾向于会统统流到桑特旗下。……也许是我多心吧,总觉得他有可能重演“罗曼·波兰斯基式”惊天大逆转,总之,是个令人发毛的诡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