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票房电影好莱坞奥斯卡钢铁侠漫画赛车动画赌城金酸梅娱乐 |
分类: 票房分析 |
本周综述
斥资1亿多美元的大制作《极速赛车手》(Speed Racer)不幸沦为今年暑期档的首例炮灰,在上周冠军《钢铁侠》的压榨之下仅在三日内进账2021万美元,远远低于各界预期的约在4500万$至6500万$之间的开局。另一方面,叫好叫座的《钢铁侠》本星期依旧神勇,以5050万$的出色成绩顺利蝉联,北美的收成累计已达1.77亿$——这一数据为《钢铁侠》最终突破3亿$大关带来了现实味道。在这位超级英雄的带动下,Top 12之和虽下滑约22个百分点,却以1.17亿$左右的大盘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一举打破6年前《蜘蛛侠1》领军时的1.15亿$。
没想到这样的色彩盛筵居然被媒体骂得人仰车翻……
“2008暑期票房预测”专题本周迎来第四期,惯例预测下星期“回归”的《纳尔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Prince Caspian)。“2009奥斯卡战线”进行至第九期,前者与您分享包括“《蝙蝠侠6:暗夜骑士》(The Dark Knight,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有望凭小丑+双面人(附曝光图片)赢得最佳化妆奖”在内的各项新八卦。春季前瞻轮休一周,下星期为您带来最佳女配角战线,需要声明的是:“春季前瞻”与“提名预测”无关,只是对明年的势态进行简单瞭望——恕我保持娱乐心态哈。
一、北美票房榜
二、榜眼《极速赛车手》/探花《情迷赌城》(金酸梅战线……)
三、2008暑期票房预测(四)《纳尔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四、2009奥斯卡战线(九)本周流言[年间总第17期]
五、预告片推荐+下周预告
一、北美票房榜(2008年5月9日—5月11日)
位次 片名 公司 周末 累计 院线 跌涨
01[01] 钢铁侠 派拉蒙 5050 17713 4111[ +6] -48.8%
02[新] 极速赛车手 华纳兄弟 2021 2021 3606 -
03[新] 情迷赌城 福克斯 2000 2000 3215 -
04[02] 新郎不是我 索尼 760 2628 2729[ +5] -48.5%
05[03] 代孕妈妈 环球 577 4038 2627[ +79] -42.7%
06[05] 忘掉负心女 环球 378 5077 2376[ -191] -37.7%
07[04] 寻堡奇遇2 华纳新线 316 3072 2264[ -191] -48.4%
08[06] 功夫之王 狮门 190 4826 1724[-1236] -54.6%
09[07] 尼姆岛 福克斯 133 4426 1601[ -877] -50.5%
10[41] 红带高手 索尼经典 114 124 1379[+1373]+1699.2%
(点击查看北美周末票房榜榜单 票房数据单位:万$)
几家欢喜几家愁,具体点说,本周末可谓两家欢喜一家愁。因此,出于悲悯之心,先跳过冠军《钢铁侠》,一起来看亚军进榜的《极速赛车手》(Speed Racer)。虽说在周六凭借PG分级的优势,一举扭转与对手的差距而上浮至第二位,但整体不尽人意的血泪事实还是足以让华纳兄弟的高层以头戕地。
前期宣传滴水不漏、完璧无暇的《极速赛车手》在3606家院线的较大范围内仅以单家5600$的平均值,于首映三日间进账2021万$,简直是2005年《海神号》首周噩梦的重演。该数据在“赛车电影”里排名影史历代第5位,低于《赛车总动员》、三部《速度与激情》、《塔拉迪加之夜:瑞奇·鲍比的情歌》,显然与将其“系列化”的制作野心相去甚远,沃卓斯基姐弟“逆色彩学原理而动”的先锋审美,也随着本次失手而痛失进一步发展、成熟的机会。
——究其原因,……仅从前期造势、赛车题材、特效水准来看几乎毫无破绽,那么只能解释为三点。第一、《钢铁侠》过于强大,同类型的观众被其充分吸收、剥夺,加之PG的分级又较之《钢铁侠》的PG-13暴露出“幼齿”嘴脸,因此青少层的“小大人儿”们反而厚此薄彼,纷纷弃《极速赛车手》而去;真正的“幼齿”阵营,此时恐怕正为下星期的《纳尔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磨刀霍霍”,忙于备战。……也就是说,客观强敌的存在击中了《极速赛车手》主观定位相对模糊的软肋。
……白种人瞳孔的虹膜没有我们的颜色深,是不是因此看到的色彩也不一样呢?
第二、结合《咒怨2》、《尖峰时刻3》、《美版见鬼》、《功夫之王》等(甚至可以算上较之前作大幅跳水的《加勒比海盗3:世界尽头》……)的票房境遇,隐约得出一个很可怕的结论:“东方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票房毒药。之所以说这很可怕,倒不因为我是东方人,而是眼看着成龙配音的《功夫熊猫》和李连杰、杨紫琼主演的《木乃伊3:龙之诅咒》仍未揭开面纱——如果该结论没错,那么这两部新片无疑命运多舛。翻回头看《极速赛车手》,喜欢中国功夫、日本漫画的沃卓斯基姐弟显然没能说服观众与他们自身对东方文化的狂热产生共鸣,对于这一点,除去遗憾我似乎也想不出什么其他的词汇了。
第三、这也许算是独家的考据发现。纵观影史,突然惊觉近10年间有8次都是5月的首周冠军连庄第二个周末,分别是两部《木乃伊》(1999/2001)、《角斗士》(2000)、两部《蜘蛛侠》(2002/2007)、《X战警2》(2003)、《碟中谍3》(2005)以及《钢铁侠》。虽然暑期档整体提前了——70、80年代基本上以5月底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周为开端,90年代前进到5月第二个周末起始,步入新世纪已逐渐从5月初便发动引擎——但美国学生的假期并没提前,往往还是要耗到中旬才放假,而他们恰恰是爆米花大片的核心消费者。也就是说,学生们很可能一直攒着钱和能量(听起来像格斗游戏……,>_<!),忍到快考试之前忍无可忍,先赶在5月初释放一波,等正式放假以后再彻底张牙舞爪。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那么,5月第二个周末其实是个“空窗期”或曰“小冰期”!?
另外,5月第二个周末实在不是华纳兄弟的福地,《地球战场》、《特洛伊》、《海神号》,加上如今的《极速赛车手》,屡败屡战却依然执着于此——这是怎样的怨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