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票房电影好莱坞贝奥武夫北欧神话暴力安吉丽娜茱莉全裸cg |
分类: 票房分析 |
二、奥斯卡战线:《婚礼上的玛戈》为妮可·基德曼迎来久违的好评!
跟我一样的各位妮可粉丝终于可以久违地舒展一下眉头了,以单馆41500$的不俗平均值在两家院线点映的《婚礼上的玛戈》(Margot At The Wedding),总算取得了不错的媒体评价,没有重演《人性污点》、《重生》、《皮囊》的下场。63的综合分数(Yahoo方面为B-、烂番茄网站新鲜度52%)显示:针对《婚礼上的玛戈》的舆论站队鲜明地呈现出正反两极的立场(烂番茄52%的新鲜度即由“25位影评人支持 V.S. 23位影评人反对”构成),相较诺亚·伯恩巴赫导演被媒体捧上天的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作《鱿鱼和鲸》弱势数段的结果意味着无缘最佳影片等主要奖项,但在演技部门的表现依旧不俗。
《婚礼上的玛戈》:注意,不是典礼上的妮可!
目前看来最具奥斯卡相的莫过于该片的女配角珍妮佛·杰森·李,由于她在现实生活中即导演伯恩巴赫之妻,故名为“衬托”妮可·基德曼,实则捞到了异常可口的、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角色——结婚在即而导致女主人公玛戈造访的妹妹。参照评论:“杰森·李特有的大大咧咧、天真烂漫的魅力被执导筒的老公挖掘到极致”、“深湛、饱满、多面的情感诠释惹人垂怜”,杰森·李一跃成为堪与凯特·布兰切特匹敌的重磅炸弹。
比起“妹妹”所在的女配角战线稍嫌青黄不接的态势,征伐影后单元的妮可·基德曼面临的阻力相对大一些。偶有一两家媒体指摘妮可“放下贵族身段的平民扮相耳目一新,但呈现的形式仍然单调”,但更多则是高呼“看看谁回来了?妮可·基德曼,而且这次她没忘带上演技!”、“纤细、感性,即符合作家身份,又有助于不动声色地传达人物的不幸和忧伤”、“基德曼再次使人见识到《不顾一切》和《小岛惊魂》水准的黑暗面”。
虽然妮可此番具备足够的实力,但苦于今年的影后战线人满为患、僧多粥少,故不敢妄下结论。出品方派拉蒙瞭望必须拿出类似去年力推《通天塔》时的十二分的干劲,才有可能成就品质争议的《婚礼上的玛戈》的“姐妹二人组”入围奥斯卡。一向偏爱妮可的金球奖也许能为她预留一个提名,正如当年的《不顾一切》和《小岛惊魂》那样,遗憾的是被提及的这两部作品(前述的久违的黑暗面演技)均未能杀入奥斯卡影后的决赛圈……。
各路评论人着墨不多的杰克·布莱克并无出彩之处,反倒是整体判定的赞否两论格外有趣。正方:“《婚礼傲客》以来最好玩的‘结婚电影’!”、“对人性细枝末节的变幻可谓明察秋毫”、“2007年度最好的作者电影!!!”,以馈赠A-的《好莱坞报道者》、《娱乐周刊》、《滚石》为首。反方:“小聪明玩过头自然绊跤”、“把星光熠熠的卡司变成了一群无趣、肤浅、自以为是的小人物!”、“脸上刺着‘知性’的印记而唯恐别人不知,终于导致过剩的悲天悯人沦为无病呻吟,令人心烦意乱”,以出示D和D+的《纽约邮报》、《时代周刊》为首。……不知今后事态将如何发展?
……“动画版《斯巴达300勇士》”!?
三、冠军《贝奥武夫》窥见一缕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曙光!!!
本周冠军《贝奥武夫》(Beowulf)在3153家电影院现身,以单家8900余$的平均数字截获2810万$左右的首映收益,将梦工厂的《一只小蜜蜂》踢回到榜眼位置。这个貌似鼓舞人心的开局,其实建立在1.5亿$巨额预算的基础上——毕竟是电脑捕捉真人实拍后生成的CG动画——因此尽管是仅次于《怪物史莱克》三部曲的“卡通幻想传说”史上第四位的开张数字,仍不足以令发行方乐观。不过,好歹是派拉蒙本年度首次不依靠梦工厂而自主登基王座的雄起,在“婚后反睦的梦工厂有意于2008年末终止合约之后转投NBC环球旗下”的消息满天飞的当下,好歹算得上一针强心剂。
可惜这一针药效甚微。周六较之周五不足6%的涨幅充分说明这部披着PG-13外衣、实则主打暴力的作品未必具备其他CG卡通片无差别卖钱的本领。何况分成普通版与限制版的两款预告片(前者主打胸肌猛男造型的雷·温斯顿,后者以安吉丽娜·茱莉“出浴太真”般的妖孽模样为看点……)无论哪款均流露出“急功近利”的气质;且明明是CG人物却长着一副熟面孔的技术又难逃“穿着棉袄洗澡、脱了裤子放屁”的多此一举诟病;再者,勇者屠魔的北欧神话经独特映像工艺而被处理为可与《斯巴达300勇士》媲美的风格化暴力史诗,实在对不上感恩节的祥和氛围。
安吉丽娜·茱莉以妖女造型全裸出浴……
虽说商业艺术并重的巨匠罗伯特·赞米斯基此前的同类执导作品《北极特快》也曾大卖1.76亿$,但依然以冰天雪地为背景的《贝奥武夫》,既缺少“圣诞老人”这枚票房法宝、又不见汤姆·汉克斯级别的印钞机器,加之60分的媒体评论并不怎么给面子(Yahoo方面为B、烂番茄网站新鲜度71%)——恕我悲观,还是先以1亿为目标吧,毕竟不是全年龄长线型的“假日档期皆大欢喜动画片”。
听听媒体怎么说:“不乏出卖‘色相’的视觉刺激,但更多的还是娱乐指数100%的爽快”、“古典但不陈腐,将悠远的神话传说精致雕琢成今朝的电影”、“演技固然美妙,但令赞米斯基深陷其间不可自拔的动作捕捉技术,至今没让人看出好来!!!”、“仿佛一堆奇丑无比的蜡人,正如想象力、原创力匮乏的内核一样;更糟糕的是蜡人们还要装成茱莉或者霍普金斯,又与拼命打扮成史诗的哗众取宠嘴脸不谋而合”……。毁誉参半的论调使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颇显微妙,在《料理鼠王》与《我在伊朗长大》板上钉钉的情况下,最终胜利的究竟是辛普森的人气还是罗伯特·赞米斯基导演的人望成为悬念。不过,“真人捕捉映像技术能否算作动画片?”曾在学院内部引发争论,绝非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