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71022北美票房]《厄夜三十》吸血鬼横行北美![2/6]

(2007-10-22 09:04:05)
标签:

影评/乐评

票房

好莱坞

电影

吸血鬼

漫画

改编

失踪

宝贝

引渡

救赎

复仇

死亡

暑期档

分类: 票房分析

二、奥斯卡战线:《失踪宝贝》浮出水面,见证本·阿弗雷克成功转型!!!

 

阿弗雷克兄弟一导一演联袂打造的犯罪惊悚片《失踪宝贝》(Gone Baby Gone)本周在1713家院线的中小规模内取得约600的开张成绩,坦白讲单馆平均值3500并非令人笑逐颜开的数据,但73分的媒体综评却足以抚平米拉迈克斯总裁的心灵创伤(Yahoo方面为B+烂番茄网站新鲜度93%)。权衡好口碑带来的长线销售潜力,如能进账3000的最终收益则万事大吉——可巧该数字恰是相对阴霾、硬朗的文艺题材能入奥斯卡评委法眼的票房底限(如《不朽的园丁》、《暴力史》、《晚安,好运》、《93号航班》)。

 

[071022北美票房]《厄夜三十》吸血鬼横行北美![2/6]

“天才型导演”本·阿弗雷克……!!!???

 

显然这出调查“发生在导演老家波士顿的4岁少女失踪案件”的悬疑推理剧让预备好烂番茄埋伏在红地毯周围计划伏击本·阿弗雷克的影评人措手不及——大家万万想不到改编丹尼斯·雷翰同名原著《失踪宝贝》的小本,居然交出一份“不亚于另一部被搬上银幕的雷翰小说”《神秘河》水准的惊艳答卷。无论去年因《好莱坞庄园》加冕威尼斯影帝究竟是偶然人品爆发、还是终于领悟心诀,总之,“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得主金酸梅影帝”——“马脸帅哥”本·阿弗雷克,从此不必在表演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上死磕了。

 

虽说不排除大家迫不及待希望挖掘“第二个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急切心情与静候着“浪子回头金不换”励志故事的美好意愿,在一定程度上主观而下意识地“美化”《失踪宝贝》的可能性——但若《好莱坞报道者》、《娱乐在线》、《波士顿环球报》、《芝加哥太阳报》、《今日美国》、《滚石》等多家权威媒体同时出示AA-,似乎便可排除评论界“大面积感情用事”或者“集体舞弊受贿”的情况。……玩笑就开到这里,信不信由你:演技向来“生涩稚拙”的本·阿弗雷克,八成是一位天才型导演!

 

[071022北美票房]《厄夜三十》吸血鬼横行北美![2/6]

……“2007年的《神秘河》”!?

 

“缜密而多角度地描绘出波士顿工薪阶层生活实态的惊悚杰作!!!”、“大胆致力于剥离人性的邪恶部分,又在曝光阴暗面的同时一刻也不忘记呼应道德主题”、“深思熟虑、入木三分、直指人心,干脆利落地推进剧情又柔肠百转地诉说人性”、“导演处女作便可如此细致、缜密、有条不紊地掌控全篇的节奏,真教人大吃一惊!”,当然也爆出了“多亏有优秀的剧本支撑大局”的不置可否的声音……。

 

演员班底同样备受追捧:“凯希·阿弗雷克发散出‘平民版福尔摩斯’般的魅力”、“艾德·哈里斯、摩根·弗里曼以实际行动完美注释‘演技派’一词”,扮演失踪女童吸毒过量的母亲的艾米·雷恩更是集中了半数以上的盛赞。鉴于晦暗的内容未必对所有会员的胃口而不敢妄言,但艾米·雷恩在最佳女配角、本·阿弗雷克和阿伦·斯托卡尔德在最佳改编剧本单元仍不失为强力候选。另外,凯希·阿弗雷克在《失踪宝贝》中的演技如能被学院与《刺杀神枪侠》共同评价,则将对他凭借后者进军最佳男配角产生极大帮助。

 

[071022北美票房]《厄夜三十》吸血鬼横行北美![2/6]

又一个“动作多,惊悚少”的吸血鬼电影……

 

三、冠军《厄夜三十》:当漫画改编邂逅吸血鬼……

 

翻过头来看本周冠军《厄夜三十》(30 Days of Night,约3000预算)。虽在北美2855家电影院以平均5600左右的数字首映攫金1600问鼎票房状元,却与业界预估的“20002500”级别存在一定差距,位居影史“吸血鬼电影”的历代首映票房第九位。这部改编自著名恐怖漫画家斯蒂夫·尼尔斯同名绘本的话题作品并未取得类似《罪恶之城》的漂亮开局,原作者人气不及弗兰克·米勒固然是一方面原因,吸血鬼题材日渐衰败亦可谓重大负面影响。

 

吸血鬼的“古典绅士”形象,由于在十几年前被“靓汤泼皮”的组合引领到“男同志”方向(在《断臂山》以前“同志”从未真正跻身于“电影发行积极因素”的行列);其后又遭狗尾续貂、一无是处的《吸血鬼女王》落井下石;更兼着“草根派”的僵尸长期“中和”吸血鬼这群“精英分子”;故该类型一度被人民群众唾弃。直至《刀锋战士》和《黑夜传说》两大系列用21世纪流行的“黑衣人”造型重新武装整个家族,懂得如何拉风耍帅并转世投胎为肌肉男、大波女的吸血鬼们才实现中兴。当然,从高雅走向嘻哈的吸血鬼“自降身价”的内在变化与僵尸片“同化”的外部反应相结合,使如今平民化的吸血鬼丧失了当初独到的贵族气质,在获得一批新粉丝的同时,也相应地丧失了部分旧拥趸。

 

[071022北美票房]《厄夜三十》吸血鬼横行北美![2/6]

……“《罪恶之城》失败版”!?

 

《厄夜三十》正值此时问世、又踏着漫画改编的浪潮,理论上应当大面积票房开花才对。但考虑到索尼旗下由《蜘蛛侠》系列的导演山姆·雷米坐镇指挥的鬼屋影业,自1.1亿沸腾全美的《咒怨美国版Ⅰ》以来大面积首发的《夜魔》、《咒怨美国版Ⅱ》、《鬼使神差》平均成绩仅在4000左右,便不难了解《厄夜三十》其实已发挥稳定。从“周五周六周日”的首映曲线来看,下星期在同系长辈《电锯惊魂》的压制下蹦极跌幅在劫难逃,预计最终仍能保持4000级别的总销量,但超越同属“吸血鬼电影”的《黑夜传说》(5100)则希望渺茫。

 

这部讲述“阿拉斯加小镇在30天极夜期间遭遇一伙吸血鬼突袭”的半幽闭环境恐怖片媒体综评53分(Yahoo方面为C烂番茄网站新鲜度54%):“个别场面不乏看点,整体步调一瘸一拐”、“重申:倚赖大音响刺激观众的行为不属于惊吓!!!”、“单调而不出意料的故事展开堪称首要问题,相比之下恶趣味的笑话和化妆粗糙的吸血鬼倒可以忽略不计”、“以乔什·哈奈特为首,各位演员的表现毫无抑扬顿挫,进一步将B级片色彩朝‘难看’的方向涂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