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票房好莱坞生化危机三部曲灭绝电影游戏改编僵尸布拉德皮特 |
分类: 票房分析 |
二、冠军《生化危机3:灭绝》评介:游戏改编三部曲艰难奏罢
本周的票房冠军《生化危机3:灭绝》(Resident Evil: Extinction)在2828家影院内以单馆近8500$的平均成绩收割2400万$左右的首映果实,无论亩产值抑或总产量均比之前两部来得丰硕,可喜可贺。周二凌晨的最终统计数字出炉后虽可能面临调整:现阶段2400万$的估算值位居影史9月首映序列的历代第六位(逊于《甜蜜的亚拉巴马》、《尖峰时刻1》、《驱魔》、《蠢蛋搞怪秀2》、《空中危机》)、影史“游戏改编电影”首映序列的历代第三位(仅次于《古墓丽影1》、《宠物小精灵电影版》)、影史“僵尸电影”首映系列的历代第二位(仅次于《僵尸的黎明》)。
……化妆的粗制滥造程度着实吓了我一跳!
无论上述的哪项排名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该序列的电影普遍存在“首映票房在最终收益中占较大比重”的倾向——换言之,9月份公映的电影、游戏改编电影、僵尸电影都不属于“长线营销型”作品。这点无论是从《生化危机》前两集平均62.3%的次周跌幅,还是从《生化危机3:灭绝》亮相三天“周五>周六>周日”的销售曲线,均可见一斑,由是《生化3》下星期跳水减价的清仓场面可想而知。目测一下最终的产值约在5500万$上下,能超越第二部的5100万$便十分称心;一旦人品爆发到6000万$,则会实现僵尸电影序列的“改朝换代”,将目前的状元《僵尸的黎明》甩在身后(5900万$)。
再来看影片的口碑。被伞公司秘密监禁的“试验品”艾丽斯终于趁僵尸病毒全面扩散的大乱局势成功出逃,在沙漠地带与两位昔日战友组队抵抗僵尸乌鸦等各色感染生物的艾丽斯一行人发现,整座城市已在病毒的侵袭下全面沦陷……。虽然是原创的故事,但平素不待见游戏改编电影的各大机构还是板起了脸:
“电影式的恐怖与兴奋所剩无几!”、“拍成这样还硬要搬上银幕,只能解释为制作方有‘三部曲强迫症’”、“别以为我们没玩过PS2,娱乐性比游戏差太远了!”、“幸亏凌厉的剪辑还制造出一些速度感,否则看完电影观众也差不多愚钝成丧尸了!”……,媒体综评43分(Yahoo方面未统计、烂番茄网站新鲜度27%),可见不设置媒体首映场次到底还是有原因的。
西恩·潘总算找对了当导演的感觉
三、奥斯卡战线:《荒野生存》、《刺杀神枪侠》、《简·奥斯汀书友会》
三部奥斯卡系作品的点映情况以《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为最佳,4家院线的平均值竟高达51000$,可见美国观众对真实发生的“回归自然悲剧”的浓厚兴趣。刚刚在威尼斯电影节载誉而归的《刺杀神枪侠》(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虽有布拉德·皮特挂帅却只在5家电影院收获29000$左右的平均成绩,稍嫌未及预期。而被寄予厚望的《简·奥斯汀书友会》(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仅于25家院线平均进账6400$的中低水准,难免令人失望。
从沙漠向着寒冷的阿拉斯加进发的反社会青年,食物中毒之后冻死在寒冷的拖车上,西恩·潘导演奉献的这出《荒野生存》的悲剧获得北美媒体的一致好评。“角色同观众展开心与心的倾诉、沟通,使作品充满富于煽动性的共鸣”、“人物刻画的技巧极端出众,洗练通达不着痕迹”、“缜密的剧本构成、想象力四溢的孤独的优雅、诗一般的画面”、“将荒野的雄壮与恐怖完美再现的诱人映像”、“西恩·潘生涯迄今最棒的执导作品”、“群像演技整体鲜有瑕疵,但一些不必要的慢镜头、长镜头加大了表演难度,使男主角的部分肢体语言和表情看起来略带匠气与说教意味”……,《娱乐周刊》、《村之声》两家权威赠与最高分。考虑到知名度与话题性,这部媒体综评76分的影片(Yahoo方面为B+、烂番茄网站新鲜度86%)有望助西恩·潘顺利晋级最佳导演战线的热门人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