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票房分析 |
相关链接:妮可、艾德、拉塞尔申奥失败[1/4]
久违小金人的艾玛·汤普森终于重见天日
《波拉特》:票房大黑马的票房前途
也许是因为信心不足,上周末原定在2000余所影院的中上等范围公映的《波拉特》,在开画前夕被发行方20世纪福克斯缩减至837家院线(如果按上周31000$的平均值和2000以上的预定院线数的理想状态计算,《波》本有望以6000万$的“天文数字”亮相……)。所幸老狐狸福克斯“亡羊补牢”,本周迅速追加1729家院线,结合上星期轰动全美的惊异宣传效果,略嫌保守的销售思路亦可谓稳妥的步步为营。总之,这一“先点后面、星火燎原”的发行战略,在秋冬淡季无疑是成功的手笔。
副标题译为“为伟大祖国哈萨克斯坦的利益而研习美国文化”的《波拉特》,由原产英国的TV笑星萨沙·伯龙·科恩领衔,无中生有地恶搞了一场哈萨克斯坦电视节目组赴美考察的闹剧,利用文化差异的对比抖尽笑料。上周末,该片在837家电影院的小范围内,狂收2600余万$,成为自 2004年6月23日上画的《华氏911》以来,又一部低于900家院线开局而问鼎票房冠军的话题电影。
《波拉特》的喜剧狂澜愈演愈烈
堪称社会现象的《华氏911》的热映盛况至今记忆犹新,而上周《波拉特》竟一举刷新《华》2300万$的纪录,冲击程度不亚于《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的登陆景象,可谓今年最大的票房黑马(此前的“No.1黑马头衔”一直划归同属20世纪福克斯出品的《时尚女魔头》名下)。鉴于《波》攻陷票房、抢钱圈地的速度是《华》的1.2倍,因此,最终成绩极有可能超越《华》的1.19亿$。
窃以为,预算仅为1800万$的《波拉特》,甚至隐藏着突破1.5亿$的票房潜力。唯一的不安因素在于:另一部带有“争议话题作”味道的《007:皇家赌场》下周开业大吉后,集客力势必受到影响的《波》,能否维持长线生命力,因此仍需冷静观察一周,方可判断。此外,还有一条建议,仿真题材的《波》似乎存在着制作成“不同国家摄制组访问美国的恶搞系列剧”的商业价值。不知20世纪福克斯方面将如何对处这次突如其来、震撼四野的意外丰收,只希望在寄予厚望的“救市主”《龙骑士》降临前的穷山恶水中茁壮开花的《波》,不要被发行部门单纯定义为偶发事件一笑而过才好。
喜剧佳作,但不是杰作……
奥斯卡战线:《闻所未闻》的怪味喜剧
片名《闻所未闻》取自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威尔·法雷尔饰)某日突然“天赐灵通”,听到一位女性在描述他的生平,单调的生活就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原来,自己不过是这位女作家的笔下人物,伴随着小说结尾的悄然逼近,面临被作家“写死”命运的主角,只能拼尽全力改变周围一切悲剧情调的人和事,试图挽回作家对故事发展的绝望观点,以期换来皆大欢喜的团圆结局,保全性命。
乍看之下,由喜剧一哥挑大梁的上述题材,难免给人喜剧色彩浓重的“娱乐片”印象。但考虑到导演是《死囚的妻子》、《寻找梦幻岛》的马克·福斯特,更有艾玛·汤普森、达斯汀·霍夫曼等“小金人常客”参演,且索尼的宣传论调为“第二个《楚门的世界》”……,狙击奥斯卡的动机便宛如司马昭之心。
扑鼻而来的浪漫……
由于德国舶来的年轻导演福斯特,并非每次尝试新领域皆有建树——凭《寻找梦幻岛》为约翰尼·德普带来第二个影帝提名后,立即拍出故弄玄虚的烂片《生死停留》;且“票房开心果”法雷尔未必对小金人的胃口。因此,《闻所未闻》的大举“冲奥”不无风险。值得欣慰的是,本周末在2264家院线登陆的该片,以6200余$的平均值,赚进约1410万$,排名Top 10第四位。同时,B-的媒体综评虽未如预期,仍差强人意,不算令人失望。
貌似异想天开、实则深谋远虑的《闻所未闻》,将情感、浪漫、喜剧、社会、幻想五大题材巧妙融于一炉,难怪票房、口碑均收获不俗。一方面,拼凑出“当红笑匠”法雷尔搭档“表演、编剧双料奥斯卡得主”艾玛·汤普森(《霍华德庄园》,影后;《理智与情感》,最佳改编剧本)的“变种组合”,乍听之下极不靠谱。其实两位一在书中、一在世外,并不打照面。与他们搭戏的分别是达斯汀·霍夫曼&麦奇·吉伦哈尔/奎因·拉蒂法,前两位是小说里的知性长者和女主人公,后面的“MAMA”则是现实中的滑头出版商。
憨态可掬的荒诞……
另一方面,这部斥资3000万$的文艺小品,借助夏末因《塔拉迪加之夜》人气爆棚的法雷尔的票房号召力,取得福斯特导演本人有史以来最好的首映成绩。由是,独到的题材与票房口碑双赢的局势有望令《闻所未闻》成为颁奖季节的一支奇兵。当然,鉴于各路权威机构一致判定,本片离查理·考夫曼、斯派克·琼斯的“鲲鹏境界”尚存不小的差距,因此,相比最佳原创剧本奖,反倒是被小金人冷落11年的艾玛·汤普森,有望在最佳女配角单元Come Back。至于去年与妮可搭档《家有仙妻》不慎荣膺金酸梅“最烂组合”的威尔·法雷尔,有目共睹的演技进步,应能映射到金球音乐/喜剧类影帝的提名名单内。
其实,《闻所未闻》“庄周晓梦迷蝴蝶”的模式由来已久。曾令影评界惊为天人的《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皆是经典战例。放宽一步讲,“某种假想状态成立”的喜剧,本就是好莱坞片商的钟爱类型,以今年为例:既有大卖的《神奇遥控器》,又有惨败的《倒霉爱神》。再参照近年来“人神易岗”的《冒牌天神》、“母女换身”的《辣妈辣妹》、“时光乱流”的《女孩梦三十》次第热映的事实,《闻所未闻》便成了司空见惯。在此预祝《闻》的销量能抵达0.5亿$(该指标比较艰巨……)。
忍俊不禁的搞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