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票房分析 |
相关链接:《电锯惊魂3》血浴票房[1/4]
江山代有变态出——锯条大哥的退休宣言
《电锯惊魂3》:自助式人间地狱
以严重不符合伦常朝纲、春秋大义的机关陷阱,口口声声“替天行道”的冷血人魔“锯条大哥”(Mr. Jigsaw),在连续两年制霸万圣鬼节后,如期起驾,再度君临。虽然成名家伙都是锯,但迥异于《德克萨斯州电锯杀人狂》的“电动玩锯”,《电锯惊魂》讲究“D.I.Y.”的终极变态理念。即:始作俑者布下各种匪夷所思的刑具便隐居幕后,仅以录影带形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受害者要想生还,必须“我以我血荐轩辕”,“自残形毁”。
这种新世纪的诡异手法,极大激发了恐怖片受众群情激奋的自虐欲望。2004年第一部《电锯惊魂》灵光乍现后,立即引发热评;去年,第二部的观客更是蜂拥鱼贯、络绎不绝。不过,尽管《电2》的导演达伦·林·博斯曼尽力延续前作的风格,但弱智剧本却令惊艳于《电1》的拥趸甚感失望,于是,狮门公司适时调整,重金聘回《电1》的马来西亚籍华裔编剧詹姆斯·温(James Wan)精心炮制《电3》的故事。
恐怖片例行公事1:大波妹受虐
因此,《电锯惊魂3》在极大回归《电1》无助的“绝望感”的同时,不无突破性的新鲜尝试。在《电1》里戴过“木乃伊头罩”、《电2》里爬过“针管海洋球”的肖尼·史密斯,终于在两年的试炼后,从阳光叛逆的少女迅速成长为心理阴暗的尤物,接过即将驾鹤西游的“锯条大哥”的掌门旗印,彻底转业恐怖活动。
此举有两大裨益:一是为阳气十足的男权杀戮注入了阴柔的女性韧劲;二是令《电锯惊魂》打碎近年来流行的“三部曲”桎梏,有望成长为比肩《黑色星期五》、《万圣节》、《猛鬼街》的长生系列。无论观赏价值、还是商业潜力均受益匪浅,难怪狮门方面豁出老命也要请当年的新锐编剧归队掌勺,真是英明决策。
毕竟“D.I.Y.”理念的局限性已逐渐暴露出来,这点从《电锯惊魂3》取消了前两集均有设置的媒体试映场次便不难窥知——此乃担心纸老虎被影评人犀利的笔锋捅破的常规对策。“心理恐怖为零”、“除去酷刑拷问,就是肢体切割”、“仅在道具机关上带来微不足道的惊喜”……。恶语相向在所难免,但并不妨害《电锯惊魂4》明年万圣节准时上映。
恐怖片例行公事2:肌肉男露点
《电锯惊魂3》:狮门影业的票房里程碑
创办人之一的“群戏宗师”罗伯特·阿尔特曼荣膺今年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出品的小成本电影《撞车》撞翻《断臂山》夺魁最佳影片,“独立制片界的龙头老大”狮门影业蒸蒸日上的“牛市”,让无数业内人士对这个加拿大小公司刮目相看(公司名称取自温哥华市的标志性建筑“狮门桥”)。夸张一点讲,《电锯惊魂》系列正是狮门行至发展决策的十字路口出现的指示灯。
在时下好莱坞“连新线都拍起了《指环王》”的“大片主义”风潮中,《电锯惊魂1》以区区120万$的成本书写5500万$的票房神话,让原本跃跃欲试的狮门及时降温。由是,“坚守低成本恐怖与喜剧的B级片阵地”的制作思路,为公司带来了近两年的实惠。詹姆斯·温、泰勒·佩利、艾利·洛斯等一批“看着B级片”成长起来的青年电影人,以《电锯惊魂》、《玛蒂的家人重逢》、《一个疯狂黑女人的日记》、《旅社》等低预算的Cult作品,有力回报了狮门方面不拘一格的知遇之恩。
同时,苦心钻研小制作影片发行技巧的各种经验,终于在去年的颁奖季节,为《撞车》的宣传造势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有三座小金人为证)。这种公司与人才携手成长、良性互动的模式,无疑是值得借鉴的优秀案例。可以说,适时现身的《电1》,提醒了狮门摆正路线、明确定位的重要性。
三位一体的护士妹妹莫非暗示命运三女神?
于是,无关权威机构的抨击论调,票房收益与观众口碑(还要加上DVD销量……)才是评断《电锯惊魂3》的标尺。3430万$的首映周末收成,次于《恐怖电影3》、《鲨鱼故事》、《美版咒怨1》、《红龙》排名影史10月开画成绩第五位;不仅如此,成功超越《电2》的该数字,使《电3》成为有史以来万圣节首映周末票房的新科状元。
鉴于《电3》约10800$的单家平均值,与第二集首映的10758$处于同一水准,因此,“人气渐衰”的指摘姑且不必理会。按《电2》的次周跌幅46.9%进行估算,若下周能保持在1800万$以上(下周总数过6000万$),则突破前作的纪录应非难事。反之,即便狂跌55%以上,8000万$关卡的底线亦能死守。顺便一提,本人在前瞻秋冬档期时预测《电3》的首映成绩3500万$、最终票房8500万$,不知是否略嫌保守。
大家看清楚,这两位《电锯惊魂》系列的就是幕后黑手!

加载中…